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谈主题:“中国上海”在线访谈 |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全力推动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 访谈时间: 2024-11-28 15:00
  • 访谈嘉宾:屈炜 市科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屈炜,男,汉族,1982年4月生,大学,工程硕士,中共党员,现任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访谈实录

8e123359cc2af0a0fe18aaabe2ba483.jpg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您现在收看的是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在线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请来了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屈炜副主任作为本期访谈嘉宾,向大家介绍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有关情况,并针对网友们关心的问题开展探讨交流。首先有请到屈主任向各位网友打个招呼,屈主任,您好!

 

  屈炜: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能来到中国上海门户网站搭建的访谈平台,有机会与广大市民、网友沟通和交流。今天大家在一起,一方面,围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就广大市民和科技工作者关心的基础研究、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承载区建设等方面问题做深入交流。另一方面,我们也想通过这个平台,更好地倾听、征询广大市民和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欢迎大家积极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献计献策。

 

  对上海科技创新工作来说,今年可以说有着特殊意义: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今年正好是十周年;今年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鲜明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而今年全国科技大会的胜利召开,也吹响了向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进军的号角。可以说,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在今年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和使命。

 

  主持人:谢谢屈主任,首先请您为我们简要介绍下,近年来,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

 

  屈炜: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十周年。10年来,总书记对这项重大国家战略寄予厚望,几乎每年都要作指示、交任务、提要求。

 

  上海牢记嘱托,不辱使命。10年来,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从3.41%提高到4.34%,高新技术企业从5433家提高到2.4万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从14.7%提高到24.8%,科创中心建设实现了从“打基础”到“建框架”再到“强功能”的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党的二十大以来,我们坚持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这一主线,大力推动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着力构建全过程创新、全链条加速机制,一批原创成果竞相涌现,一批国之重器投入运营,科创中心建设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因为后面还要详细介绍,这里我以2023年的3组数字为例,简要介绍下:一是“5”,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2024》中,上海-苏州集群排名继续保持全球第5位。二是“120”,上海科学家在《细胞》《自然》《科学》三大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篇、占全国26.2%,其中封面文章4篇(全国共9篇);三是“1.6万亿”,全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1.6万亿元。

 

  主持人:去年总书记考察上海,专门就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今年中央和市委相继召开了科技大会,对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有哪些?

 

  屈炜: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是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今年6月,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要求,我们要建成的科技强国,应当具有居于世界前列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支撑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整体跃升,增进人类福祉,推动全球发展。

 

  前不久召开的全市科技大会,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提出要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朝着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上海篇章”。一是要持续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主动应对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科研范式重大变革,推动科技成果源源不断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二是要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激发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三是要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下一步,我们将贯彻落实好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根据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力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落地,坚持科技创新在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不断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奋力推进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从“建框架”向“强功能”跃升,努力成为世界科学策源地、未来产业引领地、高水平人才高地、开放创新核心枢纽和创新治理标杆,为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主持人:您刚提到基础研究,近年来,我们看到上海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请问这对国际科创中心建设而言,意味着什么,又是出于什么考虑?

 

  屈炜: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上海始终把加强基础研究放在重要位置。

 

  从投入来看,自2015年以来,上海基础研究投入总量年平均增长率为13.8%,2023年达到216.4亿元。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2023年上升至10.6%,显著高于全国水平(2023年全国6.65%)。面向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目标,这一比例还要保持稳步提升,到2027年,上海将努力达到并超过13%,力争15%。

 

  从世界科技强国发展历程看,高水平基础研究和高水平原始创新是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科学史上的重大突破都往往来源于基础研究的成果,进而带来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从当下发展阶段来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学研究向“四极拓展”,不断突破人类认知边界。这一形势,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作为政府管理部门,对于加强基础研究,我们下一步的重点工作,主要还是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投入结构。一方面是加快提高基础研究财政投入的强度,基础研究投入在市级财政科技投入中的占比不低于1/3。同时,充分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的引导作用,联动国家、市级和区级财政共同投入基础研究。另一方面,积极拓展、优化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渠道,引导培育企业、企业家和公众重视基础研究、支持基础研究的理念,支持企业、企业家个人成立基础研究基金会,鼓励公众捐赠基础研究。

 

  主持人:上海提出建设基础研究先行区,请问先行区在理念和举措上有哪些创新和突破?

