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规划计划> 正文
上海市科普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22-07-04

沪科科普〔2022〕2号


上海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印发《上海市科普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现将《上海市科普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2022年3月15日


上海市科普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为促进科学技术普及事业发展,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培育科学文化,提升城市软实力,助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以及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回顾与总结

  

  (一)发展成效

  

  “十三五”以来,上海科普工作以能力建设为主线,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为导向,着力激发创意,积极宣传创新,主动服务创业,加快推进科普工作的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品牌化,与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相匹配的科普工作格局加速形成,上海公民科学素质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1.科普社会化的工作格局初见成效

  

  上海科普主动适应新形势、新需求,持续完善科普社会化工作格局,建立健全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科普发展模式,科普联席会议协调联动机制进一步优化;社会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发挥;企业、机构参与科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统筹和配置优质科普资源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明确了上海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的组织架构和工作职能,联席会议新吸纳了市公安局、市应急局、市政府外办、市绿化市容局、上海科创办、市地震局、市气象局等7家成员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学会协会等各类型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科普事业,全市科普工作力量进一步壮大。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上海科普迅速应对、协同联动、资源共享,第一时间构建了防疫科普矩阵,及时将正确的防疫知识和信息向公众普及宣传,社会化的“大科普”工作格局在防疫科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科普品牌化的建设成果逐步涌现

  

  上海科普不断强化品牌培育,持续提升优质科普资源供给能力,在设施建设、活动举办、内容创制、渠道拓展等方面,培育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科普品牌,上海科普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逐步提升。上海科技馆连续入选全球最受欢迎博物馆前十,上海天文馆建设工程稳步推进;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辰山植物园、上海动物园等场馆的科普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上海科技节的影响力加速提升,科学家走红毯活动已成为弘扬科学精神、彰显城市创新品格的品牌活动。全国科普日、上海青少年科技节、上海卫生科技活动周、上海职工科技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百万青少年争创明日科技之星、上海国际科技艺术展演、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上海市民修身行动等品牌科普活动形成了较好的社会影响。上海创作的《中国珍稀物种系列科普片》《灾难逃生自救丛书》《急诊室故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拥抱群星——与青少年一同走进天文学》《深海探索丛书》等16部图书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普作品;《量子通信卫星》等18部微视频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电视节目《少年爱迪生》连续荣获上海市科技新闻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科创先锋访谈节目《执牛耳者》绘制出一批具有“前沿、执着、勇于创新、爱国奉献”精神的“科创先锋”群像。科学家纪录片《报国之路》《诗与真》分别荣获中美电影节最佳纪录片金天使奖。

  

  3.科普国际化的合作交流持续深化

  

  上海科普工作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深化国际合作交流,推动优质科普资源“请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拓展科普事业发展格局,服务人民群众科普新需求。“十三五”期间,以科普活动为载体,上海积极深化与沿线国家(地区)的科技文化交流,原创展览“星空之境”天文主题展、“青出于蓝——青花瓷的起源、发展与交流”主题展在泰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地区展出,取得良好效果;举办“科技节国际沙龙”与国内外科普组织共同探讨城市科技活动发展,开展国际间科学传播工作的常态化交流;举办“一带一路”国际科普乐园,邀请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和科学传播机构,为上海市民带来了互动实验、视频展示、尖端技术成果等形式多样的科普互动体验。

  

  4.科普市场化的探索实践初试深浅

  

  上海科普积极探索市场化发展机制,基于市场规模和发展环境,培育专业化科普服务机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品质化、定制化、个性化的科普需求。在虹口区、徐汇区,建立科普产业孵化基地,通过政策引导、资源对接、搭建平台等方式,吸引、培育了一批致力于提供科普服务的创业企业;在宝山区,集聚各方资源打造上海科普公园,布局建设科普设施,定期开展科普活动,利用创业园区优势集聚了一批科普企业,探索形成了科普与科技产业、文化、旅游、体育等相互融合的社会化、市场化发展模式。上海科技馆被中宣部、科技部授予全国首批“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5.科普结构化的资源能力稳步提升

  

