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四五”规划 发布日期:2021-07-27

  “十四五”时期是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张江高新区”)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引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阶段。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的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开放枢纽门户四大功能,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0〕7号)、《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沪委发〔2020〕17号)和《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进一步促进张江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发挥好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环境

  (一)发展基础

  1991年成为全国首批国家高新区之一。2006年国务院批准上海高新区整体更名为“上海张江高新区”。2011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支持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十三五”时期,张江高新区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0)的批复》,着力提高自主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在政策突破、原始创新、产业培育、创新生态、辐射带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域,为“十四五”更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创新策源功能日益凸显

  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目标,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张江科学城为核心承载区,持续布局建设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不断集聚高水平创新基地与平台,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度和显示度逐步提升。世界级大科学设施集群加速落地。在用在建同步辐射光源、硬X射线装置等14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设施数量、投资额和建设进度领先全国,服务用户遍布全球。国家实验室等高水平创新基地与平台加快布局。集聚了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330家国家级研发机构,李政道研究所、朱光亚战略科技研究院等顶尖科研机构加速建设,复旦、交大、清华、浙大、同济等加快布局新型研发机构,张江药物实验室、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量子科学研究中心等高水平实验室稳步推进。

  2、创新型产业日益集聚

  产业能级不断提升,创新产业不断集聚,2020年张江高新区集聚了10万余家科技企业,9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规上企业营收达6.2万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幅12%。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比重超过60%。集成电路产业成为国内产业链最完备、综合技术最先进、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在刻蚀机、大硅片、光刻胶、清洗机等细分领域打破国际垄断,2020年产业规模达到1800亿元,全市占比约87%,全国占比1/5,“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21%,贡献全市98%的增量。全球集成电路设计10强企业中,有7家在张江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生物医药产业形成国内研发高地,细胞治疗、高端医疗装备等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20年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约1100亿元,全市占比78%,“十三五”期间年均增幅13%,贡献全市98%的增量。2019年全国约1/3的I类创新药来自张江,2020年2/3全国批准上市抗体药物、1/5创新医疗器械均来自张江。集聚生物医药研发机构400余家,为抗击疫情提供强力支撑,国内首批7个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有3个来自张江,在额温枪传感器芯片、影像检测设备、移动式核酸检测实验室等方面提供重要保障。人工智能产业加速集聚,企业数量与产业规模占全市约70%,培育了一批细分领域领军企业以及全球龙头企业研究机构、创新平台。张江人工智能岛、徐汇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等融合创新载体加速建设,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等高水平科研平台揭牌成立。新兴产业不断取得新突破,C919首飞成功,ARJ21交付使用,商用航空发动机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深海深空加速发展,在北斗、天宫、墨子等航天设备研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超导、石墨烯等新材料领域突破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在线新经济等新业态加速崛起,集聚拼多多、哔哩哔哩、携程、分众传媒、喜马拉雅、小红书、前程无忧等一批龙头企业,成为新亮点、新增量。

  3、先行先试改革日益深化

  率先践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开展外籍人才永久居留、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股权激励递延纳税等改革试点。国务院向全国复制推广的试验区改革举措中,有1/5是“上海经验”。设立全国首家永久居留事务服务中心,颁发全国首张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全国率先试点生物医药特殊物品入境改革、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集成电路产业链保税监管制度。先行先试国家授权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技术转让所得税减免、创业投资企业税收抵扣等国家赋予的10项先行先试政策率先落地实施。优化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体系。2019年《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的意见》颁布,2020年《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实施,为高新区改革创新提供了法治保障与政策支撑。

