• 访谈主题:百年科技伟业 巾帼创新风采——2021年上海科技节“她力量”讲坛
  • 访谈时间: 2021-05-27 14:00
  • 访谈嘉宾:王宇,马列坚
    王宇,男,1978年2月生,汉族,湖北枝江人,全日制大学,工学学士,在职中央党校研究生,工程师,199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0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上海航天局团委书记、人力资源部副部长、直属工作部副部长(主持工作)、院部管理部副部长、部长兼党群工作处处长,院部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负责人,团市委副书记、书记、党组书记、市青联主席等职。2020年7月起任中共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副书记。
访谈实录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我是东方卫视新闻主播何卿。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起步之年。为隆重庆祝建党100周年,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和科普活动惠及于民,2021年上海科技节于本周隆重举行。此时此刻,我们开启的是今年上海科技节中唯一的女性讲坛——“她力量”讲坛,本次讲坛由市妇联、市科技工作党委联合主办,市教卫工作党委、市经信工作党委、市国资委党委、市农委、市卫健委、市总工会、市科协等委办局联合协办。

  

  今天,不仅有来自上海科技创新领域的四位杰出女性围绕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面向”的要求,讲述自己的奋斗故事,分享研究成果,我们还将积极响应全国妇联和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科技创新巾帼行动的意见》,发出上海巾帼的声音。同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天来到我们会议现场的还有来自全市科技领域的一百位优秀的女性代表和大学生代表们,在这里一并向你们表示欢迎,谢谢。


01.jpg

02.jpg

03.jpg


  主持人:朋友们,此时此刻我们今天下午的“她力量”讲坛正在通过“看看新闻网”面向全网直播,也期待着大家的关注。下面,我们首先有请主办方领导致辞,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出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副书记王宇先生致辞,有请!

  

  王宇:尊敬的马列坚主席,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今天非常高兴参加上海科技节“她力量”讲坛。

  

  首先,我代表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上海市科委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特别是我们各委办局相关领导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感谢,“她力量”的举办今年是第三届,不仅已经成为上海科技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成为了上海优秀科技女性话担当、谋未来、传精神、强信念的一个聚力平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奋进新征程、实现新蓝图,科技创新是重要的引擎,而加快科技创新又离不开巾帼的力量。在上海,科技女性一直是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力量,她们不仅担负着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开发、产业转型与发展、科学技术普及以及科技管理与服务等各项工作,为推动上海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即将亮相于“她力量”舞台的四位嘉宾,就是她们中间杰出的代表。

  

  在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阶段,相信上海的科技女性一定会珍惜机遇,勇担时代重任,做出更加卓著的贡献,希望我们更多的科技女性能够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在国家由“大”向“强”,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在科创中心建设向核心功能跃升的关键节点,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胸怀祖国、胸怀人民,把个人理想充分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点燃家国情怀和创新梦想,昂扬奋进、勇往直前!

  

  希望广大科技女性激情奋斗再创新功。面向未来更加艰巨的任务要充分发挥科技女性坚韧、细致、专注的特点,潜心基础研究,力争在原创新成果供给上实现新的突破,着力重点领域,力争在支撑国家安全和高质量发展关键技术上实现新突破,秉承全球视野,力争在增强双循环、战略连接功能上实现新突破。

  

  希望广大科技女性求真务实、铸就精神。未来的科技发展需要一代代薪火相传和奋勇接力,要身体力行的传承和发扬科学家精神、讲好奋斗故事,引领更多青少年爱科学、用科学,不断夯实上海这座创新之城、勇往前行的原动力。

  

  今天我们特别高兴地看到,我们上海市9个委办局齐聚一堂,即将共同开启科技创新巾帼历史行动,我想从今天开始,推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合力将更加强大,上海科技女性的奋斗舞台将更加宽广,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推动下,上海的科技女性一定能涌现出更多成果、创造出更多成绩,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和人民城市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非常感谢王宇书记的勉励和期望,请您入座,同时我们相信在建设上海科创中心新的征程当中,科技女性一定会书写更加精彩的新篇章。

  

  来宾们、朋友们,现在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市妇联主席马列坚女士致辞,大家欢迎。

  

  马列坚:尊敬的王宇书记,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学生们,大家下午好。

  

  今年是“她力量”讲坛登上上海科技节舞台的第三年,首先代表上海市妇联向出席今天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回顾党的百年的光辉历程,中国女性胸怀祖国、顽强拼搏,在历史舞台上展现了她独特的魅力和风采,为争取和平发展不懈奋斗。

  

  我们看到其中越来越多的科技女性怀抱科学梦想、永担创新使命,肩负起建设创新型国家、世界科技强国的历史重任。我们感到女性在科技强国当中大有可为。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提出的“四个面向”一直在强调的,面向世界的科技前沿、面向经济的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的生命健康,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根本的遵循。

  

  我国约有近四千万的女性科技工作者,是推动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女性推动科技进步,科技赋能女性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

  

  我们感到女性在上海城市高质量发展当中应该勇挑重担,李强书记强调,上海在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进程中,要提升创新的驰援能力,提供高水平的科技供给,作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上海这片科创沃土上滋养成长起来的优秀科技女性把研究写在了祖国大地、星辰大海,比如中国的半导体破冰者谢希德、北京时间之母叶叔华、乙肝病毒克星闻玉梅、“揽月”“探火”航天女神张玉花等等,她们奋战在物理、医学、天文、航天等各个领域,可以说是深耕细作、成就非凡。她们是重要领域的领跑者、关键技术的攻关者、科技前沿的开拓者,我们感到女性在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当中应该成长进步。

  

  4月25日全国妇联科技部等七个部门已经共同发起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市妇联联合了市科技工作党委、市教卫工作党委、市经信工作党委、市国资委党委、市农业农村委、市卫健委、市总工会、市科协等9个部门。今天非常荣幸9个部门的领导都来了,都非常的重视,我们一起努力为科技女性的成长构建良好的创新新态,下面我们在几个方面一起去努力。

  

  我们将在思想政治的引领上下功夫,引领广大科技女性始终听党话、坚定跟党走;我们要在深化服务保障上下功夫,搭建更多的学习、交流、培训的平台,加大表彰和宣传的力度;我们要健全完善机制上下功夫,为潜心研究、协同攻关创造条件,凝聚建设科技强国的巾帼力量。

  

  姐妹们,22号我们的叶叔华院士第一个走向了红毯,拉开了科技节的序幕,今天我们4位优秀的女性科学家将成为主讲人走上“她力量”的讲坛,相信她们的故事一定会给大家带来前行的力量,共同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奋进、拼搏。

  

  最后,预祝这次的“她力量”讲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非常感谢马主席精彩的致辞,请入座。我们也期待着未来在上海的妇女工作当中,我们的科技女性可以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奋进新征程、实现新蓝图,科技创新是重要的引擎,而这当中离不开巾帼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出了“四个面向”的要求,为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未来更长一段时期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指明了方向,今天即将登上“她力量”讲坛的这四位杰出的科技女性代表,将会分别围绕“四个面向”讲述行业发展的历程以及她们自己的奋斗故事。

  

  在每一位演讲嘉宾演讲之后会有5分钟的现场互动环节,请在座的各位观众以及各位同学们能够积极踊跃的提问,下面向您隆重的介绍第一位走向“她力量”讲坛的嘉宾。

  

  她是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薄膜光学实验室的研究员,研究生部主任朱美萍,朱老师长期致力于激光薄膜技术的研究,带领团队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朱老师曾经荣获过“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等等,而她本身曾经荣获过“全国巾帼建工标兵”、“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等称号,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朱老师。

  

  朱美萍: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各位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朱美萍,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切磋琢‘膜’成宝器”。

  