  上海科普在设施建设、人才培养、传播网络拓展等方面不断推进,结构化的科普资源能力初步形成。至2020年底,上海共有示范性科普场馆57家,基础性科普基地257家,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32家,基本形成数量充足、类型多样、功能齐全的科普设施框架体系。全市平均每42万人拥有一个科普场馆。科普信息化工作持续推进,搭建上海科普公共服务平台,布局推广智慧科普盒子,促进提升资源整合能力、优质资源共享共用能力和信息精准传播能力。上海科普人才队伍逐步壮大,逐步形成了一支由科技管理者、科技工作者、高校教师、离退休老科技工作者、大众传媒编创人员等组成的专兼职科普工作者队伍。上海率先在科学技术奖中单独设立科学技术普及奖,发挥科技奖励的引导作用,优秀科普作品不断涌现。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江浙沪皖三省一市签署《长三角科普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上海科技馆、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联合长三角区域科普场馆,发起成立“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合力推进优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助推长三角地区科普事业协同发展。

  

  (二)面临问题及瓶颈

  

  上海科普发展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仍然存在诸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适应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主要是结构性问题,是由量变到质变转化中的问题,是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突破的新瓶颈。

  

  1.发展不适应问题

  

  一是科普理念与现代社会发展不适应,“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仍需完善,科普基础理论和工作规律研究不够,科普绩效评估、公民科学素质监测体系需要进一步优化,科普统计、科普决策咨询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科普的能力水平与科普发展需要不适应,科普专业化程度不高,专业化人才和团队缺乏。三是科普的传播方式与科学内容的诠释的需要不适应,科普品质要求和规范标准建设滞后,对社会热点焦点议题、公共事件以及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新科学问题的反应和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2.发展不平衡问题

  

  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科普特色需要进一步培育,区域科普对全市科普的支撑作用需要进一步增强。二是行业发展不平衡,对重点产业、重点科技园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科普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不同人群的科普供给不平衡,科普内容和形式的针对性还不够,在职人群参与科普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有待进一步提升。

  

  3.发展不充分问题

  

  一是社会、市场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科普的社会参与内在动力不足。科普事业总体上处于以政府推动为主的阶段,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从事科普事业的意愿还比较缺乏。二是科学文化内涵揭示不够充分,科普内涵诠释深度不够,科学知识传播较多,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传播相对不足,具有优势和特色的科普内容产品还不够丰富。三是科学教育和科学传播融合发展不够充分,结合不够紧密。

  

  二、发展形势与需求

  

  (一)面向新时代公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的需要不再局限于物质文化方面,而是迫切需要个性化、多样化和更加公平、优质、泛在可选的服务。人民不仅在经济需求上由原来的基本生活满足型转向综合发展型和富裕提升型,更是在政治生活上要求民主法治,在文化生活上要求精神文明,在社会生活上要求公平正义,在生态文明上追求美丽中国。因此,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科普工作的出发点。做好新时代科普工作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科学素质和能力,助力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

  

  (二)对标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到2035年,上海要基本建成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必须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提升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开放枢纽门户“四大功能”,努力成为科学规律的第一发现者、技术发明的第一创造者、创新产业的第一开拓者、创新理念的第一实践者。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十四五”时期上海科普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做好新时代科普工作必须聚焦提升科技创新中心策源功能,着力加强科普能力建设,着力优化公众理解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社会环境,为上海城市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三)应对科技发展和信息传播方式变革

  

  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突破,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加快应用,新知识、新技术等科普热点急剧增加。大国竞合日趋激烈,科技全球化面临新挑战,世界科技创新版图加速重塑,包括科学素质在内的个人综合素质对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成为大国竞合的重要方面,科普将成为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领域。信息传播方式加速变革,社会组织、企业广泛参与科学传播,互联网、新媒体成为最主要的传播载体和手段。新媒体技术和手段的广泛应用,既为科学普及提供了更多的载体、方式和渠道,也正深刻改变着社会公众的信息获取方式。传播者与被传播者的界限日渐模糊,人人既是传播者、也是被传播者,如何甄别、选择传播内容,既迎合公众需求、又确保传播内容的科学性和正面性,是科普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三、发展目标与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思想,面向人的全面发展、面向科技创新中心策源功能、面向城市软实力提升,以提高科学素质、培育科学文化为核心,以提升科普工作质量效益为导向,更加突出社会化参与、专业化支撑、数字化赋能、国际化视野、品质化提升、精准化服务,持续完善科普工作体系,加速提升科普工作的影响力和惠民度,推动全市科普事业实现更加充分、更为平衡的高质量发展。

  