  4、科创生态环境日益完善

  资本助力创新更有力度。以科创板为契机,推出“中证沪港深张江自主创新50指数”“中证全球张江自主创新综合指数”,强化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力度。“十三五”期间,新增上市企业86家,IPO募资总额占全国1/7,户均募资规模为全国2倍以上;披露的股权融资总额占全国1/8。截至2020年科创板上市企业32家,占全市6/7,占全国1/7,募资总额占全国1/3。创新创业人才高度汇集。从业人员约238万人,青年人才占80%以上,集聚了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上海领军人才均超千人,在沪工作外国人才一半以上在高新区内工作,助力上海连续8年成为对外籍人才最具吸引力的城市。创新创业资源更加集聚。拥有国家级创新创业载体100家,占全市4/5。“十三五”期间,在孵企业获得股权融资超过200亿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凸显。召开全球技术转移大会,上海技术交易所正式挂牌。2020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254亿元。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断完善。近五年发明专利授权数占全市63%,近三年PCT专利申请占全市65%;率先设立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版权服务中心等机构。2020年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数量384件,为全市水平的6倍。

  5、辐射引领作用日益增强

  坚持开放创新,建立健全国际国内科技创新协同网络,着力带动长三角区域创新发展,全球科技创新资源配置能力不断提升。长三角等区域协同创新更加深入,承办科技部火炬中心首届长三角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协调会议,推动长三角区域共同打造G60科创走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正式挂牌,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筹建中。促进张江高新区-兰州白银示范区合作共建。国际协同创新网络不断拓展。建设中以、中德、中新、中芬、中俄等国际创新平台,组建张江国际孵化创新联盟,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创新合作。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加速融入科创中心建设,集聚外资研发中心300多家。支持科研机构在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等领域发起国际科技合作,为参与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做好前期探索。

  (二)发展环境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国际复杂环境呈现新变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受到严峻挑战。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新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向各领域广泛渗透,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新兴产业领域发展迎来重要机遇。当今中国,进入迈向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关键期,创新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更加凸显,科技自立自强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更加显著,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当前上海,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正全面强化“四大功能”,深化“五个中心”建设,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正处于从形成基本框架体系向实现功能全面升级的重要蓄力期。

  张江高新区作为国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域,作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战场,将肩负更重大的使命。张江高新区各项建设迈上新台阶,但对标国家战略要求和国际最高标准,高水平科技供给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策源核心功能有待增强,关键核心技术仍有短板,领军企业总量仍然不足,关键领域改革仍需加快突破。

  面向未来,张江高新区要勇于创新突破、攻坚克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把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重要使命;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把培育创新型经济作为核心任务;勇于先行先试,把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作为高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立足科创中心建设主战场地位,把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作为高新区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四个面向”,以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为战略牵引,强化“四大功能”、打响“四大品牌”、加快发展“五型经济”和“五大新城”的总体部署,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数字化转型,着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努力成为科学规律的第一发现者、技术发明的第一创造者、创新产业的第一开拓者、创新理念的第一实践者,为推进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做出重要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创新策源。坚持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增强高水平科技供给,加快关键领域基础研究设施布局,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坚持高端产业引领,强化企业创新。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抢占价值链创新链高端核心地位。以“政产学研金服用”系统集成创新为导向,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坚持深化改革,强化“双轮”驱动。走在改革创新前列,加强制度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创新主体活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强化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发展。

  坚持融入新发展格局,强化开放共赢。承接上海建设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重大任务,引领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深度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提升全球资源配置功能。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强化园区协同。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强化区域产业特色,探索建立产业链优势互补的园区协同发展机制。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张江高新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全面增强,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持续提升,全球创新要素配置功能更加凸显,创新创业环境更加优化,创新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涌现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原创成果,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出一批高端产品,形成一批中国标准和国际标准,创建一批创新型特色园区(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世界级产业集群,使其成为本市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深化改革的试验田,作为支撑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战场,率先成为全国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基本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到2035年,创新策源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主要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全面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

  “十四五”时期,张江高新区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创新策源能力全面增强,成为自主创新新引擎。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需求,发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支撑引领作用,加快“从0到1”原创性突破,汇集一批研究型大学、高水平研究机构和重点实验室,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节点。到2025年,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7.5%,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20件,技术合同成交额2500亿元,占全市70%以上。