  1960年,人类第一台激光器在美国诞生。1961年,王之江院士成功研发出中国的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激光技术就此开启了它在人类科技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篇章。1963年12月16日,毛主席特别批示,“死光”要组织一批人专门研究它,要有一小批人吃了饭不做别的事,专门研究它,这里的“死光”就是指激光。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964年5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受命建所,是中国第一个激光专业研究所。1964年8月,上海光激所成立了镀膜组,成为中国第一支专业从事激光薄膜研究的团队。

  

  成长了半个多世纪的激光是当今世界上的最强光,其能量足以在地球上制造人造太阳,在惯性约束聚变激光、超强超短激光等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领域的大型激光装置中,需要数万件的激光薄膜元件。

  

  激光薄膜元件是唯一能够迫使只知道直线前行的强激光按照我们人类的意志改变方向的独门元件,它需要抵挡住所向无敌的强激光,在保障激光装置不会自伤的前提下,引导激光束在激光装置中传输,并将它们完整地护送到目标点。

  

  大尺寸高功率激光薄膜技术大多是采用电子束蒸发技术,在高真空的状态下,在高质量的光学玻璃基底表面,交替沉积两种或者多种镀膜材料而成,电子束蒸发的原理是当金属处于高温状态时,内部一部分电子会因为获得足够的能量而溢出表面,像这样高速运动的电子流会在一定外加的电磁场作用下汇聚成系数,并且轰击镀膜材料表面。

  

  蒸发的镀膜材料的分子或是原子到达光学玻璃基底的表面附着形成薄膜,因此通过特定的镀膜材料和膜层厚度的设计以及高精度的制备,就能够实现包括投射、反射、分光在内的多种功能,进而引导激光束在激光装置中,按照我们科学家预设的路线传输,可以说激光薄膜就是世界最强光激光装置的血管。

  

  20岁那年我在浙江大学本科课程学习的过程中,第一次在书本上接触到了激光薄膜,22岁当我完成了研究生一年级的基础课程学习,正式进入到上海光激所激光薄膜课题组时,我在生活中第一次接触到了激光薄膜,站在即将迈入不惑之年的今天,回首过去将近20年的激光薄膜科研之旅,有被同行轻视的屈辱,有研究受挫的迷茫,有攻坚克难的艰辛,更有收获成功的喜悦。

  

  10多年前,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美国同行轻蔑地评价,中国的激光薄膜落后美国十年,这句在当时无力反驳的话语深深触动着我们每一个激光薄膜人,也正是从那个时刻开始,我暗自下定决心,要在激光薄膜领域做出成绩,实现赶超。

  

  与美国相比,我国的大尺寸激光薄膜起步相对较晚,在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一段时间里,大尺寸激光薄膜技术曾经一度是限制我国大型激光装置建设和稳定运行的主要技术瓶颈之一。

  

  激光薄膜置备技术是一项工艺环节冗长复杂的工程,因此其研制难度非常大,西方国家对我国禁运直径大于500毫米的高性能激光薄膜元件。那么它的研制难度到底有多大呢?让我们以被公认为激光聚变研究领域研制难度最高,并因此被誉为美国国家点火装置七大奇迹之一的米级激光偏振薄膜,它对膜层厚度的控制要求为例,来一起感受一下。

  

  米级尺寸激光偏振薄膜需要在对角线接近1米的光学玻璃基底表面交替沉积40余层膜层,膜层的总厚度大概在8个微米左右,最薄的膜层厚度只有0.1微米,我们知道一张标准的A4复印纸厚度是100个微米,0.1微米就相当于是一张标准A4复印纸厚度的千分之一。

  

  模拟计算表明,米级尺寸激光偏振薄膜对厚度的控制精度要求是不超过2个纳米,这就相当于要求我们从上海到北京,一千公里的飞行航程内,飞机的上下颠簸不能超过2个毫米。

  

  激光薄膜的核心技术指标叫做激光损伤阈值,它是指激光薄膜在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最大激光功率,也是衡量一个薄膜元件能够耐受激光功率的能力一个专业术语,强激光薄膜元件需要承受超过上万焦耳的激光能量,因此,在一些弱光和成像系统中,微不足道的瑕疵也可能会由于非线性效应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各种类型的缺陷是诱导激光损伤的根源,例如百纳米尺寸的颗粒缺陷就有可能会使激光薄膜元件被彻底破坏,甚至会击穿后续的元件导致整个激光系统破坏。揭示诱导激光薄膜损伤的缺陷与源头,并且研究抑制缺陷的技术途径就是提升激光薄膜损伤阈值的关键,但是缺陷尺寸小、分布随机的特点给这项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

  

  在米级尺寸激光薄膜元件表面寻找百纳米尺寸颗粒缺陷的难度,就相当于要求在澳门特别行政区面积范围内寻找一个随机分布的沙粒这样的难度。技术落后要实现赶超就必须与时间赛跑。10多年来我们已经分不清上下班和节假日,因为每次镀膜需要十多个小时,我们经常需要加班到深夜,根据当天的结果来分析制定第二天的技术方案。

  

  我们几代薄膜人在激光损伤与反激光损伤的“矛”与“盾”的较量当中,以打不坏的激光薄膜为终极目标,而我们不得不面对被打坏的激光薄膜不断的分析改进,就这样一干将近20年,我们发明了多项关键技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卡脖子”难题,推动着我国薄膜技术的稳步提升。

  

  激光薄膜技术的进步也在国际赛场上得以体现,该国际竞赛是由负责美国激光聚变研究的,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和美国光学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从2008年开始每年组织一次,是在激光损伤研究领域最权威的激光薄膜损伤阈值国际竞赛。

  

  2008年我们首次参赛的时候处于中等水平,激光损伤阈值比第一名低了50%,2012年我们以领先第二名5%的微弱优势取得了世界第一,这也是我们中国研制的激光介质膜首次在该国际竞赛中取得第一。2018年我们将领先优势扩大到20%,2019年包括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8个国家的24家国内外激光薄膜领域知名的公司和研究机构的53个样品参赛,我们作为代表中国激光薄膜最高水平的团队,以领先第二名65%的优势再次斩获了世界第一。

  

  国际同行由衷的评价,中国人进步太快了。科技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数十家主流媒体深度报道了这一令人振奋的夺冠新闻,由4位院士领衔的项目成果鉴定会认为,我们攻克了一项世界性科学技术难题,保障了国家重大需求,我们研制的激光薄膜成功应用于惯性约束聚变激光、超强超短激光,让世界最强光运行更加稳定。

  

  我们的激光薄膜还成功出口到俄罗斯和以色列等国,在打破技术封锁、产品禁运的同时开始占领国际市场,近几年我和团队荣获了从国家级到省部级等十余项荣誉,指导的研究生也荣获了包括国家奖学金在内的10余项奖学金,我们的项目成果荣获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以及包括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在内的三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2018年1月8日,我人生第一次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国家科技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出席了会议,对我们科研人员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这是荣誉、是信任、更是责任,在接过国家科技奖励证书的那一刻,我眼前浮现出的是我女儿的身影,因为平时工作忙,我女儿的周末基本在妈妈的办公室渡过,因为从小听多了妈妈跟同事之间的交流讨论,很小的时候她能把激光薄膜的种类和作用说出个大概。

  

  每每听我们谈起钱学森、邓稼先等“两弹一星”元勋时,她的眼里总是会闪出亮光,凑巧的是我女儿跟爱因斯坦是同一天的生日,每次过生日她总是得瑟一番,在“科二代”的眼里,顶级科学家就是最闪亮的星。

  

  回首过去将近20年的激光薄膜科研之旅,从最初的被轻视到现在的被点赞,实现了我国激光薄膜技术从最开始的跟跑、并跑到今天领跑的飞跃,我们研制的激光薄膜成功应用于激光聚变、超强超短激光、空间激光、高端激光装备、激光加工、激光医疗等多个领域,激光薄膜技术的进步将会大力推动我国军事和航天等多个领域的发展。

