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正文
市政协年末委员专题视察聚焦“加强自主创新,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高新技术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出彩”
发布日期:2020-12-01 来源:上海科技报

  近日,市政协开展“加强自主创新,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情况”年末委员专题视察活动。委员们冒雨先后赴交大零号湾科技大楼和医疗机器人产业园,现场察看了解科技创新成果的相关情况,并在座谈会上建言献策。市政协副主席方惠萍参加。


  座谈会上,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及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别围绕“全力推进科创中心建设,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关于本市加强自主创新,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有关情况”“关于加强自主创新,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情况”介绍工作情况。


  据介绍,近年来市科委依托上海基础和优势,主动承接2006—2020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主要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迈出新步伐,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支撑效应不断显现。


  记者获悉,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方面,2020年有效期内本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将超过1.6万家,较2015年的6071家净增长1万家,同比增长165%。仅占全市企业法人数量0.284%的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创造了全市4成的规上企业产值、规上企业销售收入及60%以上的专利申请量。


  同时,市科委围绕科技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创新需求,建立了完善的政策扶持与服务链。目前,累计扶持企业超过2300家,至2020年11月,本市30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中,28家是高新技术企业(另有2家核心均为高企),八成为小巨人(含培育)企业。


  除了有政策支撑,有梯次的人才培育和引进体系也已建立。据介绍,通过进一步简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外国人才签证办理流程,在沪工作的外国科技创新人才获得了居留和工作生活上的便利。目前,在沪工作的外国人数量为21.5万,占全国的23.7%,居全国首位。


  此外,通过强化人才评价的市场导向,构建“由市场主体评价、经市场检验”的多元化引才评价体系,针对科创中心建设紧缺急需的创新创业人才予以重点引进,结合重大项目、高新技术企业等,以居住证积分、居转户和直接落户的形式,实现梯度化国内人才引进。同时,完善人才评价机制,科学设置评价标准,坚持凭能力、实绩、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并设立技术(学科)带头人启明星计划、扬帆计划等数个人才培养计划,加大科技人才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的激励扶持力度。


  市经信委稳步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力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创新产品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市科创办围绕科创中心工作,建设了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系统布局张江实验室、打造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主动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积极对接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累计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54项,位居全国前列。


  交流过程中,方奇钟和张培志2位委员建议,向长三角地区部分城市学习,建立科技创新馆,呈现最新科研成果;将科学家精神与企业家精神相结合,提高园区与大学间的产学研联动与成果转换;做好创新成果数据统计和总结,为下一步发展指明方向。


  方惠萍在会上表示,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上海已经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取得的成果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持,令人振奋。她建议,进一步强化全民创新意识,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继续培养复合型人才满足发展需求,并希望政协委员通过视察活动,充分发挥政协平台优势更好地履职尽责。(作者:陶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