 

  屈炜:我们立足自身特点,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2023年启动了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工作并持续深入,主要就是想解决好基础研究怎么支持、谁来干、干什么、干成什么样的问题。

 

  在理念上,简单讲,就是坚持“以选题为基础的选人机制”,支持顶尖科学家专注开展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给予长周期稳定支持和长周期评价。

 

  在举措上:

 

  一是设立基础研究先行区的运行管理机构。聘请战略科学家作为机构负责人,组建科学咨询委员会,统筹负责人才遴选、管理、跟踪、评价等工作。

 

  二是遴选资助顶尖科学家。实施“尚思学者”等系列计划,遴选优秀科学家给予长周期稳定支持,增量与存量人才并重。其中“尚思探索学者”首先在生命和医学领域启动,首批20位“尚思探索学者”已于日前正式发布。

 

  三是加强基础研究先行区体系化建设。服务保障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等重点机构建设,发挥战略科学家的影响力,加快引进国际一流人才。鼓励原始创新和自由交流,宽容失败,营造透明的学术环境;包容不同科研风格,鼓励多学科交叉合作,营造良好的学术小环境。

 

  主持人:我们知道,张江科学城集聚很多大科学设施,请问这些设施建设运行情况,特别是对企业开放的情况。

 

  屈炜:上海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围绕光子、生命、能源、海洋、人工智能等领域建设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的设施共20个,其中已建成11个(神光I已退役)。目前在运行的10个在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部实现向企业开放。

 

  比如,位于张江科学城的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对企业用户开放并预留机时,企业需求通过率和机时满足率均为100%,小设备做到即到即用,企业用户数量及使用机时所占比例正在逐年增加。

 

  接下来,我们还将协同相关部门,进一步推动大设施向企业用户开放,对机时使用效率、企业用户比例等指标达到一定标准的设施开展评价和奖励,鼓励企业用户通过“上海市科技创新券”降低设施使用成本,不断提升大设施在产业应用支撑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主持人:近年来,上海在推进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能否介绍下这方面的最新情况?

 

  屈炜:去年5月,上海出台了《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以目标定任务,以任务配资源,实行任务为导向的财政经费预算管理机制,通过签署建设协议,对任务、预算等予以约定,给予新型研发机构稳定支持,按照负面清单进行经费使用管理,赋予机构最大自主权。《意见》出台以来,先后设立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已取得明显进展及成效。

 

  比如,浦芯研究院,在今年浦江创新论坛上,正式发布了下一代互联网Web3.0底层开源技术平台。目前,该平台作为底层核心技术正在支撑上海市城市级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建设,已基本建成政务区块链底座。

 

  还有,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在丘成桐院士带领下,在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应用领域已经布局了一批科研任务。今年1月,成功举办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积极联系世界各地知名科学家和优秀青年学者,目前已有64位科研人员受聘加入。研究院还与复旦大学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

 

  再比如,科学智能研究院,组织开展垂直领域大模型研发攻关,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物质科学大模型分别取得积极进展,其中,“伏羲”次季节大模型的关键气象要素预报精度等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入选国家气象局官方大模型。

 

  下一步,上海将积极对标国家战略,积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科研管理模式,发挥好上海科研优势,吸引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学家来沪,领衔设立新型研发机构。

 

  主持人:关于国家层面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部署,我们上海是如何组织力量推进布局,同时市科委在推动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有什么创新的考虑与举措?

