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谈主题:“中国上海”在线访谈 | 共话基础研究 培育创新之源
  • 访谈时间: 2023-11-23 15:00
  • 访谈嘉宾:赵健 市科委总工程师
    赵健,男,汉族,1982年1月出生,研究生,中共党员,曾任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科研处副处长、科研与新药推进处处长、战略规划处处长、所长助理、副所长,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等职,现任市科委总工程师。
访谈实录

e87b37a152478cdfef26a5d7d9a6ff9.jpg

 

  主持人:大家好,基础研究的本质是探索客观世界规律、拓展人类知识边疆,发现新原理,创建新理论,孕育重大颠覆性变革的科学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上海市于2021年出台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自由探索与战略导向相结合,优化基础研究发展环境,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为进一步推动上海基础研究领域跨越发展形成制度保障。与此同时,在《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聚焦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量子科技、变革性材料、生命调控等战略领域和国际前沿领域,培育若干科学研究领域的国际“领跑者”和未来产业变革核心技术的“贡献者”。

  

  各位网友,您现在收看的是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在线访谈节目。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请来了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赵健总工程师作为本期访谈嘉宾,赵总将带领大家走近基础研究,与大家谈谈本市基础研究成效与创新发展举措,并为网友解答一些与基础研究相关的问题。

  

  主持人:赵总,您好!

  

  赵健: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有机会能借中国上海门户网站这个平台与广大市民和网友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互动交流,一方面向大家重点介绍我市基础研究成效与创新发展举措。另一方面我们想进一步倾听、征询广大市民对基础研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此提高我们工作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共同推进上海基础研究的发展。

  

  主持人:赵总,今天我们访谈的主题是“共话基础研究,培育创新之源”,首先就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基础研究?

  

  赵健:刚才主持人已经谈到,基础研究的本质是探索客观世界规律、拓展人类知识边疆,发现新原理,创建新理论,孕育重大颠覆性变革的科学活动。我理解,或者说就是生产知识的活动,包括知识的产生和知识的应用再生产。具体到“基础研究”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人范尼瓦•布什于1945年发布的《科学——无尽的前沿》报告。在报告中,基础研究被描绘为没有明确应用背景、以好奇心驱动的科学研究,并首次给出了基础研究的定义:“基础研究在执行时没有任何实际目的,基础研究产出的是自然法则的总体知识。”但从诞生之日起,基础研究的内涵就不断发展和演进。上世纪70年代开始,学术界发出要更新对基础研究认识的呼吁,认为基础研究还应该包括涉及应用、但又不等同于应用研究的“项目研究”。1997年,美国普林斯顿学者唐纳德•司托克斯提出将基础研究分为由好奇心驱使的纯基础研究和由应用引起的基础研究,其理论得到了广泛支持。2002年,在其理论的影响下,经合组织补充提出了“定向基础研究”概念。

  

  总之,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突飞猛进,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渗透融合,基础研究从早期以兴趣导向的自由探索为主,逐步向需求和应用导向拓展,重大科技问题带动的“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和好奇心驱动的“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相结合的趋势日益显著。

  

  主持人:赵总简单和大家介绍了一下什么叫基础研究,您刚才谈了对基础研究的认识和分类,当前在我国对基础研究是如何认识的,基础研究又分为哪几类?

  

  赵健:我刚刚提到了经合组织,经合组织关于基础研究的界定标准为很多国家制定科技政策、统计规范所遵循。2019年,我国国家统计局制定了《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统计规范(试行)》,明确:“基础研究包括纯基础研究和定向基础研究。”我国《“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关于基础研究的分类,则将基础研究划分为“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和“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2023年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提出的前沿问题和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的理论问题,凝练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这为新发展阶段我们深入理解基础研究的内涵以及基础研究分类提供了根本遵循。

  

  主持人:通过您刚才的介绍,我们对基础研究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的一个环节,都有哪些特征呢?