  

  20年技术攻关路,最美的青春年华实现了世界最强激光梦,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仍将依托上海科创,为能在实验室里创造世界最强光而继续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朱老师的精彩分享,请留步,刚刚您的演讲为我们上了一堂非常生动的激光薄膜的科普课,我们能深切的感受到我们国家的激光技术从落后到并跑,再到部分技术已经领先全球这样一个逆袭的过程,我想在逆袭过程背后一定是有许许多多像朱美萍老师的巾帼英雄共同奋斗者,向你们致敬,谢谢。

  

  接下来到我们的现场互动环节,各位同学有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交流的请举手示意我。有请第二排穿灰衣服的女生。

  

  观众:朱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下,十几年专注于激光薄膜技术研究,也意味着这项工作终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是什么信念支持你坚持下来,您觉得怎样才能成就更好的科研?谢谢。

  

  主持人:谢谢您,她看到您很激动也很紧张。

  

  朱美萍:谢谢这位同学,我想只要能把科研当做一项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来做,就是只要有内在的驱动力,不论是兴趣驱动还是科研使命这样的驱动就能成就好的科研,正如你所说,在这个过程中确实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不管各行各业,你从事其他的工作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我从事科研工作这么多年中,我始终相信天道酬勤,只要努力付出了就一定会在某一个方面得到收获,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瞄准自己的一个个小目标,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不断地前行,做更好的自己。我也希望在座的同学们毕业后能继续深造,未来进入到科研领域,用科技助力中国梦,谢谢。

  

  主持人:谢谢朱老师的回答,太精彩了,也谢谢这位同学,请入座。

  

  接下来介绍即将登上“她力量”的第二位演讲嘉宾,她是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阳虹,阳总长期从事汽轮机热力及通流部分的设计研发工作,她从一位普普通通的科技工作者成长为了智能制造的领军人物,由她负责的多款产品获得的专利有十多项,而且实现了百分之百的自主化,为我国的国有经济、高质量的发展也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阳总本人也曾经获评“全国劳模”和“上海市三八红旗手”,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阳总分享。

  

  阳虹: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主持人的介绍,今天也非常荣幸来到“她力量”讲坛,看到“她”,女字旁的“她”,大家经常想到的是母亲、是女儿,在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上海的母亲河是哪条河呢?来到上海的游客都很喜欢站在外滩眺望对岸的风景。

  

  我们的黄浦江也以左右交汇的天际线景色而闻名于天下,同时它又是上海的水陆枢纽,因此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黄浦江就是上海的母亲河,可是老上海人不这么认为,在老上海人的眼中,他们觉得催生了大半个古代上海,孕育了上海的经济、文化,甚至工业文明中心的苏州河才是真正的母亲河。

  

  在这条母亲河上有一枚定情戒指,它有百年的历史,这就是我们著名的外白渡桥,当我抚摸着桥头1907字样的时候,我感受到的是五岳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联姻,是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交融,它宛如一枚定情的戒指,在这里中外人士在此交流,海派文化在此诞生,虽然历经百年风雨,但是我们看着这座桥全钢的铆接结构、不等高的桁架架构依然简洁、优雅,虽然历经百年,它依然是我们上海人心目中最好的文化符号之一。同样,在我的心目当中,它也是工匠精神和工艺传承的一个代表。而我所在的上海电气集团正是中国民族工业的一个缩影,它是我们百年上海工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的使命和愿景是科技赋能,变成最好的现代新航母,同时也成为上海制造的一个品质象征。

  

  与我自己工作时间最长的汽轮机厂来说,上海汽轮机厂前身实际是1946年国民政府的通用机器厂,这个厂就是应国家的需要诞生,同时应国家发展的需要而快速成长的。

  

  在1949年5月份的时候,当时解放军的第二十军部队来到了奉贤的西渡沿岸,可是当时的渡船码头以及渡轮都已经被炸毁,那么解放军大队人马和物资没有办法过江,这个时候工厂的老工人看到志愿军的困难,跟志愿军聊起,我们厂以前有一艘交通艇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解决困难,那个解放军指战员一听大喜,忙问这个交通艇目前的状况,我们老工人又发愁了,因为这艘交通艇已经年久失修了,两台主要动力的柴油机已经很久都不用了,而且已经损坏,要把它修好既没有备件,至少要半个月以上的时间,这个时候指战员也发愁,他对我们老工人说,不行,兵贵神速,如果我们大军能够早一天过江,上海就能早一天解放啊!

  

  我们老工人听后二话没有说,带着一帮机修工人日夜奋战,用一天一夜的时间就把柴油机修好了,没有备件,没有关系,我们工人师傅用手工修模,这样我们的解放军大队人马按期过江,为我们72年前的今天,上海的完全解放打下了有力的基础。

  

  五十年代初,当时在大连运转的一台日本进口的五万千瓦汽轮机组出了故障,整个东北陷入了一片黑暗,这个时候又是这个厂的工人和师傅,在一没有图纸、二没有备件的情况下,硬是靠着自己精湛的手艺和不服输的琢磨精神让这台机组起死回生,让东北地区重现光明。

  

  因此,在1953年的时候,国家正式把这个工厂命名为上海汽轮机厂,正是从这里出发,我们提供了全国40%的汽轮机,整个发电容量达到4亿千瓦,这是行业里面的第一。同时,根据国家的需要,我们又先后援建哈尔滨汽轮机厂、东方汽轮机厂,许许多多优秀的工人、许许多多优秀的工程师告别了他们的母亲河黄浦江,去到了松花江畔,也去到了四川山区,终于我们和我们的兄弟姐妹一起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知识、用自己的智慧为新中国带来了光明,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蓬勃的动力。

  

  在党的领导下,我们集团新中国成立以来也承担了许许多多的科研任务,承担了许许多多国家重大的战略,那么国家领导人胡锦涛、习近平等先后来到我们集团,2019年的时候,当时李克强总理也来到我们集团视察以后说,上海电气了不起,上海电气创造奇迹。

  

  当然,我们的这些发展,我们集团的这些发展和其中一支非常优秀的“她力量”是分不开的,政治上有品格,事业上有情怀,灵魂上有趣味,这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在我们上海电气焊接生产线上有一位亲切的大阿姐,叫刘霞,她的团队都亲切地叫她师姐。

  

  刘霞和她的团队长期从事的是高温高压部件的材料、工艺评定以及焊接工艺技术的工作,她和她的团队开发的窄间隙焊接转子的技术也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比国外的竞争对手在工作效率上要提高十分之一以上,也就是说同样的一根转子、同样的一条焊缝,用刘霞团队的技术焊接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在竞争对手的手上可能7-10个月的时间。

  

  这位优秀的大阿姐从事的是非常苦的活,人家说焊接是一项非常硬的活,它又靠体力又熬心力,一般的女同志很难在这条生产线坚持下去,但是我们刘霞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从大学毕业以后,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7年,每天上班穿的是非常厚重的帆布工作服,每天跟一堆冷冰冰的大钢钉打交道,这似乎跟我们刘霞柔美的内心似乎很不搭调,我们知道这是她的力量,内心柔美但是工作从来不放松,纸上得来终觉浅,刘霞的第一座右铭就是经常下车间,要跟工件在一起,和工人师傅一起讨论我们如何继续创新。

  

  甚至在她已经四十几岁的时候,还利于工余时间去师从清华大学的潘院士,又读出她第三个学位博士研究生,这样更好把她的知识和工作融合在一起,刘霞和她团队的故事已经两次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大国重器”的纪录片节目,在最新一期的“大国重器”,就是在今年5月17号上映的第一集“动力澎湃”中又看到她和她团队美丽而矫健的身影。

  

  在去年9月份,自从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大上代表我们中国提出了庄严的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中,上海电气在国资委的带领,在市科委的指引下立刻发挥国资企业的担当,迅速谋篇布局。