 

  屈炜: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学术界的一块重要品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也是国家推进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发展的重要依托。2022年以来,科技部牵头启动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组工作,梳理了信息、医药、制造、数理等科学技术全体系共14个领域,进行全面布局。上海市积极响应和组织,努力构建全国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在内的实验室体系。

 

  一方面,组织优势力量积极参与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打造前沿领先、支撑有力、根基深厚的战略科技力量。目前整体工作已基本完成,领域更全面,实现了14个领域全覆盖。结构更加多元,有高校、研究所、企业、医院以及新型研发机构,企业参与全重有超过15家。数量预计会有明显增长。我市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支持在沪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措施》,给予政策、资源等方面的鼓励与支持,并推动长三角地区的相关主体签约共建全国重点实验室。

 

  另一方面,主动优化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建设布局。面向三大先导产业、前沿技术创新和未来产业培育,主动对标国际领先水平,加强市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布局,体现战略性、前瞻性、交叉性,今年主动在宽禁带与超宽禁带半导体、智能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基因编辑与治疗、新型抗体药物、低维超材料、脑机接口技术与应用等新方向上布局。同时,我们也不断改革市重点实验室的管理、评估与激励机制,进一步突出“力争上游、优胜劣汰”,推进重点领域的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今年市里出台《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与以往比,在政策支持上有哪些新突破和提升?

 

  屈炜:生物医药是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当前,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正处于换挡提质期。此次出台的《若干意见》,主要聚焦产业痛点难点,回应企业迫切需求,推出8方面37条政策举措,进一步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些内容之前的政策发布会上都有介绍,这次再重点聚焦介绍4方面内容:

 

  一是加快创新产品应用推广。对于“新优药械”产品,以“应配尽配”原则配备使用。对国家医保谈判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涉及的诊疗项目,实施医保预算单列支付。

 

  二是加强为企服务和产业化落地支持。依托市区两级工作专班,服务保障重点企业、重大投资项目、重点产品、重点管线。加快推进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推广合同研发生产组织模式。

 

  三是强化投融资支持。强化基金、风险、信贷等多渠道金融支持。发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母基金等基金作用,鼓励投早、投小、投硬核,培育中长期投资者和耐心资本。鼓励开展企业风险投资,设立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并购基金,支持企业并购重组。

 

  四是释放数据资源价值。建立队列研究数据开放共享机制。强化数据在创新药研发、临床诊疗、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等场景中的应用。打造高质量语料库和行业数据集,推动行业数据安全合规流动。

 

  主持人:加快创新药械上市,就能使创新成果更早惠及群众。请问上海在优化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审评审批流程、提升审批效率等方面有什么举措?

 

  屈炜:近年来,我们持续优化程序、提高效率、改进服务,药械审评审批速度不断加快。2021年至今,我市累计获批国产1类创新药25个、创新医疗器械注册证33张;今年以来,罗氏和勃林格殷格翰的2款单抗注射液在全球多中心同步研发,在中国先于欧美等国家率先获批上市。主要举措有:

 

  第一,向国家争取在上海率先开展改革试点。在国家药监局的指导下,积极推进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连续制造生产工艺、优化药品补充申请审评审批程序等一系列改革试点举措。近期,国家药监局批复同意在上海开展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将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由60日压缩至30日。目前上海已有14家试点机构、3个试点项目纳入改革试点。

 

  第二,强化跨前指导服务。构建“一清单、两优化、三联动”的事前服务机制,对重点药械产品和项目,按照“提前介入、专人专班、全程跟踪、专业指导”原则,在临床研究、生产许可、上市许可、检查检验等关键环节跨前服务对接。同时,构建国家分中心、市、区的三级服务体系,为创新药械上市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的跨前指导。

 

  第三,提升药械注册检验服务能力。围绕生物制品和医疗机器人等重点领域,建设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提升创新药械的检验服务能力,为企业提供质量控制、风险评估、培训指导等一系列技术服务。

 

  主持人:最近出台的《上海市提升生物医药企业国际竞争力行动方案(2024-2027年)》对推动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哪些支撑和保障?