  

  赵健: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我认为主要的特征有三个。一是研究周期和成果积累的长期性。基础研究是一个知识探索和增长的长期过程,探索科学的前沿、拓展人类知识的疆界,需要深入细致地思考和百折不挠地验证,突破性成果的取得往往需要长达十余年的持续努力,需要十年磨一剑的专注精神。以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例,据统计,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一般到36-39岁左右完成代表性的研究工作,约18年以后获诺贝尔奖,就能感受到长的研究周期和较长时间成果的积累。二是研究成果的不确定性。基础研究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往往路径不清楚、方法不确定、失败率很高,对结果不可预知,需要以充分的耐心,从政府、机构和科学家共同体等不同层面培育创新生态和包容文化,要有宽容失败的胸怀和静待花开的耐心。三是人是基础研究的“第一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基础研究探索未知的本质决定了其高度依赖于人的创新能力,要发现科学规律、取得基础研究重大突破,“人”对于基础研究来说,具有极端的重要性,执着、富有激情、真正瞄准科学前沿不断探索的优秀科学家,确实是高水平基础研究的“关键少数”。主要的特征就是这三个方面。

  

  主持人:您刚才也谈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在这样的形势下,基础研究又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呢?

  

  赵健:确实如您所说,在当前的背景下,基础研究正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一是科学问题呈现复杂度加剧、学科交叉融合、转化应用周期明显缩短的特点。随着人们对科学的理解不断深入,大量基础研究领域的命题不再是单一学科领域的问题,而是多学科交叉、相互渗透,前沿科学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同时,基础科学与技术科学间的知识壁垒逐渐被打破,基础研究成果能够迅速得到实际应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距离逐渐缩小。二是保持好奇心驱动的自由探索,同时逐步转向目标导向与自由探索相结合的方式。这一点在前面谈什么是基础研究时也谈到了。基础研究已不仅是好奇心驱动,应用带动越来越明显,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逐渐成为基础研究问题的动力来源和使命追求,自由探索、兴趣导向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目标导向相结合已经成为基础研究选题的必然趋势。三是科研范式变革对有组织的基础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各类精密检测技术的发展和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进步,基础研究的科研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我们可以观察到,基础研究的团队协作程度越来越高,一些重大的基础研究任务需要更加有组织地投入和推动,由科学家团队瞄准重大方向开展导向性的研究,大团队、大设施、大平台的作用逐步加强,“大科技”“大投入”的特点日趋明显。主要就是这三个方面的趋势。

  

  主持人:通过前面的交流,我们知道基础研究这个概念是从美国提出的,那么其他国家在支持基础研究发展方面有哪些经验或做法可以供我们参考的?

  

  赵健:如果我们去研究欧美等创新大国的科技创新政策,我们首先会发现,他们都高度重视基础研究,把基础研究放在国家创新战略的核心地位。例如,美国、英国、日本在二战后均强调国家资助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在战略布局、经费投入、科研管理、成果应用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和举措。美国、英国基础研究投入占R&D经费比例超过15%,日本在15%左右,充分体现了对基础研究的重视。其次是建立了包括政府投入、企业投入以及社会捐赠的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以美国为例,经费来源主要有联邦政府、企业、大学、非营利性机构和州政府等。其中,联邦政府是最主要的资助主体,基础研究投入占比在40-50%;企业是基础研究的“第二驱动力”,投入占比超过25%,且呈逐年增长态势。社会捐赠方式设立的科学基金会则能更加自主、灵活地支持高风险基础研究。例如,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其主要资金就是来自于社会和私人基金会的捐赠,已成为美国最大的非营利性生物医学研究机构;美国著名的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也是由私人捐赠和基金会支持运营。三是形成了适合基础研究规律的资助和管理方式。基础性研究活动具有复杂性和高风险,因此各国都注重以科学家为核心,采用长周期支持、延续性支持等方式,将资源配置到有能力的科研人员和团队身上,注重长期、稳定、灵活支持,避免科研“短视化”和“功利化”,鼓励科学家开展高风险基础研究。最后,各国都十分注重推动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全过程创新。充分利用要素市场成熟的优势,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召集大学、企业和合作伙伴,使基础研究成果与产业和资本有效衔接,推进从“发现”向“创新”的转化。上面四个方面都是我们可以吸收和借鉴的点。

  

  主持人:基础研究确实非常重要,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视基础研究。那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基础研究又有什么特别的战略意义和重大价值?