  (二)总体目标

  

  面向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需求,以及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上海科普事业持续发展,全力打造全国科普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十四五”时期,基本形成较为完备的科普供给体系,科普体制机制更加优化,科普设施结构更加合理,优质科普内容和服务供给更加充分,科普服务创新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科学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唯实、理性、求新的价值取向成为社会的普遍风尚,城市科普能力显著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为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力争到2025年,建设3个国际一流的科普场馆,10个左右国内领先的科普场馆。向公众推荐原创(含译著)优秀科普作品不少于100部。创制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科普影视作品5部以上。打造1个具有国内外较强影响力的城市科技活动,培育5个以上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公众美誉度的科普活动品牌。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体系化思维

  

  树立科普发展系统观,在战略顶层设计、科普资源配置、科普设施建设、传播平台搭建等方面进行一体化设计、一体化落实,加快构建适应全面提升科创中心策源功能战略要求、普惠共享的现代化科学普及体系,实现科普发展质量、规模、速度、效益的有机统一。

  

  2.注重社会化推进

  

  完善科普社会化运作机制,在科普内容创制、科普活动策划和举办、科普理论研究等方面培育集聚一批社会化科普组织。处理好政府与社会、市场的关系,建立健全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社会协同、开放合作的科普工作模式,广泛动员科研院所、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等投身科普事业。

  

  3.突出专业化支撑

  

  注重对科普工作规律的总结和研究,提升科普工作的有效性和精准性。以科普标准为牵引,着力培育专业化、市场化的科普机构,注重提升科普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以专业化的科普人才和机构为主要支撑,推动科普内容创作、演绎方式、传播手段等全方位提质增效。

  

  4.着力数字化赋能

  

  顺应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新趋势、新机遇,加快推进数字新技术、新手段的普及和应用,培育在线科普新品牌,以数字化推动科普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均衡、更精准、更充分。

  

  5.强化法治化保障

  

  紧紧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和要求,加快完善科普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体系,以坚实的法治保障,进一步推动科普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6.提高国际化站位

  

  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进科普工作,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注重“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统筹国内和国际资源,加大具有国际水平的优质科普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提升科普工作的国际化水平和全球影响力。

  

  四、重点任务和举措

  

  (一)发展科学教育

  

  1.完善学校科学教育

  

  ● 具体目标

  

  完善科学教育体系,丰富科学教育内容,促进学校科学教育和校外科普活动有效衔接,引导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奠定坚实的后备人力资源基础。

  

  ● 任务举措

  

  (1)完善中小学科学教育架构

  

  制定并实施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素质专项规划,形成小学、初中、高中循序渐进,校内、校外有机融合的科学教育体系。根据青少年认知特点和创新发展需要,建立健全青少年科学素质评价体系,持续开展青少年科学素质测评调查。定期开展科学教育质量评价和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评选,推广优秀的科学教育经验,促进科学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完善科学教师培养机制,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科学课程建设和科学培训。

  

  (2)丰富青少年科学教育内容

  

  系统考虑新科学知识、新学习需求、新教学手段,加大优质科学教育资源的开发,丰富中小学科技教育内容。健全课外科技活动与课内科学课程的衔接机制,突出时代性与前沿性,鼓励学校因地制宜开发具有地域特点和校本特色的科技教育内容,及时将新技术、新知识引入学生科学教育范围。积极开发科学探究类实践课程,研究制定青少年科学研学标准,持续推进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建设布局,优化培养模式,扩大示范性研学教育招生覆盖面。

  

  (3)加强高校、职校科技教育

  

  优化高校、职业学校的科技教育,推行通识教育,建设创新实践基地,鼓励在校学生积极开展创新探究和实践,加强体验式学习,强化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训练。引导各相关高校、职校等对接市场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鼓励和支持职业学校通过举办职业体验日活动、建立劳动和职业教育基地等多种方式和渠道,引导学生了解职业教育、体验职业乐趣、树立职业理想,并在体验中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和潜能。

  

  2.健全社会科学教育

  

  ● 具体目标

  

  健全面向在职人群的科技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高在职人群的就业、择业、创业综合素质和能力。丰富和发展助力家庭和自我科技教育的服务体系,着力提升青少年、老年人等人群的科学素质和能力。

  

  ● 任务举措

  

  (1)加强在职人群科技教育

  