  ——高端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成为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全力做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面向未来的先导产业,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抢占价值链创新链高端核心地位,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产业集群。到2025年,规上企业总营收8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1.1万亿元,占全市70%以上,集聚高新技术企业1.5万家,占全市60%。

  ——创新资源配置功能稳步增强,成为创新要素融合发展新枢纽。建设国际人才高地,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效能,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深化国内外创新合作,成为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重要枢纽。到2025年,企业外籍常驻人员和留学归国人员占比2.8%,获得风险投资的企业累计达3500家次左右,累计新增上市企业100家,占全市70%,直接融资总额1万亿元,在孵科技企业1万家。

  ——创新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成为改革发展新标杆。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一批创新改革措施,先行先试一批重点领域创新政策。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保障机制,建设一批创新型特色园区(基地),推动园区高效协同发展。

  张江高新区“十四五”发展关键指标(预期值)

1.png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需求,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引领,建设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前瞻性和基础性前沿项目,打造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培育高水平创新主体。

  (一)实施创新策源重点工程

  1、加快推进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推进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着力形成重点领域核心基础创新能力,加快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核心枢纽节点。依托创新载体和平台,整合全国创新资源,集聚国内外一流创新人才团队,全力推进集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于一体的国家实验室建设。面向重点领域,培育基础研究力量。强化与北京怀柔、安徽合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联动发展。营造更加自由开放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制度环境,培养一支高水平科学家队伍。

  2、建设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持续推进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在用一批、在建一批、在研一批、谋划一批”的总体格局。加快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上海,基本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稳步构建生命科学领域设施集群,在能源、海洋等领域提前谋划布局。围绕我国科技发展急需、具有相对优势和科技突破先兆的领域,加快谋划新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构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类主体参与的协同创新网络,共同推进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

2.png

  3、组织实施基础前沿重大战略项目

  坚持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积极承接和实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强化基础前沿重大战略项目布局。推进实施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等一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核心领域和重点领域,积极启动市级科技重大专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围绕“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国际人类表型组”等领域,参与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提升战略前沿领域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4、推动战略性变革性重大科学问题研究

  围绕基础前沿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科学问题,强化重点领域部署,鼓励跨领域跨学科交叉研究,形成关键领域先发优势。全力突破脑科学、量子科学、纳米科学与催化科学、干细胞、合成生物学、发育编程与蛋白质机器、空间天文学、地球系统科学、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等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加强6G和新一代网络、未来计算、变革性材料、新型制造等变革性技术关键问题研究。

  (二)培育高水平创新主体

  1、打造世界一流科研机构

  大力集聚国内外世界顶尖科研机构,加速打造一批高水平研究院所。支持中国科学院扩大增量、优化存量、强化能力,加大在沪科研力量布局。大力引入国内外领先科研机构,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着力引进国际顶尖科学家设立研发机构,鼓励和支持开展前沿探索研究。优化科研基地平台体系,积极争取国家科研基地平台落地;面向重点领域,优化科研基地平台布局;引导企业参与基地平台建设。

3.png

  2、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推进高校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使高校成为引领国际学术前沿、催生技术变革和加速创新驱动的重要主体。持续推进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加强基础学科布局,提升应用学科的基础研究能力。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开展高质量协同创新,建设一批联合实验室和研究院,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推动高校成果转变为先进生产力。

  3、培育创新型企业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孵化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一批高成长创新型企业,集聚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充分发挥税收优惠等普惠性政策效力,增强企业创新动力。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加大基础研发投入,开展产业共性基础技术研发,打造新型共性技术平台。鼓励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各类创新主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基地建设。

4.png

  (三)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1、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