  

  赵健: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基础研究处于科学技术体系的最底层,是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的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这是科技创新的规律。从世界科技强国发展历程看,基础研究和高水平原始创新是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科学史上的重大突破往往来源于基础研究的成果,进而带来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回顾世界科学中心迁移发展历程,也会发现,科技强国都是基础研究实力雄厚的国家,在构建新的科学理论体系、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开辟新领域新方向上都作出原创性、引领性贡献。当前,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我国面临的很多关键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因此,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正因为如此,党的二十大报告也突出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并作出战略部署。因此,我们要成为科技强国,从跟跑到领跑,就要加强基础研究,不断拓展认识自然的疆界,为人类贡献知识,为人类福祉做出贡献。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聊一聊近年来上海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人才队伍、平台建设、经费投入等等。您对上海基础研究水平如何看,上海原创科研成果取得了哪些突破?

  

  赵健:可能这个问题也是大家一直非常关心的问题,上海一直以来是我国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高地之一。大家都比较熟悉的,1965年,世界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牛胰岛素就在上海诞生,也是当年接近获得诺贝尔奖的重大成就。近年来,上海的科学家们持之以恒、砥砺创新,不断为我们这座城市增添基础研究新的华彩篇章。

  

  一些基本的情况跟大家报告一下,近十年来,上海科学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三个相关学术领域顶级期刊《自然》《细胞》《科学》主刊上累计发文839篇,占全国28.2%,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50项。近十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有20项出自上海,占全国20%,涌现出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基础研究成果,例如功能介孔材料的创制、环形RNA的解析、体细胞克隆猴和胚胎干细胞嵌合体猴的诞生、单条染色体真核细胞的人工创建等。上海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加快推进阿尔兹海默病、重大突发传染病防控、脑机接口、光学忆阻器的纳米光芯片等市级科技重大专项,积极发起“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等大科学计划,积极参与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SKA)区域中心建设和国际大洋钻探计划(IODP),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在《自然》增刊发布的《2022年自然指数-科研城市》中,上海排名从之前的第5位升至第3位。在学术期刊方面我们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例如中科院分子细胞卓越中心主办的《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2023年最新影响因子为44.1,在科睿唯安全球收录的21522本期刊中排名第50名,亚太地区生命科学领域学术期刊中持续排名第一,影响因子连续四年登上国内榜首。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主办的《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 ,2023年最新影响因子为27.5,在238本植物科学领域SCI期刊中排名居全球第一,已成为植物科学领域顶尖期刊。此外,上海大学主办的《电化学能源评论(英文)(Electrochemical Energy Reviews)、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主办的《先进光子学》(Advanced Photonics)、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纳微快报(英文)》(英文名:Nano-Micro Letters,简称NML)等都在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共同为提升上海基础研究的国际影响力作出贡献。

  

  但同时,面对成绩,也应该看到,我们仍存在重大原创成果引领力不足,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有待增强的问题。当前我们提出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能力仍然有所欠缺,缺少源自科学新思想的重大理论突破,跟随型、改善型的科研活动较多,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质量和数量亟待提高,基础研究对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突破的支撑仍然不足,所以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

  

  主持人:上海基础研究优势机构和人才队伍情况如何,比如基础研究战略科技力量发展如何?人才队伍建设规模怎么样?

  

  赵健:总体来看,上海拥有一批基础研究优势机构和一支具备较强实力的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战略科技力量和大科学设施数量具有一定优势。

  

  在沪国家实验室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原有存量44家,居全国第二,评估优秀率、发展成效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重组后存量23家,新增主导或参与22家。

  

  全市15所高校64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仅次于北京,较上一轮新增1所高校(上海科技大学)和7个学科。2023年11月ESI中国内地高校排名显示,上海高校共有171个学科进入全球前百分之一,33个学科进入全球前千分之一,3个学科进入全球前万分之一(上海交通大学的材料科学、工程学,同济大学工程学)。上海14所高校的50个学科入选软科“中国顶尖学科”,占全国16%,居全国第二。集聚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其中中科院在沪研究机构15家,在信息、人口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空间以及大科学工程等领域研究积累深厚,生物与化学交叉中心、李政道研究所、期智研究院等国际一流基础研究机构初具雏形。依托科技领军企业建立的市重点实验室超过20家,中芯国际、宝钢、上汽、展讯等行业头部领军企业不断向创新链前端攀升。