  

  过去我和我同事做得更多的活,或者是说我们从事的事业是让更多的煤发出更多的电,但是从现在开始,我们做的事情是不让煤变成电,而是要更多地利用新能源来发出更多的电,同样我们还要科技创新,要用数字化赋能我们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让我们的产品能够开放更多的、更深的应用场景,来让数字产生新的价值。

  

  我们利用自己在装备制造业多年的特点,赋能我们的产业,期待实现我们产业商业模式以及价值运作方面新的亮点,希望我们能够成为工业数字化制造的先行者。

  

  冲锋号已吹响,这个时候我们电气集团优秀的“她力量”,我们的陈燕、刘爽,这些年轻女性,她们带领我们IT,带领我们专业化的团队开启了数字化的征程,在短短的时间里面她们不断地勤学苦思,完成了我们近260个企业,近千个数字化项目,同样也开发了外协供应商的平台,目前已经有数万家供应商在这个平台上运作,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金钱,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价值,同时她们的团队还获得“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大奖”,以及我们的“星云智汇平台”在去年的人工智能大赛上获得“湛卢奖”,并且荣获长三角地区“十二大工业互联网企业的优秀平台”之一。

  

  勤学苦思、善于沟通、和谐同心的“她力量”,在新基建、在数字新动能的领域又一次绽放了光彩。其实,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上海电气仅仅是百年中国民族工业,仅仅是我们上海工业的一个缩影、一个代表。

  

  我们上海的工业已经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过程,目前已经踏入了科技创新、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新航程。在这个新的航程当中,科技的力量、数字的力量、环保的力量、高质量发展的力量都是催生我们不断前行的步伐和号角。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有的时候在想,其实不仅仅是我们女性,我们科技界的每一位同事都在创新支援,在这个过程当中,真正指引我们的,我觉得是我们伟大的党,因为党是我们最伟大的母亲,100多年来带领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赋予我们面向未来的勇气和智慧,它让我们能以更好的状态、以更充分的力量去创造新的辉煌。

  

  所以今天我觉得我们大家齐聚在一起,共同祝愿我们的母亲百岁的诞辰,共同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这可能就是指引我们所有科技界人员不断前行真正的“她力量”。

  

  主持人:谢谢阳总的分享,请留步。刚才阳总整个回顾上海工业的发展历程,同时预见了未来数字化转型之后的一个未来,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深切的感受到,真的只有让科技真正的面向我们的经济主战场,才能真正实现让科技创新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再次感谢你们,谢谢奋战在经济主战场的科技巾帼们,谢谢。

  

  接下来到我们的现场互动环节了,有没有同学想和我们的阳总请举手示意一下。请左手边白T-桖的女生。

  

  观众:杨老师您好,我是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一名学生,众所周知上海电气是一家大型企业,同时介入了上海整个城市的发展变化,您方便用几个简单的事例介绍一下它是如何影响和改变上海市民的生活吗?谢谢老师。

  

  阳总:谢谢这位同学。这个太多了,每天早上一起床的时候第一个动作要开灯,开灯的过程中光明洒满了你的屋子,上海绝大多数电都是由上海电气提供的主设备来供电的,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外高桥电厂、芜菁电厂等等都是我们的设备。再比如,接下来要用早餐,你要打开冰箱,冰箱和空调三分之一的压缩机就是由我们的海力提供的。比如您要上学了,接下来坐地铁了,这时候我们地铁的很多主控系统以及运维系统是我们上海电气的自动化集团在负责运营。甚至你刷的交通卡上的磁卡、制造芯片的装置也是我们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如果您到学校以后进教室要坐电梯,很有可能那个电梯也是我们三菱电梯供货的,上上下下的享受。

  

  主持人:上海三菱电梯,这是从小听到大的,深入人心,谢谢阳虹总,大家有没有发现阳虹总谈到自己专业领域两眼发光,如数家珍,特别的自豪,我想刚刚这位同学问的问题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真的不是影响我们的生活,衣食住行处处离不开,再次感谢您和您的巾帼伙伴们,谢谢,请入座。

  

  接下来非常荣幸的为您介绍即将登上“她力量”讲坛的今天第三位演讲的嘉宾,是来自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08研究所研究员、海工部副主任于再红,相信很多的朋友跟我一样,讲到船舶事业是特别阳刚、特别硬性的事业。

  

  但是,我们的于老师作为一名女性,却和船舶事业有着不解之缘,她服务国家重大需求20年始终如一,实现了大型挖泥船的国产化之梦,于主任也曾经荣获过“科学技术三等奖”,也是我们今年“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的候选人,我们有请于主任跟我们分享。

  

  于再红: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中国船舶集团第708研究所的于再红,巍巍中华、海疆辽阔,我们关心海洋、认识海洋,还要经略海洋,这是我们国家发展海洋强国重要一项任务,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夙愿,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题目就叫做“扬帆远航正当红,在祖国需要的岗位建功立业”。

  

  首先我想介绍一下中国船舶集团第708研究所,它是成立于新中国刚刚成立第二年,1950年成立,去年我们也迎来了70岁的生日,中国船舶第708研究所是新中国第一个从事建船和船舶海洋工程建设的总体设计研发的研究所,70年里面我们的“远望号”航天测量船,我们的“向阳红10号”科考船,包括海洋石油981超深水的钻井式平台,还有以“天鲲号”为代表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国产化的装备研究,这些都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的特等奖。

  

  在工作20年的船舶设计生涯中,我设计的船型有十几型,将近数十型,其中有半潜船、半潜平台、有钻井船、风电安装船等等,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船型,先不说,先卖个关子。

  

  我之所以想介绍它,是因为这个船型是我刚刚工作时做的一个船型,我叫它“初恋”,所以我介绍一下我的初恋船型,先给大家看看我的船能干些什么,这里是上海的洋山深水港,是称为中国的超级工程,洋山深水港是全世界最大的智能化集装箱港口,它是从2002年开始施工,一直到2020年结束,整个工程投资700亿元,其中700亿元的工程有三分之二的工程都是填海,我们大小洋山有十几个岛屿,这十几个岛屿之间不是相连的,中间每两个岛屿的海域达到了20米深,我们要依靠我的“初恋”来添海造陆,把每个岛屿的水域填平,形成了我们的洋山深水港。

  

  这边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项目,这个项目是我们中船集团跟斯里兰卡一起联合打造的,整个填海工程276公顷,这个也被誉为“未来城”。右边是迪拜的人工港,据说在太空也可以看到这个港,也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整个港口也是通过填海造成的。

  

  还有永暑礁,1987年我们在永暑礁建立了国际海洋的观察站,在2014年的时候人们发现这个永暑礁在逐渐地长大,在2016年10月16日的时候,它已经超越了当时台湾控制的太平岛,成为南海的第一大岛,在2016年的时候,永暑礁岛迎来了第一批乘坐民航班机到达的乘客。

  

  同样在2014-2015年仅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我们就将南海的8个岛礁升级成为了岛屿,其中的美济岛、渚碧岛,还有刚才说的永暑礁,就是我们南海最大的三个岛屿。

  

  说到这里,我关子也不用卖了,大家都知道我介绍的船,这个船就是实现了这一个个工程的,刚才主持人说了也没有什么意义,就是挖泥船,说到挖泥船种类繁多,在众多种类里面最重要的两型船,一型是耙吸式挖泥船,一型是绞吸式挖泥船,大家可以看图片,左边就是我们的耙吸式挖泥船,右上角就是绞吸式挖泥船,两种船型最大的区别,就是挖泥工具不太一样。

  

  下面这两个是两种船型的挖泥工具,左边我们叫耙头,这是耙吸式挖泥船的工具,是最直接接触海底,主要适应于沙石、黏土、碎石和卵石,就是用耙吸式挖泥船进行疏浚的。右下角是绞吸挖泥船的挖泥工具,是直接跟海底相连。