  完善科技成果转移机制,扩大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扩展成果转化政策适用的主体范围和成果类型。探索一定年限内未转化的科技成果主动公开许可试点,完善基于产业需求的研发任务产生机制。提升要素市场化配置能力,发挥上海技术交易所、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等平台的功能,提供专业化、市场化服务。支持企业和研究机构参与全球科技创新合作,促进全球创新成果、创新人才与资本的跨区域流动与价值实现。

  2、推进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

  做强大学科技园核心功能,提升技术转移、创新孵化能力,打造成为高校成果转化“首站”和创新创业“核心孵化园”。深化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城市社区联动和融合,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打造一批学科特色鲜明、技术优势明显、创新要素集聚、服务功能完善的大学科技示范园,强化品牌效应和引领作用。强化大学科技园辐射带动作用,形成若干个产值规模达到千亿级的创新创业集聚区,孵化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企业。

  四、加快培育创新产业集群

  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抢占价值链创新链高端核心地位,打造“五型经济”新优势,支持“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市域新空间格局,重点发展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为核心的“3+X”产业体系,打造“一城、一极、一区、多组团”产业布局,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产业集群。

  (一)全力做强三大产业

  1、集成电路

  增强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打造完备产业生态,力争“十四五”期间产业销售规模年均增速达到20%左右,2025年全市占比约90%,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最完备、综合技术最先进、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打造以张江科学城为核心,以临港园、嘉定园为重要载体,以金桥园、漕河泾园、松江园、青浦园为重要支撑的“一核两翼多点”空间布局。构建创新平台支撑体系,推进先进工艺、特色工艺生产线等重大项目,加快设计工具、核心装备和材料、关键器件、先进工艺等产业链关键环节攻关突破,保障全国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构建以张江实验室为引领,国家集成电路研发中心等为支撑的“1+4”国家创新平台体系,加速成果落地转化。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上海市传感器及智能硬件产业园区建设。

  2、生物医药

  聚焦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前沿,引领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以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为依托,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和高端产品研制,促进产业链协同水平提升,力争“十四五”期间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8%左右,2025年全市占比约80%,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打造以张江科学城为引领,以临港园、奉贤园、闵行园、金山园、宝山园为支撑的 “1+5+X”空间布局。推进新型抗体药物、新型疫苗、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高端生物制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推进新型化学制剂、现代中药等产品创新。发展数字医疗影像设备、高端植介入器械及耗材、高端治疗与监护设备等高端医疗器械。布局建设一批创新设施和转化平台,推广合同研发及生产组织模式等。进一步引进具有突破性技术的领军企业和产业链重点环节项目。加强国际合作,支持企业建立跨境研发合作平台,鼓励企业开展新药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把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建设机遇,加快创新药品和医疗器械研发上市。

  3、人工智能

  以提升基础创新能力和拓展应用场景为双引擎,促进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实体经济,力争“十四五”期间产业规模年均增速达到15%左右,2025年全市占比约75%,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打造张江科学城、临港园、徐汇园、闵行园等集聚区,形成东西集聚、多点联动的“4+X”空间布局。加快智能芯片、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等人工智能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推动视觉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智能语言交互等算法的开发。鼓励人工智能在制造、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促进人工智能“赋能百业”。建设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打造一批高水平开放协同平台。充分发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磁场效应,吸引集聚更多创新资源要素,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创业生态圈。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全球领军企业,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快发展若干特色产业

  1、数字经济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培育数字新动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夯实数字新基建,推进与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数字产业等应用需求匹配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以5G为引领的“双千兆”网络建设,构建“云边端”新型网络构架,积极建设EB高性能计算平台、大数据交易平台等。发展数字核心产业,推进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核心产业关键技术突破,培育经济新动能。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数字金融、数字航运、数字贸易。培育数字消费新业态,推进在线新经济快速发展,打造数字文化产业新高地。

  2、绿色低碳

  推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支持绿色低碳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强化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提升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策源能力和产业比重。鼓励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以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领域为重点,实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攻关。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模式和以环境治理效果为导向的环境托管服务。培育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主体,形成一批绿色低碳产业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

