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技纵览 > 正文
“备份”多年的东风着陆场终于“转正”,接回从中国空间站重返地球的航天员
发布日期:2021-09-18 来源:上观新闻

82f24cddac24480db765439cdea9b133.jpg


  又是激动人心的一天!就在刚刚,搭载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二号飞船重返地球。


  作为四子王旗着陆场多年的“备份”,东风着陆场此次终于“转正”。


  为何要从草原换到沙漠戈壁?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了上海市宇航学会资深航天科普专家、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陶建中研究员。


  【四子王旗着陆场只有2千平方公里,而东风着陆场搜救面积达2万平方公里】


  位于内蒙古阿木古郎大草原的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与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主着陆场、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俄罗斯载人航天主着陆场等世界著名的航天着陆场齐名,我国的神舟一号至神舟十一号飞船,都在四子王旗成功着陆。


  “四子王旗着陆场只有2千平方公里,而东风着陆场搜救面积达2万平方公里,更加适合从中国空间站返回的飞船着陆。”陶建中一语道破。


  以往,神舟飞船返回地球的起始点比较固定,一般是从距离地球300多公里的飞行轨道返回。此次,神舟十二号是从中国空间站返回,而空间站一直在轨道飞行,时高时低,高度在距离地球350公里到450公里范围内变化,如此一来返回起始点就不固定了。起始点发生变化,着陆轨迹也会发生相应变化。“相比四子王旗,东风着陆场面积更大,更能适应这样的变化。加上又是沙漠地区,附近居民少,影响小。”


  有无可能将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的起始点固定呢?“如果要固定某个点回来,空间站就要调整自己的飞行轨道和姿态,需要消耗弥足珍贵的燃料。”陶建中说。


  据介绍,今后,从中国空间站返回的飞船都将在东风着陆场着陆,这里靠近酒泉发射场,也更方便配备人力物力。


  【着陆技术经过多次验证,配备了6架救援直升飞机】


  说到神舟十二号飞船的着陆,陶建中表示,这一技术现在已经非常成熟,也经过了神舟一号到十一号的验证。


  “关键技术在于减速。”陶建中说,神舟十二号飞船以每秒7.9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在轨道飞行,进入地球大气层后,会和空气摩擦, 空气会对飞船产生阻力,这叫“气动减速”。当距离地面十几公里时,飞船会打开降落伞,进行“降落伞减速”。还有几米远时,则打开反推火箭,利用反作用力,进行最后的减速,使返回舱速度降到每秒2米,实现软着陆。


  东风着陆场此次一共准备了6架救援直升飞机,随时待命。当降落伞打开时,根据降落伞的位置,直升飞机就进入准备状态了。


  【中国空间站将迎来第二批航天员入驻】


  神舟十二号飞船在返回地球之前,还做了一件“大事”——替神舟十三号飞船与中国空间站核心舱进行了模拟“交会”。


  9月16日,神舟十二号飞船与核心舱分离,开始绕飞。它先飞到距离核心舱下面200米远,再逐渐靠近到19米处停泊交会。这个位置,正是未来神舟十三号与核心舱交会对接之处。


  陶建中介绍,目前,全世界已有500多位航天员(800多人次)进入太空,其中包括中国航天员12人(17人次);全世界航天员的出舱活动将近400人次,其中中国航天员5人次。


  接下来,中国空间站还将迎来第二批航天员入驻,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黄海华)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