  

  这个是我们“天鲲号”的绞刀,能够挖掘岩石的力度达到80兆帕,什么概念?在一个手指甲的地方施加800公斤的力,所以我们的绞刀可以产生这样的挖掘力来挖掘岩石。

  

  接下来我给大家把这两个船型的工作原理简单分享一下,耙吸挖泥船是疏浚公司最欢迎的船型,因为自己可以航行、可以挖泥、可以装仓、可以排到指定地点,再自航回来进行下一轮的工作,它工作的过程中是不需要其他船的辅助,所以说疏浚界给耙吸船起一个名字叫“战马”,所谓战马就是工作能力非常强,也是用得最广泛,也是最赚钱的,也是疏浚公司最喜欢的一种挖泥工具。

  

  对于耙吸式的作业流程简单介绍一下,这里面是我们的耙管和耙头,当我们作业时放下,下到水深,基本常规挖掘深度是40-80米,进到海底,耙头跟海底接触,我们利用泥棒的真空力,把泥沙吸入之后装到右下角的泥舱,泥舱装满之后开到抛泥地点,通过打开泥门和右上角虹吹的形式把泥卸掉,我们挖泥船可以回到施工领域,进行下一轮的施工,这是我们耙吸挖泥船的工作流程。

  

  对于绞吸式挖泥船跟耙吸式挖泥船不一样,绞吸挖泥船工作流程我总结了一下,基本5步,第一步“定”,第二步“伸”,第三步“绞”,第四步“吸”,第五步“送”。本身绞吸挖泥船作业的时候是需要通过一个钢桩插入到海底,我起一个名字叫“定海神针”,通过插入海底把绞吸挖泥船定住。看到船前有一个桥架,这个桥架缓慢放到水里,然后通过放在桥架前面的绞刀,就是直接跟岩石相接触,因为刚才提到我们要挖掘非常硬的岩石,所以为了保证这个绞刀跟岩石非常紧密的接触,我们桥架重要达到1000吨,才能防止绞刀不跳刀来进行挖掘。通过绞刀挖掘之后搅动的过程中,把岩石挖碎之后通过我们的泥棒吸入船体内,绞吸式挖泥船没有泥舱,通过海上的飘浮管把碎石运输到几公里或者是十几公里以外,这是整个绞吸挖泥船的工作流程。

  

  刚刚把这几个型船介绍了一下,不仅仅是我们708所,应该是整个中国,我们前面老师说708所和挖泥船的关系,事实上我们国内80-90%的挖泥船由我们708所设计的,我一直说708所挖泥船历程也是中国挖泥船的发展历程,这些是我们应该说新世纪以后,2000年以后建造的挖泥船,我给它起一个名字叫“黄金十年”。为什么叫黄金十年呢?事实上就是说,我们真正的中国挖泥船的发展是跟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的,是进入新世纪开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对于挖泥船的需求也就增大,我们是真正的在高速发展大型现代化挖泥船,我们从2005年正式开始的,从2005-2015年这10年里面,我们交付的大型挖泥船,仅仅我们团队就有26艘,价值可能几百亿元的大型挖泥船。也就是说这些挖泥船在2015年我们看到的南海的契机,也就是黄金十年发展的结果,说到黄金十年的话,我觉得仅用十年代表挖泥船的发展我觉得不太客观,事实上我们真正挖泥船发展设计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的,我们708所成立于1950年,在1951年实际上就成立了708所下面的83式专门来从事挖泥船的设计。

  

  我们在刚刚起步的时候,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从前面遗留的船型很少,上一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基本上就是一些仿制、一些模仿的形式为我们国家发展来设计一些挖泥船,进入到80年代我们开始逐步有自己的设计能力,到了90年代我们的挖泥船开始进行一些快速的发展,但是在90年代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主打还是一些中小型的挖泥船,真正进入大型挖泥船的发展是从新世纪开始,就是2000年以后,我们开始往自主创新、做大做强这方面的发展。

  

  说到20世纪开始的话,我们也是得益于,还是回到刚才幻灯片,我们在90年代的时候,在中小型挖泥船发展的话,在那个时候我们跟世界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在90年代实际上世界开始往大型、超大型挖泥船发展,我们国内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需求,也是需求非常大的大型挖泥船,当时我们只能依赖进口,我们国内还是做小型的。

  

  前面说到的,我还是想介绍一下我跟挖泥船是怎样的缘分,我跟挖泥船的缘分起源于1998年,1998年夏天的时候,其实中国发生了一场非常大的洪水,从长江流域到松花江到嫩江,整个的洪水从南到北应该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洪灾了,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大家开始知道疏浚的概念。

  

  我就是1998年的夏天毕业来到了中国船舶708研究所工作,当时选择专业方向我义无反顾选择了83式,主功挖泥船的设计,所以在刚刚工作,1998年中国的挖泥船设计开始了蓬勃的发展,虽然我们做的是中小型的挖泥船,但是在那个年代给我们年轻人非常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同时当时的老同志为了疏浚事业的坚持,那种热爱也深深鼓舞了我,对我来说是非常坚定,我的选择是最终身的热爱。

  

  我们时间来到2000年以后,2002年的时候,随着我们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对挖泥船的需求逐渐增大,当时这条船叫“神华号”,是中国最大的能源港黄骅港,当时他们港口承担了中国应该是80%的煤炭出口的港口吞运,急需挖泥船进行疏浚,我们跟国外联合设计,设计中国当时最大的挖泥船5000方,我们叫它“神华号”,这条船第一次采用联合设计,国内建造的模式。

  

  在2002年的时候,实际上当时我印象很深,非典刚刚结束,我们设计团队一起飞往德国,跟德国的设计团队进行这条船的设计,这张照片是当时在联合办公的办公室作为纪念拍摄了这样一张照片,“神华号”的这种联合设计的模式,对我们设计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借鉴模式,因为虽然我们经历了几十年的开发,毕竟我们对挖泥船的设计比国外整整晚了一百年。

  

  这次联合设计过程中给我们的学习机会非常难得,我们从设计的理念也好到配置,包括整个规范体系都发生了一次质的飞跃,到2004年“神华号”正式交船,这样一个里程碑的项目,为我们日后打造大型挖泥船打下非常好的基础。

  

  时间来到了2005年,2005年随着上海洋山深水港的发展对大型挖泥船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在2002年的时候,中交上海航道局花了10亿人民币从荷兰进口国内第一条大型耙吸挖泥船,一条船往往满足不了我们的施工需求,所以上航局启动了后续船的购买计划。

  

  事实上当时国内的传播建造技术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了,但是对于挖泥船完完全全垄断在欧洲的疏浚公司、船厂的手里,当时我们提出来能否在国外设计、国内建造的时候,荷兰人断然拒绝了,拒绝之后同时把他们上海航道局后续造船的价格,因为完全垄断上升了10%。

  

  上海航道局下定决心,我们国内708所在挖泥船研发这块已经做了一些技术积累,同时由我们前面一条“神华号”做基础,我们当时下定决心,我们要在国内自主设计、自主建造一条挖泥船,第一条挖泥船就是这条“新海虎”,当时我是这条船的副总设计师的工作,在设计的过程中是困难重重,感觉上只是量,船做大了,事实上所有的规范、设备配置、结构形式对我们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整个项目团队也是没日没夜,攻克了无数的困难,最终在2007年我们这条船交付了。

  

  刚交付的时候荷兰人认为我们国内没有这个能力,他们质疑我们这条船有抄袭的嫌疑,当时荷兰人提出来要到船上检查,当时我们买了“新海龙”,说是不是抄袭“新海龙”的,当时上海航道局,包括我们用非常开放的心态,国外的专家也好、国内的专家都可以到“新海虎”上看,这条船是我们自主开发还是抄袭,经过一年的实船拍摄、照片,各种看,最终不得不低下他们骄傲的头,我们中国自己设计的大型耙吸挖泥船就面世了,从“新海虎”开始,我们揭开了大型耙吸挖泥船设计建造的神秘面纱。