 

  屈炜: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既是保障全人类健康的迫切需求,也是实现国际合作多赢的共性需求。为此,《行动方案》推出若干支持举措。

 

  比如,加快本土跨国企业培育。支持企业制定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和跨国经营发展计划,加快完善跨国经营管理体制和制度。同时,推动国资基金、产业母基金等探索与企业共同出资组建企业风险投资基金。

 

  比如,推动创新型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组建生物医药企业国际化发展联盟,汇聚创新资源,发挥跨国企业和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支持本市企业与产业链相关企业联合对接海外机构,联建国际营销网络,共同开发国际市场。组织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支持企业开展宣介活动,提升企业国际影响力。

 

  比如,促进创新药械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搭建交流平台,促进跨国企业与创新型企业对接合作。支持企业通过海外权益授权许可、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开展的国际大宗采购、参与国际援助援建等方式,推动创新药械产品海外上市和应用。

 

  我们将持续优化上海市生物医药国际化发展环境,着力构建系统完整的政策体系,加快提升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化水平,为打造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提供更高水平的科技供给。

 

  主持人:作为全市未来产业的主要推进部门,请问,市科委具体在哪些领域方向来强化前沿技术创新和未来产业培育?

 

  屈炜:十二届市委五次全会上已有了方向性部署,主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生物制造等战略性产业和未来产业。

 

  今年机构改革后,市科委职能中有一块是未来产业培育,为此,市科委专门设置并加强了推进前沿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培育的职能处室,进一步强化专业治理、深化专业布局。我们考虑:

 

  从领域上,重点聚焦包括脑机接口、6G、量子计算、AI药物、绿色燃料、可控核聚变、第四代半导体、新型储能、细胞和基因治疗、先进材料等战略前沿领域,动态扫描全球技术发展态势,建立细分领域战略咨询机制,强化科技布局的战略性、敏捷性,加强颠覆性技术多路径探索和比选寻优,分领域逐项加快启动未来产业专项培育。

 

  从培育做法上,坚持“前瞻布局、战略敏捷、需求牵引、全链贯通”原则,以发现和甄别具有颠覆性技术、标志性产品、市场潜在规模大、产业带动性强的未来产业为首要关键,以塑造未来产业全球竞争力为重点,建立健全未来产业“发现-甄别-培育”机制,实现“技术发现→产品孵化→产业放大”的全链条联动。

 

  技术逻辑层面,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市场逻辑层面,集聚创新要素和主体、加快应用场景示范;治理逻辑层面,优化制度创新和国际合作机制,从而实施颠覆性技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验证、应用场景试验示范等多项行动任务。

 

  主持人:前沿技术创新,未来产业培育,听上去离普通老百姓生活似乎是比较远的,但前不久我看到一则新闻,有位患者之前因为车祸导致颈椎损伤,手部无法抓握,无法站立,在上海的医院进行了脑机接口产品的植入。您能和我们介绍下这些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情况吗?

 

  屈炜:您看到的这则新闻是脑机接口产品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完成的全国第三例、上海第一例临床试验植入手术。

 

  这名患者目前已经顺利出院,正在医生和脑机接口研发团队的指导下按计划进行康复训练,顺利的话,3-6个月就可以逐步恢复手部抓握等能力,甚至操控手机等电子设备,有望大大提升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除此以外,针对神经损伤或神经疾病引起的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甚至视觉障碍等,上海还有多款脑机接口产品正在研发。这种以前在科幻片里才能看到的人机互动,现在已经逐步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了。通过临床手术,有望帮助瘫痪患者实现意念控制电脑、智能手机与假肢等外设,可以帮助失语患者重建语言功能,帮助失明患者恢复部分视觉功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好消息跟大家分享。

 

  在脑机接口领域开展的工作,也是我们推动全链条创新发展的缩影:我们不只关注某一产品研发,还加快建设数据共享、检验检测、微纳加工等共性技术平台,支持行业标准制定,优化投融资环境,市区联动积极打造未来产业园区等,全方位加速前沿技术创新和未来产业培育。

 

  主持人:现在大家都很关心6G技术的发展。前不久,全球6G发展大会在上海召开,展现了很多新的应用场景。能给我们介绍下,6G会对人们生活带来什么改变?