  3、新能源汽车

  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推动整车集成技术创新,重点发展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培育汽车零部件独角兽企业。加快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燃料电池、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推进车规级芯片、车用操作系统、新型电子电气架构等网联化与智能化核心技术的攻关。探索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下智能汽车商业化应用,提升网联化智能化应用能力。

  4、高端装备制造

  提升高端装备产业自主研发、制造和系统集成能力。大力发展船舶与航洋工程装备、全自动化码头作业装备、海上油气开采加工平台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支持智能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推动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高端数控机床、先进电力装备等领域发展。着力提升智能制造核心装备和部件的技术水平,发展智能制造系统、成套装备和关键技术装备。推进高端能源装备的研发,提升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5、航空航天

  加强自主创新,推进民用航空航天产品产业化、系列化发展,加快全产业链发展和集聚建设。发展民用航空产业,加快大型客机商业化进程,推进民用航空发动机、航空电子系统等核心产品技术攻关和系列化发展。做大做强民用航天产业,发展卫星及应用产业,重点发展卫星制造、应用基础设施、航天运输系统、卫星应用等产业,打造航天产业体系。

  6、信息通信

  推进通信和网络产业,着力发展下一代IP网络、数据通信制造、全光通信制造、5G行业终端。打造新型显示产业,提升AMOLED产品市场占有率,打造国内新型显示重要发展极。发展物联网产业,启动千万级规模的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实现核心领域技术突破,物联网核心设备自主可控,探索新型商业模式,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骨干企业。

  7、新材料

  推进新材料产业集约化、高端化和绿色化发展。优化钢铁材料产品结构。发展先进基础材料,推动钢铁石化产品转型升级。发展新型显示材料、航空航天及轻量化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高端装备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加快超导材料、石墨烯、碳纤维、3D打印材料等前沿新材料的研发、示范应用和产业化。

  (三)培育新兴技术驱动的产业

  1、前瞻布局若干面向未来的先导产业

  挖掘培育若干代表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方向的先导产业,拓展未来产业发展空间。以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为前瞻研究主体,搭建产学研协同攻关平台。重点发展第六代通信、下一代光子器件、类脑智能、氢能源、基因与细胞技术、新型海洋经济等领域。

  2、大力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

  着力发展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为代表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培育一批专业化、国际化的品牌服务机构,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水平,强化生产性服务业对重点产业集群的支撑能力,加快发展总集成总承包服务、研发和设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智能运维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等领域。

  (四)打造产业发展空间新格局

  1、打造国际一流张江科学城

  强化张江科学城作为核心园的引领作用。“十四五”时期,围绕建成国际一流科学城的长期目标,努力建设大师云集的科技创新策源地、硬核主导的高端产业增长极、共治共享的创新生态共同体、活力四射的国际都市示范区。提高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鼓励组织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在线新经济等领域,集聚全球高端创新主体,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实施张江科学城扩区和空间布局优化,加快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张江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张江药谷、张江机器人谷、张江人工智能岛等特色产业园区建设。营造国际一流创新创业生态,持续吸引和留住各类人才创新创业。

  2、打造临港园战略增长极

  将临港园打造为战略增长极,对标国际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区,发挥开放政策和制度的吸引力,到2025年经济实力和经济总量大幅跃升,产业基础能力显著增强,培育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一批更高开放度的功能型平台。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民用航空产业,加快布局数字“新基建”,推进生命蓝湾、东方芯港、海洋创新园、信息飞鱼等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加快临港新片区大飞机园建设,初步构建前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的开放型产业体系。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探索实施适应境外投资和离岸业务发展的税收政策,加快落地实施各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制度安排,基本形成比较成熟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体系。

  3、建设中心辐射区

  发挥中心城区各园区创新要素集聚的优势,提升资源配置和服务辐射功能。着力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大数据、云计算、金融服务、工业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重点产业。