  

  从大科学设施建设看,已建和在建的大科学设施数量达15个,已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服务功能最强的光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

  

  上海基础研究高水平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就在昨天下午,2023年新增两院院士名单公布,截至目前,2023年一共新增两院院士133位,其中上海新增18位,也是创历年的新高,截至目前,人事关系在沪两院院士人数上升至187人,全国占比超过10%。2023年11月15日,科睿唯安发布《2023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上海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入选122人次(中国大陆共1275人次),入选科学家上海一共是118人。近10年上海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的科学家1158位,全国占比13.69%。在沪的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技领军企业等战略科技力量充分发挥高能级科研平台的支撑辐射作用,特别是用好顶尖科学家的个人影响力,以才引才,以才荐才,吸引集聚了一批极具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

  

  但在不断取得进步的同时,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我们仍然面临人才队伍和机构竞争力有待提升的问题,“塔尖”人才集聚度不够,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学家依然缺乏,尚未实现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等一些国际科技大奖零的突破。前面提到上海目前拥有高被引科学家118人,而与世界顶尖科创城市拥有高被引科学家在150人以上相比,仍显不足。上海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国家科研机构、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基础研究优势机构以及院士、杰青等人才的规模数量也落后于国内领先城市,基础研究优势高校国际排名也有较大差距。创新能级高、重视基础研究投入的科技领军企业,上海数量也比较少。在大科学设施方面,以上海光源为例,虽然已步入国际先进行列,但与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先进光源(13次获得诺贝尔奖和15次国家科学奖章)和日本大型同步辐射光源SPring-8(8次获得国际知名大奖)相比,在研究成果及全球影响力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主持人:上海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规模是多少?和其他国家、地区相比,上海的基础研究投入水平又如何,有哪些不足?

  

  赵健:上海一直重视基础研究,我们在全国来讲,也是基础研究的高地之一,1987年就设立了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2021年出台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在投入方面,上海基础研究投入逐年增加,2022年上海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达到180.59亿元,近10年平均增长率为14.15%。整体投入强度稳中有进,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从2013年的7.06%上升至2022年9.11%。承接国家重要任务的能力不断增强,近五年平均每年承接434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累计获得经费支持达146亿元。2022年创新高,承接4649项,资助金额为33.48亿元。上海市科委也建立了基础研究资助体系,主要有项目、机构/平台和人才三类,每年通过各类计划,资助我市的基础研究科研活动。

  

  但相比于北京、深圳等兄弟省市区域,上海基础研究投入总量仍显不足,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相比,他们在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例达15%以上,相比也还有差距。市级财政科技经费总量和基础研究投入相较北京、深圳也偏低。深圳市在《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立法规定“市政府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资金应当不低于市级科技研发资金的30%”,广东省也规定,省级科技创新战略资金中用于基础研究的比重要达1/3。目前上海对市级财政科技经费投入中基础研究占比尚未有明确要求。

  

  多元投入结构方面也有待完善,上海基础研究投入中,国家和地方财政资金占比超过90%,企业和社会机构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比重严重不足。对比美国,其企业投入的基础研究经费占比在2020年达到34.2%,非营利组织投入占比为9%,而政府投入占比已不足50%。国外历来也有捐赠支持基础研究的传统,相比国内其他城市,上海通过企业、社会捐赠投入基础研究的占比也相对低。上海与企业共同设立的联合基金“探索者计划”,但目前合作企业数量和投入规模仍很小,尚未产生类似腾讯“科学探索奖”、“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美的“何享健科学基金”、阿里巴巴“青橙奖”、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小米创新联合基金等关注基础研究,特别是青年科学家培养、资助力度大的研究计划。

  

  主持人:赵总,听了您的介绍,我们对上海基础研究的整体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刚才您也提到,2021年出台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下面还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后续推动上海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有关部署。首先想问问您,我们对于基础研究有没有提出什么目标和规划呢?