  

  从此之后我们设计“新海凤”、“浚海”、“长鲸”、“通”系列等等一系列的挖泥船,这一型前前后后有数十艘这样的挖泥船。事实上从我们联合设计的中型到自主开发的大型挖泥船,我们的设计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

  

  在2012年的时候,我们又自主研发了2万方超大型的耙吸挖泥船“通途号”,这条船的问世一举打破了国外疏浚装备的垄断局面,也就是从这条船开始,不仅仅是我们自己能设计挖泥船,而且国外的疏浚公司开始在国内下订单,从2012年开始,有一些国外的疏浚公司找到我们合作,进行挖泥船的设计。

  

  事实上对于耙吸挖泥船我们还有一个难关要攻,就是说巨型,我们造了中型、大型、超大型,对于巨型耙吸挖泥船目前我们国内还是空白的,这块全世界巨型耙吸挖泥船只有9艘,对于708所来说巨型耙吸挖泥船需求也是十分迫切的,我们团队在利用国家工信部的课题项目,做了巨型耙吸挖泥船的开发立项,同时我们也完成了方案。

  

  今年我觉得很荣幸,我们已经把巨型的3万方耙吸挖泥船列入了中船集团的“十四五”规划,不久的将来就可以看到国内自己的巨型耙吸挖泥船了。

  

  说了这么多耙吸挖泥船,我们说说绞吸挖泥船,绞吸挖泥船设计跟耙吸挖泥船是并列的,经历了从仿制到自主研发的历程,时间关系我简单介绍一下,绞吸挖泥船在新世纪开始,我们从装机功率几千千瓦一直到装机功率超过2万千瓦的巨型绞吸挖泥船的发展。

  

  事实上绞吸挖泥船的关键指标,为什么提到“天鲲号”,它是我们国内第一条总装机功率超过了2万千瓦的绞吸挖泥船,当总装装机功率超过2万千瓦之后,我们就称之为巨型绞吸挖泥船。

  

  “天鲲号”的研制也是延续国家战略的需要,绞吸挖泥船我刚才提到主要功能主要为了挖岩,对填海工程的话,绞吸挖泥船的需求量非常大,特别是超重型的大的绞吸挖泥船,我们开发2万千瓦以上的装机需求非常迫切,我们研发团队从2011年开始,我们用3年时间攻克了绞吸挖泥船设计的各个瓶颈,所以说在2014年我们推出设计,和中交天津航道局一起联合进行绞吸挖泥船的建造。

  

  在2019年的9月26日,“天鲲号”正式的问世,所以说“天鲲号”这条船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自动化程度最高、国际上最先进的绞吸式挖泥船。我想说在今年的4月30日,我们团队的另一条绞吸式挖泥船“昊海龙”已经完成了海试,现在还没有交船,这条船的装机功率,已经超越了“天鲲号”,“天鲲号”是6600,我们“昊海龙”达到了7800,还没有交船,先给大家预热一下。

  

  说到造船的话,我觉得其实从科研来讲,女性一直总体数量都是比男性少的,这个的话可能受制于整个科技的发展,但是现在我觉得随着我们造船技术的发展,随着设计手段的提高,随着各方面施工便利性的提高之后,女性在造船行业的发展我觉得逐渐变得强大,变得多,所以说原来的时候,很少在造船界的时候,包括我刚刚开始从事造船事业,很少看到女性,看到一个女设计师的时候会惊讶,随着现在的发展,女性来说逐渐的已经不再是一种束缚,而且女性不是决定因素。

  

  真正的决定因素是说是不是技术能够过关、是不是有创新的意识、是不是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图上的照片想分享一下,左边跟我一起拍照的设计师是杨馨,是结构设计的一姐,是我们结构设计最牛人,她是我的黄金搭档,我们合作十几条船,从“新海虎”开始我做轮机,她做结构,我们一路合作,我们708所海工部这边,所有最难、难度最高都是我们合作的,他们开玩笑我们两个一起出现这个船就成功一半了,另一个人是我们708所的前任所长胡安康所长,我做副总设计师时只有29岁,又是一位女性,当时“新海虎”是我们造价一条工程船,所里面相当重视,我作为年轻的副总设计师。我刚才提到第一次面临全都是清一色的男生的船东、业主部门的时候压力非常大,他们也是从一开始觉得一个女生、一个小姑娘,他们觉得我是个小姑娘,充满了不信任,当时的压力非常大,当时的胡所长给了我非常大的鼓励,他一直跟我讲,你不要介意别人对你的看法,你不要觉得你是女生你就把自己束缚住,你就去做你自己。所以在整个“新海虎”的设计过程中,我用自己比较坚实的专业知识,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还有非常执着的做事方法逐渐获得了船东的认可。

  

  当时“新海虎”交船的时候我已经成为他们口中的“于老鬼”,这个名字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叫到现在,我在我所有的称呼中最满意的就是“于老鬼”,因为“于老鬼”对于轮机来说就是一个最高称呼了。这位是我们708所的毛献群设计大师,船舶设计大师,她是我们的首席专家,也是全国劳模,在今年4月25日,海南列编的3条主力战舰“海南号”的两期工基建的总设计师,她也是在今年4月25日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同时她还参加了我们国家建军60年的阅兵式,还参加了索马里护航等等这样的任务。

  

  右下角是我们708所的2万箱级的集装箱船的设计团队,我进来的时候同学们感兴趣,科技馆门口摆了2300项的集装箱的模型,其实那个模型就是这个设计团队设计的,而且他们的设计团队荣获了科技系统的“三八红旗集体”的称呼,可以说在100年前女性刚刚得到了投票权,60年前女性刚刚得到了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平等,而在今天,我觉得我们女性已经摆脱了性别的束缚,我们有同样公平的天地任我们去驰骋,同样公平地去竞争,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只要能够耐得住奋斗的寂寞,只要能守得住坚持的信念,只要能抗得住前行的压力,我相信作为女性只要奋斗我们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非常感谢于主任的分享,请留步。确实,我在很多杰出女性采访的过程中表示,她们工作的时候根本没有性别的概念,我们男性和女性是一样的巾帼英雄,接下来留给我们现场的同学来互动问答了,有没有同学想跟于主任进行交流的。请这位女生。

  

  观众:于老师您好,我想请问一下我国目前的造船业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以及大学生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主持人:这是非常实在的问题,我相信很多同学想了解。

  

  于主任:这真的是很实在的问题,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中国造船工业的水平,可以这样讲,现在世界上因为造船这块三大巨头,中国、日本、韩国,这三大巨头一直在第一名这个位置此消彼涨,中国首次拿到造船第一是在2010年,中国造船总量达到世界第一,但是在2018年我们的第一被夺走了,在2020年我们把第一夺回来了,值得大家骄傲的是,在今年2021年一季度的统计,今年我们的三大指标,一个叫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和交付的总吨位量都是达到了世界第一,而且是每一项都是占据了世界全部总量的50%。

  

  所以说中国的造船我觉得现在处在世界上一个发展高端,但是其实造船的话,我们现在有一个口号,我们不仅仅做造船大国,我们还要做造船强国,现在我们说一个造船强国的概念,说到造船强国的概念,我们说造船业有三颗明珠。一颗明珠是航空母舰,这颗明珠已经摘下来了,还有一颗明珠是LNG的运输船,这颗明珠我们也摘下来了,第三颗明珠就是豪华游轮,我们快要摘下来了,我们这个产业大家可以期待,我们自己的豪华游轮产业快要实现了。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就业前景怎么样。

  

  于主任:这位同学我想问一下你是哪个学校的?