  支持漕河泾园提升科技创新创业品牌内涵与品牌价值,优化提升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产业能级,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产业。支持自贸保税园发挥自贸区和保税区政策叠加优势,重点发展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产业。支持世博园重点发展科技金融、数字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支持金桥园聚焦发展数字技术、高端智造,重点发展未来车、智能造、数据港和生产性服务业。支持陆家嘴园建设金融创新开放前沿,重点发展金融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支持黄浦园重点发展金融科技、专业服务等领域。支持静安园打响“数智静安”“创意静安”品牌,推进“上海静安国际科创走廊”建设,重点发展大数据、电影电竞、创意设计等产业。支持徐汇园提升创新策源能力,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产业。支持长宁园重点发展航空服务业、金融服务,培育在线新经济等新业态。支持普陀园重点发展智能软件、研发服务、科技金融、生命健康产业。支持虹口园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文化创意产业。支持杨浦园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坚持“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核心理念,着力发展在线新经济、现代设计产业。支持闵行园发展高端装备及航天、人工智能、健康医疗产业。

  4、建设新城产业多组团

  围绕“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空间格局,推进园区组团式发展,助力“五大新城”夯实产业和科技基础,成为重要产业支撑,为“南北转型”植入新功能、培育新产业。聚焦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支持宝山园积极承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重点发展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支持嘉定园建设长三角节点型现代化新型科技园区,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培育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智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支持金山园打响“上海湾区”品牌,重点发展新材料、智能装备、生命健康和信息技术产业。支持松江园加快建设G60科创走廊,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支持青浦园发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优势,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先进材料、数字经济产业。支持奉贤园发展美丽健康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支持崇明园建设国内一流的生态型、绿色发展科技园区,重点发展船舶与海洋装备制造业。

  (五)完善协同发展新机制

  发挥张江品牌优势,强化园区协同,形成发展合力。立足园区优势特色,明确主导产业定位,推进园区集约化、高质量发展,支持建设一批创新型特色园区(基地),促进园区(基地)围绕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营造创新生态。发挥张江创新策源功能,探索重点产业领域“张江研发+上海制造”新路径、新模式,推进跨区产业链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建立重大产业化项目联动协调机制,促进园区创新联动、产业联动、资本联动和利益共享。发挥政策叠加优势,加快高新区与自贸试验区以及临港新片区联动发展。

5.png

  图 “十四五”张江高新区空间布局

  五、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打造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创业活跃、创新平台赋能的创新环境,丰富公共产品供给,推进张江国际人才试验区建设,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效能,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深化开放创新合作,形成活力四射和创造无限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一)着力建设国际人才试验区

  1、培育集聚高水平人才队伍

  落实上海人才引领发展战略,集聚世界顶尖人才。加快落实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引才伯乐”机制,支持以重点科研单位、重点企业为引才主体,加快集聚一批世界顶尖科学家,吸引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构建多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一批强基人才培养高地,加大对重点产业优秀青年科学家、青年英才等人才的支持力度。加强重点领域产业人才引育,建立重点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加快培养紧缺急需的工匠型高技能人才,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2、创新人才体制机制

  构建更具吸引力的海外引才引智制度体系。优化海外引智渠道,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出入境便利化制度,推动移民政策实践基地建设。探索建立海外人才引进联盟和一体化服务平台,推动海外人才居留与出入境、工作许可、海关物品通关等方面突破性政策措施先行先试。推进人才政策先行先试。充分发挥户籍政策的人才引进导向作用,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直接落户、居住证转办常住户口年限缩短等人才新政。

  3、优化人才服务体系

  完善人才工作统筹协同机制,构建人才工作协同网络,进一步优化人才政策服务,强化人才数据信息支撑,建立人才发展评估机制。支持各园区优化人才环境,形成各园区人才工作品牌特色。

