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正文
解码魔都|砥砺创新,何以上海?
发布日期:2022-01-21 来源:新华社

  18日,一份沉甸甸的《2021上海科技进步报告》发布,将在上海“两会”时刻,以二维码的方式,正式交到各位代表委员手中。

  

  回首刚刚过去的2021年,上海科创屡次“出圈”,展现出强劲动能:

  

  面向科技前沿,拿下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项高等奖项“大满贯”,助“天舟”“神舟”太空遨游、“羲和”“祝融”探索宇宙,在沪国家实验室及基地全面启动建设和运行;

  

  面向国家需求,建成国内首条8英寸硅光子中试线,由上海交大牵头的“思源号”全海深无人潜水器完成深海实验;

  

  面向产业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拔节壮大,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万家、增长超过17%;

  

  面向人民健康,一年获批上市8款上海创新药,“上海造”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量产下线,获批上市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数量居全国第二……

  

  “硬核”数字背后,是十年如一日的砥砺奋进、持续创新。

  

  闯未来,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

  

  2021年10月14日,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发射升空,这颗卫星由位于上海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

  

  其实,上海还有一个“羲和”。由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等研制,我国大科学装置“羲和”(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屡屡刷新“世界最强光”纪录,被称为研究物质世界的“神奇探针”。

  

  两个“羲和”,一个探日,一个追光。这份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属于上海科技人独有的探索气质。


1.jpg


  科创“投入”不遗余力

  

  2021年11月3日,在一年一度的国家科技盛典上,上海首次拿到了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高等奖项“大满贯”:在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牵头获得4项一等奖。

  

  这是上海科技实力的缩影,更蕴含了默默耕耘、持续投入的创新“密码”。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种质资源则是水稻的“芯片”。为了端稳、端好百姓“饭碗”,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的科学家们21年如一日将研究“种”在祖国的大地上,从20世纪末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收集水稻种质资源,加快基因挖掘、品种创新。“我们构建起水稻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就是要从源头啃下水稻育种中的关键难题。”该项目牵头人、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研究员罗利军说。

  

  十年、甚至二十年“磨一剑”,这几乎是上海科技创新的“标配”。上海的选择,不是什么热就做什么,而是瞄准国家需求,不计风口;上海的坚持,不是追求此时就开花结果,而是啃最硬的骨头,将成果留给未来。


2.jpg


  上海光源已默默“服役”38万个小时

  

  如果没有20多年前落在浦东的芯片产业化“第一锹”,就没有中芯国际,没有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全国占比超20%;如果没有对生物医药产业的不懈扶持,就没有2021年批准上市的国产创新药中8个出自上海,给肺癌、淋巴瘤等难治病患者带来福音;如果没有对星辰大海的勇敢追求,就没有“天舟一号”带着上海智慧遨游天空,“思源号”全海深无人潜水器完成深海实验……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赋予上海的重大任务和战略使命,是上海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驱动力,是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书记徐枫说。

  

  促开放,强化全球创新共同体

  

  在国际顶级期刊《细胞》的2022年首刊上,一篇揭示人类指纹遗传密码的文章引发广泛关注。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国内外十余家科研机构面向2万多例个体进行了迄今最大规模的指纹花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最终确认:人类肢体发育相关基因在指纹花纹表型的形成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这是人类表型组研究的一个经典案例。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介绍,被誉为生命科学领域“登月计划”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宣告完成后,表型组研究“接棒”成为研究重点。2017年,上海将“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一期)项目”作为首批市级科技重大专项予以立项,并给予数亿元资金支持,科研团队现已初步绘制全球首张“人类表型组导航图”。

  

  秉承海纳百川的精神,上海科技敞开怀抱。“上海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不仅要解决科学问题,首先要提出新的科学问题。这张‘导航图’带来了海量的‘问号’,正等待着科学家去研究和破解。”金力说。


3.jpg


  在上海的外国人才总量全国第一

  

  鼓励科技型企业在全球布局研发中心,探索发起设立国际科技组织,参与或者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提升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国际活动的世界影响力;支持知名国际科技组织、国际科研机构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外国投资者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上海正在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体系。

  

  上海的科技创新着眼全球、对标全球,努力建设全球创新需求的发布地、全球创新成果的集结地和全球技术要素市场的重要节点。在最新公布的《全球创新指数2021》报告中,上海位列全球“最佳科技集群”第8位,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正快步向形成核心功能跃升。


4.jpg


  营商环境换来产业“信心票”

  

  上海市科委主任张全说,上海要做的是加快构建深度链接、多元融合、开放协同的国际科技合作网络,聚焦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让上海成为知识自由流动、要素高效配置、人才近悦远来的全球创新网络枢纽地,让新技术、新突破及其催生的新应用、新体验成就城市美好生活,铸就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

  

  创供给,以前瞻立法促科创之城

  

  2021年10月,上海聚焦科研领域“从0到1”的原始创新,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用“基础研究特区”等制度创新鼓励更多“引领型研究”,鼓励科学家勇闯“无人区”。


5.jpg


  “从0到1”是上海己任

  

  不同于“跟随型研究”,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在世界科技发展越来越迅速、颠覆性技术创新不断涌现的新形势下,上海要加快形成国际科创中心的核心功能,就必须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把基础研究搞上去。”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说。

  

  “基础研究特区”的关键是“特”。所谓“特”就是要体现基础研究的特点,具体实施方法、经费使用、评价标准等要与传统项目有所不同。“‘特’也要体现在我们与上海其他科研院校在优势学科领域方面的区别,体现在承担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特色,体现作为‘国家队’‘国家人’,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的特点。”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胡金波说。

  

  这不是上海第一次用制度创新突破科创藩篱。早在2020年5月1日,上海就专门立法《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为守护科技创新提供“上海方案”,开全国之先河。

  

  以前瞻立法促科创之城,用法律保障呵护“想象力”“创造力”。根据《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上海将努力成为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的重要策源地,其中一个主要任务是强化集成改革,推进科技金融结合,促进成果转化,加强科技应急体系、科研诚信等方面的建设,构建创新治理制度的优势。

  

  上海要做科创制度供给的“小岗村”

  

  在2021年12月举行的上海科技奖励大会上,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指出,上海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承载地,要积极抓好系统布局、系统组织、跨界集成,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紧紧围绕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核心任务,努力在加强原创性科技攻关上取得新突破,在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打开新局面,在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上见到新成效,在构建开放创新生态上展现新气象。(记者周琳、董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