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谈主题:上海电台“政风行风热线”市科委访谈(2014-12-06)
  • 访谈时间: 2014-12-26 10:05
  • 访谈嘉宾:寿子琪 市科委主任
    嘉宾: 寿子琪 市科委主任
    简介: 寿子琪 男,汉族,浙江诸暨人。农工党,大学本科,学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历任上海材料研究所副所长,市科委副主任。2008年2月起任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访谈实录

主持人:

软环境的建设需要我们包括科委在内的相关部门来共同努力,建设一个软的环境,吸引到更多的人才来到上海。其实人是最根本的,无论是你有什么样的新的技术,它的发明者、使用者都是靠人实现。下面我们接通今天的第一个电话,有一位周先生有问题问。周先生你好,有什么问题吗?

周先生:

我工作了几年,现在想自己走出来创业,最近也关注了一下上海有一个创新创业大赛,有很多创业者都是很年轻的人,因为我也比较年轻,我也想创业,我想问一下寿主任,对于我们这些年轻的创业者您这边能提供什么建议有助于我们出来创业吗?

寿子琪:

周先生,你工作了一段时间,现在要出来创业的勇气,我表示敬佩。我曾经有过这个设想,我原来也是搞科学研究的,最后还是按部就班搞科研管理,有个勇气很不容易,首先我们要鼓励这个勇气。你刚才提到了现在我们创新创业大赛这个事,创新创业大赛今年已经是第三期了,创新创业大赛现在做的效果怎么样这是社会评价的,尤其是你们创业者,以后要给我们提意见和建议。我当初的想法主要是为了增加影响力,增加大家交流的机会,我们讲要从编码到赛码,每个人都有想法,让更多的机构知道你在创业,为创业者提供第一桶金也好早期投资也好风险投资也好,多一次机会,让很多人在一起来讨论来交流,当初还是处于这么一个想法。另外也是利用这么一个机会对大家进行一次培训,为创业者做一些培训。你要创业的话要去参与这么一个活动是挺好的。作为初创者作为年轻人来创业,第一,要有勇气。第二,不要怕失败。当然这句话好说,但对每个人来说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但我还是要鼓励,绝对不要怕失败。为什么?如果说怕失败或者说有时候不光是怕失败,坚持不够,我和不少现在成功创业的同志交流过,他们好几次都要死过去了,后来挺一下挺过来了,要坚持。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还是要和方方面面有交流和沟通,创业这个东西既有你技术的因素在里面,也有产品的因素在里面,同时很重要的还有一个市场的因素在里面,还有一个实际上方方面面你看不到的一些微妙的因素可能有一次你通过交流,可能有一次你通过某些场合得到一些信息,对你有根本性影响的东西都有,这是你看不到的东西,所以还是要善于交流。我要提的建议大概就是这样,年轻人创业冲劲是有的,但是社会阅历方方面面考虑问题因为他没有这个社会经历,这是一个弱点。但有时候优点和缺点之间是可以转化的,有时候你想得面面俱到以后,缩手缩脚,就不敢去创了。

主持人:

你如果把方方面面全部都想全了可能机会就没了,90%的机会如果你有勇气去创业,说不定就是最终成功的这么一件事。刚才寿主任讲到我们办过三期创新创业大赛,结果怎么样?有没有发现一批或者发掘出一批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人,最终他们还成功了,通过我们这个大赛找到了很多的机会,也是促进了自己的发展。

寿子琪:

这个每年都有,因为创新创业大赛每年弄完以后还要到全国的平台上,还要去比试,评出来一些好的项目或者好的创业的点子,这个不是我们评的,社会评,评下来好的话,从政府来讲我们现在就直接给予一些必要的前期支持,我们现在每年大概有10来个。

缪文靖:

有20个初创类的,我们现在鼓励创业团队参赛,通过参赛以后,通过我们的创业导师培训以后,他的创意是可以成为公司的,我们这块也是比较成功的,今年也有20个创业团队的脱颖而出。第二,我们对于一些成长类的,它已经有一些好的点子,通过这次大赛以后找到了投资,我们这次也发现很多通过创业大赛以后天天忙着见投资机构,这也是一个好的现象。第三,我们对一些比较好的已经成长起来的小巨人的参赛,也有这样一个系列,这样一个系列我们就希望它能够更好地在管理上,我们也请创业导师做这样的辅导,第二也对他的管理提出好的建议。通过创新创业大赛可能公司、团队可以找到更大的资源,帮助他提高。

主持人:

根据创业者他所处的不同阶段,我们给予不同的有针对性地帮助、扶持,有这样的服务。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初步的统计,比如说现在我们这些年轻人创新创业,他们的方向或者主要集聚的产业是什么呢?