 

  屈炜:本次全球6G发展大会是第二次在上海举办,共吸引了来自欧美日韩等全球700余名专家学者现场参会。大会探讨了面向2030年以及未来的6G应用需求、关键技术、试验验证、国际标准化等内容,对推动6G形成全球共识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

 

  6G作为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将引领未来十年全球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从全球对6G形成的初步共识和关键愿景来看,可以预见6G相比于5G,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更低的网络延迟,以及更智能的数据处理等特点,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随着6G网络天地一体化的发展,手机直联卫星将成为现实,目前我国的多个低轨互联网星座,包括上海的“千帆星座”正在加速建设,今后将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互联网服务。而6G通感一体化技术的突破,将为通信网络引入新的感知功能,为智能交通、无人驾驶、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前沿应用提供高精度支持。AI与6G的深度融合,则可以显著提升6G通信网络的智能化程度,未来用户的终端设备网络连接将更便捷、服务更智能、应用更丰富。

 

  下一步,市科委也将继续强化系统布局、全链条贯通和国内外合作,积极推进6G前沿技术突破和产业生态培育,使6G技术更好的服务大家的生活。

 

  主持人:今年,上海新设规模10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我们也想了解下设立的意义和导向是什么?

 

  屈炜:在市科委的指导下,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是一种市场化运作的功能性政府投资母基金,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旨在加大对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理念引导,将与我市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功能对接,形成从早期科技成果孵化到产业整合的完整科技投资体系。

 

  在募资端,通过加大政府出资力度来缓解早期投资机构募资难的痛点。

 

  在投资端,将聚焦颠覆式创新、多学科交叉创新以及前沿平台性技术,在未来产业领域加大前瞻性布局,重点投资早期种子及天使、VC子基金。

 

  在管理端,在确保基金的运营与政策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基金的管理投资团队拥有充分的投资自主权。

 

  在退出端,未来产业基金的存续期为15年,与科技投资长期陪伴的需求相匹配,有利于引导子基金开展硬科技领域的长期投资。

 

  主持人:去年底,启动了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一年下来,在推动解决“不能转”“不敢转”“不会转”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和成效?下一步,还需要如何进一步深化?

 

  屈炜:去年,市科委联合相关部门启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率先开展全部所有权赋权试点、合规整改等改革举措,出台尽职免责、成果单列管理等制度指引。共有39家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卫生机构参与试点,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一方面,今年1-10月,本市科研事业单位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46亿元,同比增长27.9%;另一方面,试点单位完成或正在推进的赋权成果178项,转化金额近11.46亿元,推动科研人员自主创业或合规整改的公司有60家。

 

  比如,华东师范大学落实文件要求后,以许可、转让、作价投资三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金额,由2023年708万元,增至今年的4.76亿元;上海理工大学赋权文件出来后,首个试点项目“人形机器人项目”成果仅用时两个月就完成了1亿元融资。

 

  实施中,也发现还有不少操作层面的“细绳子”问题。为此我们会同相关部门,针对试点单位内部对成果转化政策认识不统一,试点推动受阻等现状,深入开展政策宣贯,研究形成“十项工作举措”,加速推动试点政策落地。针对试点单位科研“不会转”难题,组织“专家团”,指导试点单位制定配套制度;组织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深入高校院所精准服务科研人员;发布《上海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手册》,提供了200个实务性操作解答。

 

  下阶段,我们将深化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一方面鼓励通过“赋予所有权+转让+约定收益”模式,实现职务科技成果全部所有权赋权。另一方面健全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制度、尽职免责机制,协同联动多部门,推动符合尽职免责条件的科技成果转化不纳入国有资产绩效和保值增值考核范围。

 

  主持人:作为上海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核心承载区,张江高新区建设这些年有哪些成效?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和重点是什么?