  

  观众:上海中医药大学。

  

  主持人:应该是代你的发小、同学问的。

  

  于主任:我理解很多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可能很关注这个问题,我的就业前景怎么样,我一直在说,其实你在学校里面所学的专业跟你将来从事的工作有相关性吗?是有的,但是这个相关性是不是那么的密切,或者是不是我学了这个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我觉得同学们因为你们有多项选择的机会,你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比如在学校里的课程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去选择,给自己多种选择,因为我从事的是造船行业,所以造船行业相对来说,我们每年招生的范围也好,学生的就业也好还是相对固定的渠道。

  

  主持人:于主任我冒昧的问一下你学哪个专业。

  

  于主任:我就是学轮机设计,国内有船舶设计专业的学校主要是上海交大、华中科技大,还有叫北方的哈尔滨工程大学,还有我们江苏科技大学,还有武汉理工,这个相对来说比较小的圈子,我一直觉得,事实上学什么跟你将来的就业这块,还是这句话,在你读书的过程中一定具备多方面的能力,让你面临就业的时候可以有多种的选择,多方位的,我相信也是大学生比较关注的。

  

  主持人:谢谢于主任的解答,也谢谢您,请入座,听了于主任的演讲之后,她们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也从根本上保障了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使我们国家海洋科技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听完整个讲解之后作为一个中国人真的是满满的自豪感。

  

  接下来非常荣幸介绍今天第四位,也是最后一位走上我们“她力量”讲坛的这位演讲嘉宾,是来自瑞金医院的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博导刘嘉琳老师,刘教授常年战争在医疗保障的第一线,她带领她的团队开展微重疾病的病因诊断和多脏器功能支持诊疗工作,她医术精妙、医德美好,被誉为“人民健康的守门人”,我们的刘老师去年获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的称号,掌声有请刘教授为我们分享,有请。

  

  刘嘉琳: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叫刘嘉琳,是一名重症医学科的医生,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和上海市科技创新领域的各位杰出女性,在这个讲坛上进行一个交流。

  

  我们都知道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我们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传染人数最多、感染速度最快、防控难度也是最高的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党中央高度重视,把我们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我们广大医护人员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专业医术也是义不容辞来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义务。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女性一直做了应有的贡献,我们知道全球在整个医疗工作比例当中有70%以上是女性,大家也知道在这次的武汉抗疫当中,4.2万人当中有三分之二是女性,其中有女医生的比例占医生比例50%,我也知道女护士的比例占护士的90%以上。

  

  在家庭中的贡献我们知道新冠疫情之前,全球女性无偿的工作量大概占了75%,在疫情之后女性无偿的工作付出更是之前的2倍,我是上海市第六批,瑞金医院第四批作为医疗队的队员出征武汉。

  

  我们最初到达武汉的时候还是非常焦虑不安的,我是我们医疗队的医疗组长,也带领了我们第一批医生进入了我们的污染病房,我们所接管的是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重症新冠肺炎病房,不知道将来是怎样的情况,心中也是非常的忐忑,打开那道门真正直面病毒的话,我们心里还是有一点害怕,想到人民和政府是我们的大后方,瑞金医院是我们的坚强后盾,国家和党对人民安全非常重视,我们心里还是有一种力量存在。

  

  面对这样可怕的病毒其实对我们医务人员来说也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如何做好防护工作,我们上海医疗队始终善于思考,以科学来应对问题,我和我们的队员们一起发明了6项实用新型专利,我们设计并生产一款面膜,这款面膜一方面可以保护我们的面部皮肤,另一方面对于整个防护服的防护作用也没有明显的影响,同时我们也给患者提供面罩,这个面罩上有一个单向阀瓣,我们给病人采样的时候,可以预防一个喷射性的污染。

  

  这些所有的专利都已经变成了产品,在抗疫的一线当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所以在武汉,我们整个团队一共收治了重型和危重型的新冠肺炎患者是90例,其中有22例是危重型,有89%的患者都是有非常严重的合并症,我们上海医疗队和全国很多个医疗队一样,在比较艰难的环境当中守住了生命的底线。

  

  我们整个医疗队对于危重患者的治愈率在90%,死亡率在1.1%,我们整个团队也荣获了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防疫的先进集体,我们也是实现了对于医学的最初誓言,那就是为祖国的医学事业而奋斗终身。

  

  我出征武汉之前,我病房里有这样一个年轻的患者,是一个23岁的姑娘,我第一次看到她的时候,她气喘吁吁的,一口一口卡着鲜血,双侧鼻孔里面也流着血,即便看淡了很多惨淡场面的我,也觉得心里非常揪心,当时这个姑娘用尽全力对我说了一句话,救救我。

  

  这是一个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人,当时肺泡里面有大量的出血,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呼吸功能衰竭,我们分室科的主任非常想救活年轻的生命,同时对我说,这么重的病人往往都是九死一生,但是我们谁都没有放弃,这个姑娘经过四轮原发病靶向的治疗,同时结合应用我们体外膜肺,包括帮助患者实现创新功能体系的应用,这个患者和医务工作者历时一个多月最终能够重获新生。

  

  所以,当我再次看到这个姑娘非常灿烂的笑容的时候,我心里面非常的感动也非常的感谢,感谢我所有的同事能够医者仁心,专业的投入、坚韧不拔的精神,也非常感谢这位姑娘有非常强烈的求生欲望激励着我们,最后她以非常美好的生活姿态回报了我们,我们整个重症医学救治率在90%以上,但是这个数字其实不仅仅代表了一种救治水平,可能更多的是代表有更多的人可以健康的、有质量的、有尊严的活着,这也是我们医务工作者所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不断的去推动科学技术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我们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意义所在。

  

  在我从武汉回来以后,疫情之后,再回到日常的临床岗位上,我遇到了著名作家余华,这一次他的身份是患者的家属,他的父亲十几年之前有腰间盘突出,所以开始走路不方便,之后又因为脑膜瘤的压迫举步维艰,去年5月份在杭州进行了一个脑膜瘤的手术。88岁的年纪在病房上在病床上躺了半年之久,之后3次进入重症病房,第一次是在杭州、第二次是在海盐,而第三次是在我们瑞金医院,来到我们瑞金医院之前,余华先生回忆到,匆匆从英国赶回海盐,家里已经为父亲准备后事了,他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读到的奄奄一息,他觉得就是父亲来瑞金之前的样子,当时我们瑞金重症的教授跟他说,还有希望、还有胜算,他就相信了这句话,在一大堆的消极信号里面找到了积极信号,虽然这个信号非常非常的微弱。而余华的父亲在我们医院的重症医学科躺了3个月,最初的时候他身上有三个管子,吸气套管、导尿管、鼻饲管,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老父亲身上这三根管子被一一拔除了,出月几个月这位患者的心肺功能越来越好,开使用助步其开始行走,最近用拐杖也开始走路了。

  

  我们打电话回访了这位老父亲,结果他告诉我说自己有白内障,左眼是失明了,右边有0.3,新闻联播看不清楚,这位老父亲在解放前参加革命的老党员,新闻联播对他来说非常重要,他决定去做白内障的手术重见光明,看着这位老父亲从奄奄一息、卧床不起到最后能够越来越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想要重见光明。

  

  余华非常感动,他自己说感受到一个医生对一个人的理解,医学是人学,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学,他在重症病房看到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医务工作者,让一个又一个生命,让过去、现在、将来的生命胜利了,余华先生到现在还和我们有着非常深厚的医者和家属、医者和作家之间的理解和友谊,我们想到像余华父亲这样的老年人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多,老年人或者是老年患者如何保证他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也是我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从余华先生的角度,我们其实再次认识到,医生人文其实是我们医学的灵魂,郎景和院士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人文精神的科技是一种破坏力,我们想科学技术更是如此。医学科学属性就是一个面对人的科学,而人既是我们的研究课题,也是我们直接服务的对象,所以我们作为医者确实有这样的责任去推动医学技术的与日俱增,但是我们更希望或者更有这个责任去把人文和医学,有责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医学成为完整、完美、有深度、有人文的科学。

