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技纵览 > 正文
联影磁共振摘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打破美德企业垄断
发布日期:2021-12-13 来源:上观新闻

7dcb2640b34e4449a6ffca7601330294.jpg

  长期以来,高场磁共振医学影像设备的部件和整机制造被美国和德国企业垄断,导致我国医院进口的这类设备价格虚高。近年来,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研制的高场强磁共振设备打破了这个局面,使我国成为第三个全面掌握高端磁共振全部核心部件技术和整机制造的国家。


  近日,由联影医疗牵头,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共同完成的“高场磁共振医学影像设备自主研制与产业化”项目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企业与新型研发机构、医院的深度合作,是这个项目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特区”让科学家深入企业


  磁共振被誉为“尖端医疗设备皇冠上的明珠”,是心脑血管、神经和肿瘤等多种重大疾病影像诊断的利器。高场强磁共振可让临床诊断更精准,也能为脑科学等重大前沿科研提供精细的结构和功能成像,是科研领域必不可少的科学仪器。然而,磁共振研发涉及学科门类繁多,技术体系精密复杂,研发难度极大,高场磁共振的研发壁垒尤其高筑。


6da315b6318f4017bc05d9bd163585ef.jpg


  联影医疗董事长张强介绍,在联影医疗研发成功前,全球实现磁共振全部核心部件技术自主研发的企业仅2家。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国产磁共振设备主要占据中低端市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的国产率不足5%,高端3.0T磁共振设备100%依赖进口。进口设备价格昂贵,导致我国百万人口磁共振拥有量不足美、日等国的十分之一。


  场强是决定磁共振性能的重要指标,高场强往往带来高分辨率图像。按照场强由低到高,临床磁共振设备分为0.2T、1T、1.5T、3.0T等不同类型。由于磁共振成像电子学门槛高,技术体系精密复杂,设备场强越高,研发难度越大。


  为了让高端医学影像设备惠及更多老百姓,2011年,联影医疗在上海成立。“联影一成立,我们就开始与联影团队合作,希望研制出能与欧美顶级产品媲美的国产设备。”获奖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研究员郑海荣说。联影医疗和中科院深圳先进院还决心解决两个行业核心难题:如何破解磁共振影像分辨率越高,扫描速度越慢的矛盾?如何突破高场强中短波长射频影响图像质量的瓶颈?


  如今,两家单位的合作目标都已实现。谈及成功原因,郑海荣说了一个新机制——科技与产业的“弥散融合”。作为一家体制内的新型研发机构,中科院深圳先进院为科研人员开辟“特区”,规定与联影医疗合作的科研人员不必申请政府项目,不必发表论文,只要在磁共振技术上取得突破,就能获得晋升和涨薪。


  正因为设立了不同于传统科研院所的“特区”,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的科学家与联影医疗的工程师实现了“弥散融合”。很多科研人员从深圳来上海常住,与工程师团队一起工作、联合攻关。不取得突破,来沪科研人员决不“收兵”。


86598f59cb9f4b8490aed9f0938ff987.jpg


  医生从不信任到乐于合作


  高场磁共振医学影像设备的问世,也离不开解放军总医院和中山医院的全力合作。作为医学影像设备的用户,医生的反馈和建言对研发团队改进设备有着重要价值。


  “联影成立之初,很多人不相信我们能研发出高场磁共振设备。”张强回忆。不过,解放军总医院和中山医院为国产设备打开了大门,与民营企业共同开发、改进设备。解放军总医院放射诊断科主任马林说:“联影的磁共振设备2014年底就进入了301医院,那时设备还不成熟,我们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不断反馈、提出建议,与联影一起不断调整和打磨设备,优化磁共振的序列、参数以及系统的整体性能,让设备更加贴合医院的临床需求。”


  马林还指出,以往最先进的设备往往在海外打磨应用,待到成熟后才进入中国,中国医生很少能参与进原创性高质量科研。而如今,基于联影全球领先的最新技术,以及本地强大的工程师、科学家团队,通过产学研深度、开放的合作,企业和医院能共同进行原始创新,参与孵化前瞻性的科研成果,有效推动产医转化。


  这个医工结合团队建立了脑中风、心脏病和微小肿瘤“既快又清”的定量磁共振成像诊断方法,实现了高时空分率实时心脏成像、肝脏灌注和脑血管斑块成像,形成临床指南并纳入国际影像专家共识。“现在,很多医院愿意和我们合作开发还没拿证的新产品。”张强说,“与过去相比,临床医生对国产高端医疗设备的信任度大幅提升。”


c09559dd4ce74adb96c2ec315752b4f3.jpg


  “现在不光是我们医生,在一线操作的青年技师都喜欢联影的产品。”中山医院放射科主任曾蒙苏告诉记者,“21世纪的科研不可能是‘单打独斗’,必须依靠团队合作的力量。同时,需要多学科创新联动,医疗器械更是多学科交叉领域,离不开产学研医的深度融合。期待未来高端医学影像设备成为继高铁后的第二张‘中国名片’!”


  打破外企“一统天下”局面


  经过多年产学研医协同创新,联影医疗牵头研制出首台国产3.0T高场磁共振设备,实现核心部件100%自主研发,获得知识产权147项,包括发明专利124项、美国专利11项。设备在产品性能上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基于获奖项目,联影推出了多款创新的高场强磁共振设备,包括世界首台超大孔径75厘米磁共振uMR OMEGA、世界首款全身5.0T磁共振uMR Jupiter以及一系列高端科研型3.0T磁共振,助力攻克重大疾病,服务脑科学等重大前沿科研探索。


  如今,联影磁共振设备已进入全国近千家医疗机构,包括数百家三甲医院。国产磁共振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从2013年的14%升至41%,推动了高端医疗设备的普及。这些“中国智造”还出口到美国、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产生了重大经济与社会效益。我国由磁共振设备净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打破了跨国外企长达30多年“一统天下”的局面,国际产业格局有望被重塑。


e660b995aba24a31ae8b5cc5754e60eb.jpg


  联影磁共振的产业化和临床应用,还让进口同类产品大幅降价,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让更多国内患者用得上、用得起高场磁共振设备,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张强表示:“未来,我们将持续积极响应国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号召,协同产学研医各界能量,全力推进高端医疗装备领域一系列核心技术的突破,加速原创性、引领性临床科研与创新转化,为‘健康中国’战略的早日实现贡献力量!”( 作者:俞陶然)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