 

  屈炜:经过多年发展,张江高新区已形成“一区22园”格局,总面积534.8平方公里,覆盖全市16个行政区。2023年,实现规上企业营收9.6万亿元,每平方公里营收达256亿元左右。概括起来就是“5678”,即:以上海8%的土地面积,集聚了全市约5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60%以上的有效发明专利,70%以上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贡献了全市约80%的三大先导产业工业总产值。整体发展突出表现为“四个持续提升”。

 

  一是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持续提升。集聚高水平研发主体300余家,有着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集群。

 

  二是高端产业引领力持续提升。2023年张江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达2900亿元,约占全国20%;近五年来(2019-2023年),累计获批20个1类国产创新药,30个创新医疗器械,位居全国前列;2023年,张江高新区已备案上线大模型21款,约占当时全国备案上线数的1/5。

 

  三是优质企业群体集聚度持续提升。汇聚拼多多、哔哩哔哩、携程等一批龙头企业。截至2023年底,张江自创区科创板上市企业73家、约占全市82%、全国的13%;境内外上市企业435家,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1家上市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113家,约占全市85%以上。

 

  四是辐射引领带动作用持续提升。牵头成立长三角国家高新区联盟,推动长三角区域共同打造G60科创走廊,促进张江高新区-兰州白银示范区合作共建,建设中以、中德、中新、中芬、中俄等国际创新平台,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加速融入科创中心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推动产业集群化特色化发展,打造活力四射的创新生态,联动形成全方位工作合力,持续推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大零号湾”,是上海目前唯一一个以“科技创新策源”定位的功能区,我们是从哪些方面予以支持的?

 

  屈炜:2015年,“零号湾”在紧邻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的西北角启动建设,并获批“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逐步拓展为“环上海交大、华东师大”核心策源区域约17平方公里的“大零号湾”。市科委和闵行区、相关市级单位合力推动实现由“创新平台”向“创新生态系统”的转变。

 

  一是持续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政策规划保障。2023年1月出台《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方案》。今年7月正式实施《关于加快“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还配套设立“大零号湾”专项发展资金,为政策兑现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是加大资源配置力度,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一方面,布局一批重大科研设施和机构。比如,中科院分子细胞卓越创新中心闵行基地、长三角国创中心“大零号湾”创新综合体等,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另一方面,实施一批重大科研计划项目,推动一批产学研合作开展。比如,发布“大零号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榜单,由企业出题,高校、院所联合企业答题,协同技术攻关。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宁德时代未来能源研究院、歌尔光学上海研发中心等先后入驻“大零号湾”。

 

  三是探索先行先试改革,促进成果加速转化孵化。“大零号湾”区域拥有2所985高校、多家科研院所和紫竹高新区。高校院所方面,我们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支持上海交大、华东师大等加快落实技术转移办公室建设、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创业合规整改等。科技金融方面,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满足“硬科技”初创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支持设立闵行首支聚焦硬科技企业的天使基金——“大零号湾”创新策源基金。已基本形成全过程金融加速支撑体系。高能级孵化方面,支持区校共建孵化器、师生创业空间等科创载体发展,“大零号湾”一公里孵化器、“大零号湾”成果转化基地等陆续建成启用。

 

  主持人:在青年科技人员培养方面,市科委有什么具体举措?可以给我们介绍下吗?

 

  屈炜:市科委研究采取多项具体举措,加强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培养。

 

  一是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提供稳定科研支持。支持青年科技人才的全事业周期培养,实施一系列选拔、支持、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科研项目,包括针对3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的启明星项目和针对32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扬帆专项等,同时积极推荐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申报各类国家级和市级人才计划,形成层次分明、各有侧重、较为完整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二是为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成才搭建舞台。近年来,我们不断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等的集聚效应,为青年科技人才创造更多成长空间和机会,在人才计划、科技项目、科研基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三是为青年科技人才激发活力创新机制。在科技部指导下,加快推动上海市科技人才分类评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其中,对青年科技人才提出了探索建立低频次、长周期的评价机制,建立优秀青年人才举荐机制等,进一步打通了青年人的成才通道。

 

  主持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广受各界关注。去年总书记在上海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强调,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请问,我们在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中有哪些举措和成效?