  健全面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竞赛体系,丰富科技教育内容,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搭建职工创新平台,鼓励岗位创新,助力职工创新能力建设。持续开展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推动农用技术运用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技教育培训,促进提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管理和创新治理能力。

  

  (2)发展青少年校外科学教育

  

  健全校外科技活动与校内科学教育的衔接机制。增强科普场馆、活动中心、少年宫、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等校外科技文化教育机构的科学教育功能,发挥各类科普设施在校外科学教育中的阵地作用,建设上海市青少年科创体验中心。发挥科技指导员在校外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指导作用。鼓励开发特色鲜明、能够激发学生科技兴趣的科学教育课程课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科学教育,规范和促进校外科学教育发展。

  

  (3)推进社区和家庭科学教育

  

  充分发挥街道(镇)、居(村)委等基层单位作用,促进科普与党建、文化等融合发展,加强基层公共服务资源的共建共治共享,探索形成新型社区科普模式。推进社区书院等科普阵地建设,鼓励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教育活动,扩大科普公共服务效益,提升社区群众的健康生活和科学生活能力。鼓励社会机构面向家庭或亲子科普需求,提供适合家庭科学教育的课程课件、益智玩具、科普游戏等产品。

  

  (二)加强科学传播

  

  1.强化优质内容创作

  

  ● 具体目标

  

  对接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需要,提升优质内容的原创能力,重点聚焦科技创新、科学精神、科学生活,创制一批高水平的作品,推动上海建设成为优质科普内容的产出地。

  

  ● 任务举措

  

  (1)宣传科技创新

  

  加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重大成就、原创成果、重大政策以及优秀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的宣传报道。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发展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的认知水平。推进科技奖励成果等高端科技创新资源的科普开发。建立健全面向公众的科技信息发布机制,让社会公众及时了解、掌握有关科技知识和信息。

  

  (2)弘扬科学精神

  

  将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科普全链条,推动唯实、理性、求新的价值取向成为社会的普遍风尚。积极选树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创新团队典型,深入挖掘精神内涵,讲好创新故事。推动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激励青少年树立投身科技创新的远大志向。运用多种文艺样式,推出一批内蕴深厚的优秀作品。继续办好“执牛耳者”等综合效益高的科普品牌节目。系统采集、妥善保存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深入挖掘所蕴含的学术思想、人生积累和精神财富。

  

  (3)倡导科学生活

  

  围绕健康民生、疫情防控、公共安全、绿色发展等公众关注热点,加强优质科普内容创作,开展主题鲜明的特色活动,提升公众应用科学知识提升生活质量的能力,促进全社会科学、文明、安全、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建立完善科普应急响应机制,将科普与舆论引导、政策措施宣传结合,规范发声渠道,辟除虚假信息。

  

  2.提升科学传播能效

  

  ● 具体目标

  

  应对传播变革,加强新渠道、新技术应用,提高科学传播效益。拓宽传播网络、丰富传播样式、创新传播手段,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别科学传播体系。注重数字化赋能,增强参与交互,逐步形成快速、多样、互动的网络科学传播生态。

  

  ● 任务举措

  

  (1)提升媒体作用

  

  打造全媒体科学传播矩阵,实现科普供给更均衡、更精准、更充分。引导媒体积极参与科普创作与报道,推动广播、电视、报纸等在黄金时段或重要版面设立科学普及专栏专题,持续打造“少年爱迪生”等科普精品栏目。加强网络媒体和新媒体应用,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创新传播方式,持续推进上海科普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科技传媒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科学素质和业务能力。

  

  (2)繁荣科普创作

  

  鼓励原创性优质科普内容创作和产品开发,定期开展评选活动,向社会推荐优秀科普作品。注重科普展品教具的设计、制作及相应技术规范研究。加快数字技术在科普创作中的应用,丰富数字科普内容供给。鼓励社会力量开展科幻作品、文创产品等开发推广。

  

  (3)提高活动效益

  

  完善上海科技节社会化运作机制,加强部市合作、市区联动,推动与国际科学传播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持续打造公众的科技嘉年华。整合优质资源,办好上海科技传播大会、全国科普日、青少年科技节、职工科技节、卫生科技活动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市民修身行动等科普品牌活动。鼓励社会力量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经常性科普活动,形成主题突出、富有特色的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别科普活动体系。

  

  (三)强化保障支撑

  

