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技纵览 > 正文
未来原子钟可胜任低温高压等复杂工作环境?中科大新发现提示固态原子钟新方案
发布日期:2021-08-05 来源:文汇报

03161319ccwb.jpg


    ▲利用金刚石中的类原子缺陷,可以构建一种固态类原子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石发展等人在固态体系中开展了首个类原子缺陷全同性检验的工作,频率检验精度达赫兹级,基于这一结果提出了新型固态原子钟方案。该成果发表在近期《物理评论快报》上。


    精密测量是人类深化认知自然界的重要手段,诸如基本物理规律检验、基本物理常数测量、原子钟和引力波探测等领域都以精密测量为基础。


    近十年来,金刚石中的一种类原子缺陷——氮-空位色心(NVcenter)得到了广泛关注。


    这种缺陷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质,例如室温大气条件下就有很长的相干时间,可通过激光照射读出和初始化,周围存在可被利用的核自旋资源等。


    基于这些优势,氮-空位色心已经在量子精密测量和量子计算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在室温大气条件下,研究组对氮-空位色心的全同性进行了赫兹级水平的检验。研究组采用拉姆齐干涉法对该系统的哈密顿量进行了测量,在赫兹级水平上对不同色心进行了比较。此次测量值的精度比以往实验提高了四个数量级。


    实验惊奇地发现,即使在室温大气条件下,不同的色心仍能在赫兹水平上表现为全同,而不均匀的晶格应力可使色心产生数十赫兹的差异。


    研究组基于以上全同性检验的结果,提出了一种具有高鲁棒性和集成性特点的固态原子钟的新方案。


    该方案将核自旋的电四极矩耦合当做频率标准,一块1立方毫米大小的具有6ppb色心浓度的金刚石即可达到现有商用原子钟的水平。相较于现有商用原子钟,得益于金刚石晶格的保护作用,该固态原子钟更适合在低温、高压、移动平台等具有挑战性的复杂环境下工作。

03161351q32b.jpg

    ▲(a):实验探测序列及拉姆齐干涉结果;(b):全同性检验结果:四极矩耦合参数的测量结果,前五个为远离固体浸没透镜的色心,后两个为固体浸没透镜内的色心,在金刚石上加工固体浸没透镜会产生局域应力导致色心产生差异;(c):原子钟方案的Allan方差,黑实线为实验组提出的固态原子钟方案。


    该工作提供了一种在固态自旋中开展精密测量的方法,加深了对固态类原子缺陷的认识。未来,测量精度可在低温下进一步提升至毫赫兹水平。在应用层面上,该工作提出了一类具有高鲁棒性和集成性特点的固态原子钟,相关成果已申请专利。


    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博士后谢天宇、博士生赵致远、博士后郭茂森为该文并列第一作者,杜江峰院士和石发展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