缪文靖:

这几年还是互联网方面比较多,这个可能是对年轻人创业来讲一般来说门槛比较低,第二它也是需要创意的。制造类的还是需要一些基本条件,但是像大学生创业互联网的还是比较多的,这也是符合这个产业的业态。

主持人:

记得之前我们不同的媒体上或者不同的社交渠道上,大家都有讲上海的互联网企业为什么不会出现阿里巴巴、百度等等企业,我们这些在上海创业的年轻人聚集在互联网产业上,我们希望未来他们能够使我们上海在互联网企业的排名上再靠前,形成我们上海互联网企业具有影响力或者集聚效应的一批公司出现。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大家可以通过几种方式参与到我们节目当中。一个是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62780990,另外发送短信加上内容到10621062,同时可以在阿基米德当中找到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和我们进行互动。我们赶紧接通下一位听众朋友电话,2号线的王先生。

王先生:

我们企业也想申报明年的科技小巨人,但是我们是外资企业,不知道能不能申报科技小巨人工程?

寿子琪:

王先生你好,科技小巨人工程企业从06年到现在已经八九年的时间了,对科技小巨人企业的申报是这样,不管你是外资也好合资也好民营也好国资也好,只要注册在上海的企业我们是一视同仁的,都可以申报。

主持人:

你可以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到我们相关部门申报小巨人企业。再见王先生。

王先生:

谢谢。

主持人:

我们接着刚才的话题聊,我们讲到相关的软的环境建设,我们科委在推进上海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包括我们创新创业环境建设方面又有一些什么样的针对性的举措和措施呢?

寿子琪:

我只能介绍一下我们现在做的相关工作的情况,不是说针对性举措,我一直讲是不是有针对性是不是有效还是要让所有的社会所有的行政相对人他们来评价,他们觉得是有效就有效,我只能说我们做的工作,有些可能还不够,以后还要完善的。

从现在对创新创业的工作来讲,我们现在主要做几个方面的事情,一个是孵化的服务体系,一个就是建孵化器。上海市在全国应该说是比较早地建孵化器的城市了,我们88年就已经有第一家孵化器了,到现在为止已经发展到有110家左右的科技企业的孵化器,大家去创业的话可以去找这些孵化器,他们可以做一些必要的服务。除了有孵化器以外,我们现在还形成一个孵化链,孵化器后面我们搞了一个加速器,有很多创业者,这也是实践过程当中受大家启发,听了大家的意见以后所改的,觉得我在孵化器干了一段时间,毕业出去觉得还不行,希望能够扶上马再送一程,我们就搞了一个加速器。加速器搞了以后,后来又有人跟我提出,我现在孵化有一个点子,我是一个项目,不想成为一个公司,我不想马上有太多的成本支出或者太多的风险,我也想创业行不行?后来我想了想,我们搞了一个苗圃,你带一个项目来,我们这边搞了几个空间给你,你来吧。来了以后我这边有一些从事过创业的人,我们都是在孵化器里面搞的空间,让他参加让他进来,这些人提供必要的服务,怎么创业也可以跟他聊聊,你来了以后有时候要做一点小小的产品和销售,我们这边也可以给你提供必要的服务,包括财务服务什么的都可以,你先不要成立企业,你玩玩看,玩了觉得行再变成企业也行。现在我们全市也已经有70多家苗圃,总体上我看了一下,他们给了我一个统计数,现在参加这种类似的项目有5000多个,变成企业的有42%,也就是2500家左右最后还是变成企业。

主持人:

这个比例不算小。

寿子琪:

不算小,就像刚才有位先生讲的,创业过程当中首先要打消顾虑,他觉得我一点没有负担。有时候是很好的点子很好的项目可以创业,一上来就怕这个怕那个有顾虑,可能就会有影响,这是一个工作。第二,也做一些科技金融方面的,一些企业融资上有一些问题,科技金融方面的工作。我们现在主要做了一个3+X科技金融的产品,3是我们搞了一个微贷通、履约贷、信用贷,主要解决有没有抵押的问题,大部分这三个“贷”都能够做到没有抵押。

主持人:

从创业角度来说本身轻资产。

寿子琪:

轻资产,尤其搞IT企业轻资产,刚刚创业没有什么钱的,你怎么弄?他在发展过程当中要50万、100万,当然也不是随便的,你一说创业就要50万、100万,我们也是要通过一些专门从事过创业或者有一定科技背景的人,他们会评判的,会看这些企业的未来怎么样,会帮一些金融机构结合起来看是不是给你一些贷款或者融资。

主持人:

有一个充分地评估。

寿子琪:

当然要评估,所以搞了一个金融的平台,这是第二个问题。第三,创新创业就是企业成才,我们还要关注企业成长后续的问题。我们现在设计了一个链,整个链是什么呢?所谓从企业初创开始到企业成长,我们从大学生创业基金开始到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就是搞早期、中期一直到后面科技小巨人,整个一条链。我们想象当中把企业法人法人,把企业看成一个人一样,从宝宝还是一直到大学毕业,要给他不同的养分才会成长,这也是我们现在初步的探讨和探索,做的工作怎么样还是要请大家来评判,在我们做的工作过程当中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给我们提意见。

主持人:

欢迎大家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62780990,我们继续接通一位听众的电话,王小姐的电话。

王小姐:

我想问一下市科委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方面会有什么关注和投入?

主持人:

我们刚才谈的更多的是企业,对企业的相关服务。

寿子琪:

王小姐你好,现在我们实际上做的很多事情最终是以人为本,我们现在搞的很多硬技术也好软技术也好,最终都是为了人,为人服务的,各种各样的。我们现在的手机里面有很多硬技术,最终拿到你手里也是为你服务。当然这是一个大的概念,最终为人。从一个小的概念来讲,在整个科技的投入也好整个研发过程当中也好,很多东西是直接涉及到民生的,直接涉及到以人为本或者为人服务的。大家一直讲上海的医疗水平很高,至少在全国是比较高的,不光是因为我们有一大批医院在那边,也不光是因为我们投入了各种各样的比较好的仪器设备在那边,实际上很重要的是一种临床技术,临床技术它即使经验的总结,同时又是要做研究的,要把各种各样的进行比较研究,各种各样要来试。我们每年要投入不少的投入,主要做临床研究。临床研究主要几个方面。一个是开拓一些新的临床治疗方法,大家可以去看,现在我们很多治疗大家过去不可想象,要开很大刀的手术现在微创,我有时候去看自己都不可想象,这都是各种新技术研究的结果。第二,我们要把现在一些好的已经基本上形成比较规律性治疗的方法总结出来以后要初步推广。我的理解就是要让好医生让所有的人都能够享受得到,把大家好的经验传达出来。这是另外一种,一个是开拓新的技术领域,另外一个是把原来的技术领域归纳总结,所有人都去享受。另外一个比较直观的,大家现在看到我们高架上很多指示牌,最早就是通过科技项目的投入,现在已经很广泛了,ITS智能交通的指示板,最早就是科研投入做的。还有一个你们现在喝的水,现在是叫青草沙水库认证,开始是究竟要不要建在那边,怎么建,以后怎么防,这个前前后后验证了10来年,最后下决心放在那里。我们还建了一个实证基地放在那里,研究怎么保证水库的水质,不要有大的突变。毕竟这个水对上海的城市供水是很重要的来源,我就举几个例子。

主持人:

谢谢寿主任来到我们今天节目当中和大家就我们上海的科技创新的工作做了一些交流,也谢谢打进电话来的几位听众朋友,也谢谢三位处长来到我们节目当中。感谢收听我们的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