  (二)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效能

  1、提升直接融资比重

  深化“浦江之光”行动,构建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生态体系。提高股权融资集聚度,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促进风险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科技企业,开展早期投资、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推动优质科技企业赴科创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拓宽债券融资渠道,支持科技企业发行创新创业公司债。在中证张江自主创新50指数基础上推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产品。支持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建设私募股权流转平台,探索私募股权基金份额流转退出新渠道。

  2、强化科技信贷和保险服务

  加强科技信贷服务,鼓励商业银行设立科技支行、科技特色支行和专属科技金融部门,开展针对性更强、专业度更深、覆盖面更广的科技信贷服务。丰富科技信贷产品,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提升科技信贷产品的开发与评估能力。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新投贷联动服务模式。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完善信贷奖补政策,强化政策性融资担保增信作用,深化履约贷款保证保险机制,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发挥保险保障作用,积极发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生物医药产品责任保险、专利综合保险等科技保险产品。

  3、落实金融支持创新政策

  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联动发展,落实各项金融支持创新的政策,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支持金融开放创新。复制推广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的成功经验,支持科技企业试点开展外汇收支便利化。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争取国家和上海金融领域创新政策的先行先试。

  (三)优化创新创业服务环境

  1、增强创新创业载体能力

  推动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提质增效。强化投融资服务,鼓励双创载体与银行、担保机构、投资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创新投融资服务模式。聚焦优势产业,鼓励双创载体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针对产业需求提供专业化、市场化服务,强化产业特色。鼓励多元主体参与,鼓励领军企业围绕主营业务建设双创载体平台,开展项目孵化,优化配置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资源。鼓励科研院所、高校围绕优势专业领域建设双创载体平台。

  2、集聚专业化科技服务机构

  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科技服务为重点,促进科技服务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发展科技服务体系,聚焦科学数据、研发设计、工艺开发、检验检测、计量认证等方面,引进一批国内外高水平科技服务机构,培育一批领军型科技服务机构。推进科技服务国际化,鼓励国内外知名科技服务机构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合作,支持科技服务企业走出去,推进技术标准、检测认证等的国际互认。

  3、完善公共技术平台体系

  完善公共技术平台体系,创新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完善健全平台体系,支持多种模式建设研发与转化功能性技术服务平台,加强对各园区公共技术平台资源信息的整合。优化运行机制,加强平台开放合作,鼓励领军企业、科研机构增强研发平台的开放性,支持现有公共技术平台增强公共服务承载能力。鼓励公共技术平台通过技术服务、合作研发等方式孵化培育创新团队。

  4、提升知识产权服务功能

  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与示范,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体系。鼓励评估标准设立,规划建设知识产权国际评估中心。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交易与运营,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提高知识产权国际化服务能力,鼓励建立专属专利池试点,加强知识产权国际交流。

  5、推进数字化和绿色低碳建设

  推进园区数字化转型,建设智慧园区,鼓励和支持园区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技术,提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智慧化水平。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推进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开展绿色低碳创新技术示范应用,加强绿色低碳技术供给、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提升绿色生态环境、健全绿色发展机制。

  6、打造宜居宜业园区环境

  以人为本,打造产城融合、各具风貌特色的科技园区,鼓励园区突出特色优势,推进产业和城市功能融合发展。完善生活配套服务设施,鼓励和支持各园区加强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人才公寓等设施,打造便利化服务环境。厚植创新创业文化,营造彰显上海国际文化都市特色的创新文化氛围,弘扬自由探索的科学精神。

  (四)深化开放创新合作

  1、服务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辐射引领作用,加强创新资源互联互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以国家实验室建设为牵引,协同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助推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推动企业跨区孵化、促进创新要素共享和人才流动,形成分工合作、协同联动的有效机制。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推动创新型产业跨区域联动发展,推动建设重点合作园区,形成上下游联动、分工合理的特色产业带和产业集群。推进重点载体平台建设,发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的产业服务功能,建设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2、促进国内创新要素循环发展