  

  赵健: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对基础研究提出了“原始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发展目标,具体包括:在前沿优势领域加快形成一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创性成果,在若干重要基础研究领域争取成为世界领跑者,加速形成科学发现新高地。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达到4.5%左右,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R&D)经费支出比例达到12%左右。2021年出台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到2025年,上海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R&D)经费支出比例达到12%左右,承接国家重大基础科学研究任务和解决产业目标导向科学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取得一批面向前沿优势领域的重大原创性成果,解决一批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科学问题,建设一批重大基础科学研究基地和设施,率先构建与基础研究规律相适应的选题立项、经费投入、项目管理、人才评价等全周期管理机制,力争在若干重要基础研究领域成为世界领跑者和科学发现新高地。

  

  主持人:围绕这个目标和规划,在推进落实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部署方面,您能给我们讲讲有什么整体考虑吗?

  

  赵健:我想主要的工作思路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础研究重要论述精神和对上海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重要指示要求,立足上海基础研究发展的现状,充分遵循基础研究发展规律,针对重点难点问题,着重把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上海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部署落实好、实施好。重点围绕完善选题和任务形成机制、扩大基础研究多元投入、优化科技资源聚焦配置、深化分类评价改革等思考谋划进一步推进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不断强化上海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带动性布局。在工作理念上:一是要更好形成共识。在全社会层面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重要性的一致认识;二是要选对人和支持人。上海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需要依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学家,以及围绕顶尖学者形成具有发展潜力的一批青年科学家队伍;三是要选好题。基础研究科学问题的凝练要立足科学的无尽前沿和重大应用牵引,而不是盲目追逐热点、盲目挖掘“次级”问题或“自造”问题;四是要优化管理有组织推进。以“选对人、选好题”为核心,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体系和管理模式,优化资助机制,充分激发科学家创造性;五是要营造良好学术生态。基础研究本身是高风险活动,具有不确定性、长期性等特征,要为真正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营造宽松包容的科研环境,鼓励科学家啃“硬骨头”,闯“无人区”。

  

  主持人:赵总,请您给我们谈谈上海基础研究的下一步具体工作展望吧。首先我想应该是布局?

  

  赵健:是的。我们首先将进一步完善选题和任务形成机制及相应的支持方式,依托上海市科技创新战略咨询决策机制,在全球范围内遴选具有国际视野的顶级科学家和行业专家组建基础研究领域战略咨询专家组。持续支持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以及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量子科技、变革性材料、生命调控、合成生物、人形机器人、科学智能等新兴和交叉前沿战略领域和重大方向,论证实施一批基础研究市级重大专项、基础研究重点专项和重点项目,强化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带动性布局。深入实施政府和企业联合出资的“探索者”计划,发挥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共同解决行业底层科学问题和共性技术难题。继续发挥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的基石作用,加强验收评估,为上海基础研究提供任务和人才储备。

  

  主持人:在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方面,我们上海未来又有什么新的举措?

  

  赵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特别是优化基础研究投入结构,是我们下一步的重点工作之一。总体来说,力争上海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R&D)经费支出比例到2025年达12%,到2030达15%。首先是加快提高基础研究财政投入的强度,我们希望每年基础研究投入在市级财政科技投入中的占比不低于1/3。同时,充分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的引导作用,联动国家、市级和区级财政共同投入基础研究。其次,积极拓展、优化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渠道。去年,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的税收优惠政策,据了解,上海已经有几家企业享受到了相关优惠,我们也正在和市税务局紧密合作,不断疏通政策落地过程中的堵点,尽最大努力为企业申报创造便利。此外,引导有条件的区域、重点领域科技领军企业、产业联盟、行业协会、跨国公司在沪机构等社会力量及个人以设立基础研究科学基金、科学捐赠或与政府建立联合研究基金等形式,更好支持非共识基础研究。

  

  主持人:在基础研究的体制机制改革上,我们上海未来打算如何进一步深化和推动?

  

  赵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加强项目管理专业机构能力建设,探索实施重大科研项目专员专管,聘请科研经历丰富的科学家作为项目专员,实施项目专员任期制,加强项目过程跟踪管理。在基础研究重点专项等重大项目立项和组织实施中探索建立总体专家组、责任专家组等常态化的内部技术决策体系,参与规划论证、任务布局、指南编制、团队遴选、考核评估等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完善决策机制,确保项目实施成效。改革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深化科研项目经费“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扩大科研经费“包干制”管理范围,赋予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更大的科研经费自主权和路径选择权,监督承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主持人:未来在基础研究的国际合作和生态环境方面将如何提升?

