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创中心“十四五”规划发布,8项核心指标的2025年目标值定了
发布日期:2021-09-29 来源:上观新闻


记者今天从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获悉,国家发改委和上海市政府近日联合印发《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擘画蓝图。《规划》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为主线,提出“到2025年,上海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明显增强”这一目标。


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介绍,国家和市委市政府对《规划》编制高度重视,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规划领导小组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在编制过程中牢牢把握中央对科技创新的战略定位,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趋势、上海城市发展的未来态势以及本轮规划的主攻方向,以重大指标、任务和平台为牵引,强化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基础研究投入占比如何达到12%


《规划》设置8项核心指标,分别提出了2025年目标值:全社会研发(RD)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GDP)比例达到4.5%左右;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RD经费支出比例达到12%左右;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6万家;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年度申请量5000件左右;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30件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左右;技术合同成交额占GDP比重达到6%左右;外资研发中心累计560家左右。


对于研发投入相当于GDP比例这个指标,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所长石谦分析说,2020年上海研发投入相当于GDP比例为4.17%,经过测算,2025年这一指标将升至4.5%左右。我国“十四五”规划中这一指标的预测值是2.6%,可见上海研发投入强度之高。“研发投入强度的上升,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必然趋势,但这个指标并不会一直上升,由于研发投入的GDP产出以及服务业规模扩大,我估计4.5%可能是上海历史上的一个极值。”


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投入比例达到12%左右,体现了上海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决心。2019年,上海的这个比例为8.9%(2020年数据尚未公布),与12%有较大距离。如何在2025年达到12%?市科学学研究所战略规划研究室主任朱学彦认为,除了政府加大投入,还要改变企业和社会资本很少投资基础研究的局面。政府要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基础研究,探索共建新型研发机构、联合资助、捐赠等多元化投入方式;鼓励企业出资与政府联合设立科学计划,引导企业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



布局科技硬实力,建设“四个城市”


围绕策源驱动和能力提升,《规划》提出要打造一批战略科技力量,部署一批战略性和基础性前沿项目,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实施一批惠民利民科技工程,强化对关系全局的科技硬实力系统性布局。


在基础研究领域,共有五方面任务:加快提升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打造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系统生物学研究设施等一批大科学设施,布局重大原创性研究;加快打造高水平基础研究力量,形成战略目标明确、运行机制高效、资源整合有力的基础研究体系化布局;深化高校创新能力建设,引导高校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打造能产生更多原创性、前瞻性、引领性科学思想和科学发现的学科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前瞻布局,围绕脑科学与类脑人工智能等10个方向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组织实施一批基础前沿重大战略项目。


在产业技术领域,《规划》围绕“3+8+X”体系,部署了三方面任务:加快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重点领域的核心技术攻关;支撑引领新材料、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基础软件、智能网联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与机器人、航空航天、能源装备、海洋科技与工程装备等8个重点产业发展;强化战略前沿技术突破,布局脑机接口、类脑光子芯片、6G等X项前瞻性技术。



科技也要为民生服务,践行人民城市建设理念。《规划》为此提出建设“四个城市”——数字智慧城市、安全韧性城市、绿色低碳城市和健康活力城市。“前阵子的城市内涝灾害提醒我们,建设安全韧性城市有多么重要。”民生科技规划牵头人、同济大学教授李光明说,“上海要构建城市综合防控和性能提升的技术体系,实现超大城市安全综合风险的自主识别、动态评估、智慧研判和主动预警,为城市安全应急响应打造数据驱动的精准决策系统。”


从人才到治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规划》共10章,第六至第十章都关乎体制机制改革,旨在构建人才体系、城市空间、创新网络、科普、创新治理等全方位举措体系。


“人才体系与城市软实力息息相关,上海要通过提升人才吸引力、文化塑造力来激活各类科技创新人才的创造力。”石谦说。《规划》将科创人才分为6类——世界一流高层次科创人才、杰出青年科创人才、基础前沿科创团队、重点产业领域科技人才、科技创业人才和科技服务人才。对6类人才要做到引育并举,一方面吸引外国和外地人才来沪,如扩大“超级博士后”计划影响力和覆盖面;另一方面加强本地人才培养,如发挥高校作用,加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学等基础学科及前沿交叉学科的青年人才培养力度。


在城市空间和创新网络方面,朱学彦表示,《规划》体现了中国特色、上海特点,在全市范围聚焦张江,加快构建各具特色的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提高承载区的创新浓度;在全国范围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推动国内大循环,引领长三角打造科技创新主引擎;在全球范围构建高水平国际创新网络,提升全球创新资源配置能力。


在科普领域,《规划》提出构建城市科学文化,形成完备有效的科普供给体系:发展科学教育,注重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加强科学传播,注重提升上海优质科普内容的创制能力;强化保障支撑,夯实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法律政策、标准规范、人才队伍、资源供给等基础。



创新治理旨在构建更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石谦分析说,在创新生态的各类主体中,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得到高度重视。对于国有企业,《规划》指出要充分激发其创新活力,在薪酬分配、选人用人、股权激励等方面,充分体现国有科技企业差异化的发展需求;对于外资企业,要促进其发挥创新溢出效应,鼓励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外资研发中心和外资开放式创新平台。在创新生态的各种要素中,金融应与科技深度融合。《规划》指出要强化科创板牵引作用,研究建立长期投资者制度,探索个股期权等风险对冲工具,提高保荐跟投机制的灵活性。在创新生态的治理体系中,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市科委等部门对新型研发机构的分类探索写入了《规划》,将其分为事业单位类、企业和社会组织类。前者从事战略性、前瞻性、颠覆性、交叉性领域研究,实施“三不一综合”管理(不定行政级别、不定编制、不受岗位设置和工资总额限制,实行综合预算);后者实施绩效评价和择优补助机制,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