  

  今天讲坛是“她力量”的讲坛,这其实让我想起我在中学的一次提问,我的中学在上海市女子中学就读,我当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三八妇女节,没有男人的节日,这本身就是不平等,后来我读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工作,这个过程中我越来越认识到,男生和女生就是不一样的,我越来越坦然接受我作为女性的优点和缺点,也越来越喜欢我自己,我觉得作为女性良好的仪态外表其实是我对别人的一种尊重的表达,也能够帮助我们在第一时间更方便地获得患者的一种信任。

  

  女性有的特质是什么?温柔细致、坚韧不拔,这些特质很能帮助我们面对临床的各种挑战,我们始终能坚持为祖国医学奋斗的初心,同时以奋斗的姿态希望把自己历练成优秀的女性医务工作者。同时,我们瑞金人始终秉持着为人类健康奋斗的理念,我们在临床工作当中喜欢去发现一些问题,同时又以科研的态度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我自己也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起来。也从临床的重症感染和重症的一些问题当中切入,以一些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去揭示这样一些问题的答案,当然每一次的实验成果或者是一些成就,也和我救活一个病人一样,都让我觉得倍感欣慰,我是一位老师也有自己的学生,作为医生我觉得教书育人非常重要,因为真的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其实就需要好的传承,所以我希望我自己能够像我的导师们一样,除了去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以外,希望成为思想上和行为上的引领,能够引领他们能够怀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这些事情。

  

  当然,在科技的浩瀚星海当中,我们自己也是有着微弱亮光的星辰,我们以自己的巾帼力量能够站在这片大地上仰望天空,能够心系人类,那么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时候能够顺利开启新的征程,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科技创新的“她力量”。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刚刚刘教授娓娓道来分享了很多故事,也是让人非常的动容,现在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真的成为人民对于日益增长美好生活的需求非常重要的内容,在这里向您和许许多多奋战在健康医疗条线的“她力量”致敬,我们现场很多同学来自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听了刘教授更有共鸣,有没有同学想交流的?好,第一排打着领结很可爱的女生。

  

  观众:谢谢主持人,我是这次上海中医药大学参会的领队老师,刘教授您好,刚刚听到您对临床的坚守,以及非常有成就的科研工作由衷的钦佩,请允许我亲切的称您一声刘老师。刘老师这里我有两个问题,一个您所从事的重症医学,因为一个“重”字凸显了它的重要性,接受的是重症患者,从生死线上挽回生命的重要职责,作为在新冠肺炎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重症医学发展方向在哪里?第二个问题我们前来很多的医学生,今年是医学生,明天是披上白衣、白色战衣的战士,对于他们你有什么样的建议?借此机会非常感谢主办方,我们近水楼台,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机会来参与这么有意义的这样一次活动。

  

  主持人:谢谢您的提问。

  

  刘教授:谢谢这位领队,其实重症医学特别在新冠以后,好像迎来了很多人的目光,特别是医学者的目光,如果我们把医学比作一片丛林,重症医学是一棵小树苗,是一门新型的或者近几年才崛起的一门医学种类。经过这次的新冠疫情以后,我们会觉得它开始茁壮成长了,但是依然能够看到它还是一棵小树苗,作为一棵小树苗它有它的缺陷,我们从专业讲,重症医学我们面对是重病人,但是重病人其实有很大的异质性,我今天讲的例子都是ICU的病人,我们面临的疾病或者是疾病的生理病过程都不一样,在专业上我们还有非常大的空间或者是未知的领域需要我们去探索。

  

  第二个大家也看到,老年化的社会越来越明显,包括各种原因导致,我们在医院里面遇到重症患者的比例越来越高,我们重症的科室和规模,特别是新冠以后,变得非常庞大起来,但如果当这支队伍越来越庞大的时候,我们要关注的是什么呢?如何去质量控制或者是更好的管理这个团队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第三个问题就是科研创新,这样一个新的学科,其实当然它的科研创新不是那么深厚,正因为有很多的临床问题,其实有非常多的问题需要迫切解决,所以也有非常大的空间需要做更多的科研创新。我个人也相信这几年很快不管是临床专业,或者是科研创新上,我们重症都会有很大的突破。

  

  主持人:刘教授您今天站在这里非常契合论坛的主题“她力量”,因为今天的你就是未来的她们,你今天的演讲和回答会给予他们很多的力量,第二个问题对于未来即将走上岗位的朋友们,我们的同学们有什么寄语或者是建议?

  

  刘教授:我先说一个现象,特别是这几年,包括今年我们医学院的考分非常高,特别是交大医学院的考分非常高,这代表什么,我们吸引了非常优质的人才从事我们的医疗行业,作为导师的我非常欣慰,我的后继人是很有实力的,他们的实力一方面体现到考进交大医学,对于医学生来说,我首先希望那句誓言,我在演讲当中反复讲的,为祖国医学事业奋斗终身,不是一句空话,我希望你们在整个的职业生涯当中都能够牢记这句话,而且时时刻刻把这句话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

  

  从我专业来讲,比如从事重症医学,我希望这些学生将来成为医生的话,能有非常认真、细致的态度,同时也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这里听到更多是专业之外的一种精神上的力量,读好专业本来就是你们的本职工作,我也非常期盼也觉得我们的未来,或者你们医学生将来一定会成为我们很好的接班人,或者说会超过我们,更好地对医学事业做出贡献。谢谢。

  

  主持人:对祖国的医学事业奋斗终身,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共勉,谢谢刘教授。

  

  在这再次感谢刚刚四位走上“她力量”讲坛的嘉宾精彩的分享,科技巾帼是一个大写的群体,你们的故事一定会激励更多的科技女性,把个人的理想自觉融入国家的发展伟业当中,建功新时代,也谢谢刚才提问的同学们,未来科技、未来世界都属于年轻人,相信未来的你们就是今天的她们,也期待你们传承接力,成长成才,展现科技巾帼的青春力量,谢谢。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今年4月,全国妇联、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启动了7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实施科技创新巾帼行动的意见》,为了积极意见响应贯彻落实意见的精神,今天市妇联、市科技工作党委、市教卫工作党委、市经信工作党委、市国资委党委、市农业农村委、市卫健委、市总工会、市科协等委办局的领导集结一堂,共同地发出科技创新巾帼行动的上海宣言。

  

  接下来我们有请各位领导和嘉宾来到我们的舞台上,为我们共同发布宣言。

  

  同学们也让我们共同见证这个时刻,让我们共同倒计时,有请各位领导将手放置在启动按钮上,同学们我们一起倒计时,准备好了吗?五、四、三、二、一!启动“科技创新 巾帼行动”上海宣言正式发布,请各位领导移步舞台中央合影留念。

  

  伴随着上海宣言的发布,全市科技巾帼重整出发,也将会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十四五”规划的纲要部署,坚持四个面向,永攀高峰,永当科技创新排头兵,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文明风尚的倡导者,再次感谢各位领导,请入座,谢谢。

  

  来宾们、朋友们,现在我们的大屏幕滚动播出就是“科技创新 巾帼行动”的上海宣言,伴随着上海宣言的发布,全市的科技巾帼正在重整出发,我们将会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十四五”规划的纲要部署,坚持四个面向永攀高峰,永当科技创新排头兵,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文明风尚的倡导者,敢于追梦的奋斗者,为科技自力自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巾帼智慧和力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2021上海科技节“她力量”讲坛到这里圆满结束了,再一次感谢各位的支持、聆听,也谢谢我们全程守候在网络直播平台的网友朋友们。朋友们,让我们明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