 

  屈炜:上海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科技部门在科技部指导支持下,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共同加快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一是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跨区域“揭榜挂帅”机制,推动科研任务、资金、管理跨区域联合、联通和联动。在今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首批12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正式启动建设,三省一市科技厅(委)正式签署《关于加强基础研究合作的框架协议》,长三角基础研究联合基金启动建设。

 

  二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推动国家实验室在基地共建、任务协同等方面形成合力。加快推进形成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区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网络,支持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打造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比如,上海高等研究院承担了合肥先进光源关键设备研制任务,衔接国家战略任务与重大需求。又如,沪苏浙皖种业领域重点实验室组建长三角种业创新实验室联盟,助力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种业科技高质量发展。

 

  三是打造区域协同开放创新生态。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已集聚大型科学仪器超4.4万套、总价值超522亿元。第六届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汇聚企业创新需求1551项,意向签约金额35.59亿元。持续推进长三角技术权益登记中心、长三角路演中心建设,支持长三角高端智库等各类创新主体跨区域交流。积极发挥G60科创走廊先行区示范引领作用。比如,格思航天G60卫星数字工厂成为长三角首个卫星智能制造数字化“灯塔工厂”。

 

  主持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必不可少。请问上海在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屈炜:主要成果可以从三个方面概括。

 

  一是集聚全球科技资源,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与1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政府间科技合作,支持上海科研机构开展高水平国际联合研究。围绕生命健康、气候变化等领域加强多边科技合作,培育大科学计划,支持上海科研单位深度参与“国际大洋发现计划”“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等国际大科学计划与工程。

 

  二是打造高水平开放创新体系,营造国际化创新生态。着眼各类创新主体实际需求,打造开放创新环境。充分发挥浦东新区、上海自贸区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优势,在科研物资、科研数据便利化跨境流动等方面出台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支持建设李政道研究所等一批高水平、国际化的新型研发机构,聚焦生物医药等先导产业和未来产业方向,大力引进国际科技组织来沪发展。支持外资企业在沪发展,参与制定实施《上海外资研发中心提升计划》,支持外资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开放协同创新。

 

  三是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提升全球辐射力和影响力。持续提升浦江创新论坛、全球技术转移大会、全球创业投资大会等活动的国际影响力。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共建39家“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和20家“一带一路”技术转移中心。推动建设相关国际联盟与研究网络,支持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绿色技术银行等重要平台,推动绿色技术银行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建设分支机构。依托张江高新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高质量孵化器等载体建设海外创新服务平台。

 

  主持人:上海的科技创新工作在全国领先,那我们的科学普及工作有什么特点吗?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可以参与的吗?

 

  屈炜:近年来,市科委坚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着眼于公民科学素质提高,强化顶层战略布局,汇聚各方科技资源,促进科普工作的深度融合与发展,着力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推动上海科普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科普惠民。市科委以“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举办2024年上海科技节,邀请院士专家首次走上“元宇宙”科学红毯。科技节期间,全市开展2000余场专题活动,展示创新发展成效,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近2200万人次,营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

 

  二是加大优质科普资源供给。推动建设各具特色的科普基地,目前全市共有305家市级科普基地,覆盖全市16个区。联动各区打造“一区一特”项目,结合区域特点打造特色科普品牌,推出10条不同主题的科普旅游线路。加强优质科普内容聚合传播,有科创先锋访谈节目《执牛耳者》,也有科普类节目《WHY星人大会》。我们还有“上海科普”微信公众号、B站科普账号“魔都科学目录”,欢迎大家多多关注。

 

  三是不断拓宽科普前沿阵地。市科委与市新闻出版局联合打造了“新发现·科普书单”,这是全国首个专业评价科普图书的书单品牌,定期推出公信力强、社会影响力大和市场认可度高的全国性科普书单。还联合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在自然科学研究职称系列中新增了“科技传播”方向,进一步加强科普队伍建设。

 

  主持人:再次感谢屈主任在今天演播室给大家带来的分享,介绍了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有关情况和网友所关心的问题,也感谢屏幕前各位网友的观看,本期节目就是这样,我们下期再会。

 

  屈炜: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