  

  赵健:我们希望构建良好学术生态和开放合作格局,积极发起或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持续深化基础研究国际交流合作,构建基础研究全方位国际开放合作格局。加强基础研究科研项目外籍人才申报便利性,探索设立面向全球科学家的研究基金,吸引高水平研究团队、机构或国际科技组织来沪发展。依托浦江创新论坛、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组织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国际计算生物学创新大赛等系列学术交流活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基础研究品牌学术论坛。分类开展科研管理和成果评价,根据科研成果影响力、实施项目对科研人员独立思考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探索聘请各学科领域具有基础研究经历的科学家作为项目经理人参与项目管理。对于战略导向基础研究,强调对战略目标达成的评价;对于前沿导向基础研究,强调对突破性成果及影响力评价;对于应用导向基础研究,强调对实际应用成效的评价。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营造敢于质疑、刨根问底、求真唯理、宽松包容的学术风气,营造追求“第一”和“唯一”的科研文化氛围。鼓励科研人员在“原创”“独有”上下功夫。广泛宣传基础研究等科技领域涌现的先进典型和事迹,教育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传承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心系人民的光荣传统,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主持人:刚才听您介绍,上海是有试点先行的“基础研究特区”和“探索者计划”等等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举措的,请您给我们重点讲讲?先讲“基础研究特区”吧。

  

  赵健:刚才我们也多次提到了,2021年,市政府出台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将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作为20项重点举措之一。启动实施两年来,充分激发了试点单位的改革动力和活力,总体进展顺利。目前在试点基础上,并吸收、借鉴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等的理念和模式,上海市科委在原有基础上,正积极筹备实施基础研究先行区计划,设立专业机构作为“先行区”运行管理主体,进一步聚焦前沿交叉领域和基础性、战略性、系统性、带动性领域,通过创新管理架构、优化遴选机制、改革评价机制、强化配套保障等举措,长周期稳定支持一批优秀科学家,特别是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开展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

  

  主持人:赵总,也请您谈谈上海市“探索者计划”吧?

  

  赵健:基础研究前面也谈到了,是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加强基础研究要突出前瞻性、战略性需求导向,有组织推进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注重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2021年以来,上海市科委先后与联影、鸿之微、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华测导航等企业合作开展了“探索者计划”,一方面引导鼓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另一方面引导本市科研团队围绕相关产业需求和发展方向凝练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推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对接融通,提升相关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在管理方面,通过“探索者计划”,我们也推动基础研究项目形成机制的优化,探索“企业出题、共同解题、企业验收”等新型组织模式,使科技领军企业真正成为“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为上海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策源和支撑。三年来,不少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项目负责人都反映,这些项目帮助他们和科技领军企业建立了密切的交流,自己的研究能够在产业中发挥作用是很多科研人员的梦想,通过“探索者计划”使梦想离现实更接近了,为此他们感到非常高兴和振奋。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拓展“探索者计划”的“朋友圈”,也考虑提高政府投入的比例,加大这类项目的体量,未来将在大飞机、导航、集成电路、先进计算等领域不断推出新的合作计划,引导上海的优质基础研究力量围绕企业方向开展研究,支撑重点产业、重点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在这里,也借此机会做个广告,欢迎对基础研究有兴趣、有需求的企业来和我们接洽,我们共同把这条道路“探索”得更加宽广,让有情怀的企业得到收益,让有理想的科学家实现抱负。

  

  主持人:再次感谢广大网民的参与,感谢大家对上海基础研究领域的关心和支持,一个小时的时间是有限的,可能很多网民还有问题需要解答,应该怎么做呢?

  

  赵健:感谢大家对我们基础研究的关心和支持,对上海科技创新工作的关注,如果大家对此有兴趣,欢迎大家登录上海市科委的网站,向我们提交问题,我和我的同事们会认真解答大家。同时,更希望广大市民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让我们共同推进上海基础研究的发展。我相信,有全市人民的支持、关爱和参与,上海基础研究和科创发展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再次感谢大家,再见!

  

  主持人:今天的在线访谈到此结束,赵总,跟大家说再见吧。

  

  赵健:感谢大家,再见。

  

  主持人: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