  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助力上海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强化与北京、粤港澳大湾区等科技创新中心的合作交流,加强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协作。探索跨区域创新合作机制,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的流动,在更广区域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良性循环。积极开展与国内高新区的合作交流,推进与大连、甘肃兰白等高新区的战略合作。鼓励优质园区输出管理标准和品牌。

  3、构建高水平国际创新网络

  依托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进大科学设施面向全球开放。提升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层次,积极参与、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鼓励“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网络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设立研发中心。加快吸引国际一流高校、科研机构设立高端研发机构,集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等功能性机构。支持本土机构积极参与国际技术标准、行业规范和技术伦理规则的研究制定。依托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浦江创新论坛、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等展会论坛品牌,搭建高层次创新合作交流平台。

  六、完善科技创新支撑保障体系

  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争当改革排头兵、创新试验田,落实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率先推广浦东新区在做强创新引擎、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加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举措。实施一批支持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新政,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优化创新管理体系,加强统筹协调,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探索先行先试创新改革新举措

  1、探索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新举措

  围绕国家重大任务需求,探索支撑基础前沿研究与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制度安排。探索建立基础研究领域多元化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支持开展前沿领域探索研究。建立市场导向的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新体系。优化新型研发机构支持机制,进一步激发国资国企创新动力,建立更加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机制。

  2、探索支撑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

  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先行先试,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在财税支持、审评审批、产业准入等方面开展政策试点。充分激发企业创新动力,探索建立龙头企业牵头、多方参与的创新联合体。探索构建市场化和政府投入协作并举的协同攻关机制。

  3、探索优化创新创业资源高效配置的新举措

  强化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打造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健全企业创新投融资制度,充分发挥科创板功能,支持更多“硬科技”企业上市,深化投贷联动等服务模式创新。促进跨境创新要素集聚,探索跨境数据流通便利化先行先试。围绕技术要素市场制度改革,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服务。强化科研设备和数据资源的开放联动共享,推动长三角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二)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1、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贯彻落实《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发挥高新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引领示范作用,先行先试各类举措。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市场准入机制,落实国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推广“一业一证”改革,试行一批更有力度的改革举措。推动有条件的园区承接经济管理、开发建设管理等权限。建立简便高效的行政审批制度,推行告知承诺制度,推进项目建设审批制度改革。

  2、构建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

  加强园区对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在全市落实构建“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两张网的基础上,深化综合窗口建设,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高效处置“一件事”。完善园区管理机构与企业沟通机制,支持企业、行业协会等积极参与园区政策的研究制定,提升专项政策精准度,在政策落实、项目落地等方面持续发力。提升园区企业服务平台能级,建设智能化服务门户,精准推送科技创新政策。推进科技创新政策决策科学化,发挥创新主体和智库对决策的支撑作用,丰富政策服务工具,完善政策制定、修订与评估流程。增强科技创新应急响应能力,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增强科技防范和化解风险能力。

  (三)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1、完善规划保障协调机制

  加强组织保障,加强与国家战略部署的对接联动,积极承接国家创新项目与改革试点,依托科创中心建设协同工作机制,完善市区、部门统筹联动推进机制。突出规划引领作用,推动与国家层面规划、市级规划以及园区规划的衔接,形成规划合力。强化与财政、规划土地、产业投资等各类政策的协同,发挥各类政策对规划落实的支撑作用。优化园区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在空间规划、设施布局、重大项目、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等方面有序统筹,探索区域协同创新合作模式。

  2、有序推进规划有效实施

  明确责任分工,上海科创办(张江高新区管委会)是组织实施规划的牵头部门,各区人民政府是园区建设发展的责任主体,市区相关部门积极配合规划落实。各园区要细化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有序推进规划实施。适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对接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加强数据统计和园区综合评价,适时优化调整高新区空间。

  附件

  张江高新区“十四五”规划22园产业定位

6.png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