  1.完善制度保障

  

  ● 具体目标

  

  健全科普法规制度,加强政策供给,充分发挥科普协调机制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普工作成效评价机制,推动形成科普标准体系。

  

  ● 任务举措

  

  (1)建立健全法规制度

  

  深入贯彻落实《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明确政府科普工作责任和其他社会主体的科普社会义务,规范本市科学普及各类行为,促进和保障全市科普事业健康发展。

  

  (2)优化机制政策保障

  

  加强政府对科普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建立健全科普工作部市合作机制,争取优质科普资源落地上海。优化市、区政府科普工作联动机制,推进全市科普事业均衡协调发展。加强政策供给,落实好科普财税金融政策,探索利用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及创新创业支持政策,促进科普领域市场发展。完善科普工作评价和奖励机制,加大激励引导,做好科普表彰奖励工作。

  

  (3)建立标准规范体系

  

  探索建立科普行业、产品和服务的标准规范体系,完善区域科学传播评价标准。研究编制新时代上海市公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研究制定科普工作者的业绩评价标准,推动科普工作业绩与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体系、单位绩效考核体系融通对接。

  

  2.夯实发展基础

  

  ● 具体目标

  

  创新科普发展理念,构建新时代科普理论体系,提高科普投入效益,持续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

  

  ● 任务举措

  

  (1)加强理论研究

  

  创新科普发展理念,推进科普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围绕科学教育、科学传播、创新文化等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理论研究。开展国内外科普发展动态跟踪和科普事业发展状态研究。加强科普工作规律性研究和科普统计等基础性工作。搭建科普政策咨询平台,培育和发展科普智库,集聚科普理论和政策研究人才。

  

  (2)保障科普经费投入

  

  提高科普投入水平,提升经费使用效益。积极引导社会科普投入,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科普投入格局。

  

  (3)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研究制定科普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建设一支具有现代科学理念和传播技能的专业化科普工作队伍。推动将科普人才纳入各级各类人才奖励和培育计划。完善涵盖科普创作、活动策划、决策咨询等各领域专业人才的科普专家库。研究制定科普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大纲,依托科普基地、高校、科研院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技学会协会等各类机构建立健全科普培训体系,开展面向基层科普工作者、科技教师等关键人群的科普能力提升培训。推动科普类学科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设立科普类专业、开设科普类课程。进一步提高科普志愿者素质,提升志愿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更好发挥科普志愿服务作用。

  

  3.优化资源供给

  

  ● 具体目标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馆,建设国内一流科普场馆集群,推动公共设施嵌入科普功能,构建区域特色科普工作生态,助力“五个新城”建设,激发全社会科普活力。

  

  ● 任务举措

  

  (1)打造高水平科普场馆

  

  对标国际一流水平,推进上海科技馆更新改造工作,建设数字化上海科技馆。提升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辰山植物园、上海动物园等场馆的科普展示、教育、文创功能,形成国内一流科普场馆集群。强化元宇宙、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全市科普场馆的功能提升作用,加快推进数字科普场馆、智慧科普场馆建设,提高科普场馆的智能化水平。支持科技创新成果在科普场馆展出。发挥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作用,提升上海科普的辐射力。

  

  (2)提升各类设施科普功能

  

  研究制定科普设施的建设标准和运行管理规范,优化上海市科普基地布局。提升科普设施的数字化服务能力,打造数字化科普设施应用示范场景。推进有条件的科研院所、高校、科技创新园区等科研设施向公众开放,将条件成熟的科研设施认定为科普基地,新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同步考虑科普功能。推动在文化馆、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中增加科普功能。引导公园、广场、购物中心等公共场所增加科普宣传,开展科普惠民活动。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具有产业领域或学科特色的科普设施载体。

  

  (3)建立科普社会共建体系

  

  建立政府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科普共建体系,加强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共用。鼓励科普与党建、教育、卫生、艺术、旅游、体育、应急等有机结合,形成相互融合的发展体系。利用区域经济产业、文化教育、自然环境资源等,推动“一区一特”建设,打造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准,能够立足区域、服务上海、辐射长三角,具有显著区域特色、题材特征的科普资源集群和供给平台。鼓励企业将参与科普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手段,鼓励社会力量建立科普联盟,促进科普公益性和市场化协同发展。加强国际国内科普交流合作,建设优质科普资源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