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度科研支撑条件科技攻关项目申请指南
发布日期:2002-06-19

  为了进一步提升科学技术研究水平,创造良好的科研支撑条件,经研究,特提出2002年度实验动物、科学仪器和化学试剂科技攻关项目的申请指南。凡符合条件的有意承担项目者,请按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可行性方案格式(从上海科技网stcsm.sh.gov.cn下载)填写申请,一式7份在2002年7月25日前(每个工作日上午9时至11时,下午14时至16时)送(寄)达有关受理地点。要求项目申请人所属单位具有本市注册的法人资格,具备实施相关研究开发项目所需的设备,并有充裕的自有资金为项目开展提供保证。要求项目申请人能够组织起较强的研发团队。鼓励强强联合,产学研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市科委将通过专家评审,对具有创新性,可能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或形成技术标准的项目给予优先支持。

一、实验动物

(一)、项目名称、研究内容与目标:

  1、清洁级地鼠种群的研究。在2年时间内建立地鼠净化技术(含地鼠剖腹取胎、隔绝母乳技术),建立清洁级地鼠种群和繁殖群,提供饲料配方和饲养规程。
  2、实验用兔规模生产质量研究。在2年时间内选育核心群,建立规模饲养环境下的种群控制技术,解决实验兔在不同季节中的繁殖和成活率不稳定问题,建立全年平衡供应体系,为提高实验用兔规模生产质量提供基础数据。
  3、实验动物垫料研究。联合生产单位,在3年时间内研究具有环保、无毒无害、高吸水特点的新型垫料,提出质量检测方法,制定实验动物垫料地方标准。
  4、通用型微型隔离系统的研究。在2年时间内研究开发出通用型的微型隔离系统,研究大鼠、豚鼠、地鼠在微型隔离器内的质量状态,提供动物质量参数,提出操作规程。
  5、高等级实验动物饲料的开发研究。联合生产单位,在2年时间内,采用绿色、无污染、非转基因的原料,开发配方配比固定,营养成分明确,生产过程、包装、储存和运输等均符合GMP规范的高等级实验动物饲料。
  6、实验用犬、实验用猪的疾病检测技术研究。在3年时间内,研究实验用犬的细小病毒、传染性肝炎、犬瘟热病毒和实验用猪的呼吸繁殖综合症病毒、伪狂犬病毒、副粘病毒等的快速检测技术,并制备试剂盒。

  (二)、联系方式和送(寄)达地点:
  上海市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地点:斜土路2140号老大楼501室,邮编200032,联系电话:64049215-3501,联系人:石小园)。

二、科学仪器

(一)、项目名称、研究内容与目标:

  1、全自动气相色谱仪研制。在2年时间内开发气相色谱仪全自动控制、调节和自诊断技术,仪器远程控制和在局域网或互联网上数据通讯技术,高灵敏度色谱仪检测器技术和复杂样品快速分析技术。要求完成三台样机,仪器能够准无人操作,能通过局域网或互联网实现远程设置和温度、压力等参数的仪器操作条件控制,能自诊断仪器故障,同时,还可选配2-3种高灵敏度检测器,建立色谱工作站,实现分析数据自动处理。
  2、高效液相色谱仪及新型检测器研制。在2年时间内开发高精度恒流泵和四元梯度泵的制造技术,新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用的检测器技术和超高灵敏度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技术。要求完成三台样机和能够独立使用的新型检测器。
  3、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研制。在2年时间内开发基于750-1700nm波段的非扫描式光电检测器技术和全电算化仪器控制、数据处理及专用应用软件。要求完成三台样机,并在食品、药品、生命科学等某一领域中进行应用。
  4、新型智能化红外光谱分析仪研制。在2年时间内研究和设计用于基因芯片诊断的新型智能化红外光谱仪和基因芯片诊断专用应用软件技术。要求完成三台样机,并在基因芯片诊断中进行应用。
  5、用于水质分析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研制。在2年时间内设计和研究LIMS系统软件和虚拟多参数电化学检测技术,完成三台样机,并在环保、电力等行业中选择2个单位进行技术应用的示范。

(二)、联系方式和送(寄)达地点:

  中国上海测试中心办公室(地点:宜山路716号2号楼402室,邮编200233,联系电话64840335,64701390-2235,联系人 马兰凤)。

三、化学试剂

(一)、项目名称、研究内容与目标:
  1、用于快速检测食品安全性的农药标准物质研制。在2年时间内研制不少于10种的农药纯标样及相应的农药残留物标准参考物质(已有国家农药标准物质除外)。要求标准物质的稳定期在1年以上,不确定度在3%以内,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能够为食品检测部门及时提供标样,有效确保食品安全检测的准确性。
  2、室内装饰材料与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用气相色谱试剂研制。在2年时间内根据国家"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和"室内空气质量卫生规范"等的要求,研制与国家标准配套的20种以上的色谱试剂及相应的吸附阱材料。要求所研制的色谱试剂须用三种以上方法进行验证,其纯度不低于99.5%,并形成小包装批量生产。
  3、新型特种有机试剂的研制。在2年时间内研制新的手性试剂、含氟试剂、高分子聚合冠醚、特效灵敏试剂,开发相应的分离纯化技术。要求所提供的产品其综合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并能形成新型特种有机试剂系列品种的特色。
  4、专用化学试剂提纯及包装技术的开发。在2年时间内研制具有自控性能的专用试剂包装装置以及相应的提纯设备,满足产品计量、试剂纯度及封装和包装的质量要求。要求采用采购、生产、供应一体化的运作机制,为国内科研解决尚未开发的若干品种。

(二)、联系方式和送(寄)达地点:

  中国上海测试中心办公室(地点:宜山路716号2号楼402室,邮编200233,联系电话64840335,64701390-2235,联系人 潘涵舜)。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二○○二年六月二十日

政策性文件留言咨询

(注:1.只接收对该政策性文件的相关咨询;2.留言时请注明政策性文件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