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正文
全国首家孵化器博物馆落户浦东
揭开孵化器从0到13206的秘密
发布日期:2021-06-10 来源:浦东时报

1.jpg

参观者走进博物馆了解我国众创孵化的历史。  倪竹馨 摄

  

  创业难、没资金、缺场地?不如选择孵化器。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的《2020年中国创业孵化发展报告》,截至2019年底,全国创业孵化机构总数达到13206家,其中孵化器5206家、众创空间8000家,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

  

  可你是否知道,从0到13206,仅仅过去了短短34年。近日,全国首家展现众创孵化历史的博物馆——火炬众创孵化博物馆,在位于张江科学城的康桥先进制造技术创业园内正式开馆。馆长、上海市众创空间联盟理事长、《中国孵化器》杂志主编范伟军表示,这家博物馆落户浦东是有原因的,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浦东是中国优秀孵化器最集聚的地方,而张江科学城又是代表中国科技创新创业的阵地。

  

  “民族存亡的时刻,中国的热血青年到哪里去,到延安去,因为那里有希望;今天,在伟大祖国的和平建设时期,中国的热血青年到哪里去,到孵化器去,因为那里有希望!”1997年,时任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的讲话,置于火炬众创孵化博物馆的门头之上。而门头下的三块铜牌,分别为科技部1997年始颁的“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2008年始颁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15年始颁的“众创空间”,客观真实地记录和展示了我国创业孵化机构的发展轨迹和成果。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整座博物馆位于创业园1号楼的1至3层,约1500平方米的展示面积内,陈列250余件藏品,其中数十件与浦东息息相关。博物馆一层立着两根“记忆柱”,通过图文形式记录了我国孵化事业历程里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镜头和往事。

  

  一旁摆放着的四座建筑小模型,分别是1959年,美国创立的世界上第一家孵化器——巴达维亚工业中心;1987年,中国诞生的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2012年,中国在海外建立的第一家孵化器——中关村瀚海硅谷科技园;2015年,国内首家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孵化器——立足张江的莘泽孵化器。范伟军透露:“上海300多个孵化器中,浦东就有约170个,其中95个就位于张江科学城内。”

  

  来到博物馆的二层、三层,通过文件、展板、视频等形式,记录了孵化器、众创空间在我国从“诞生”到花开各地的成长历程。展柜内,一份1987年11月24日发文的《关于开展科技创业中心(又称“孵化器”)可行性研究的通知》,成为我国政府文件中第一次出现“孵化器”这个概念。一旁的文件,则记录了上海市人民政府迅速响应,批复成立上海市科技创业公司,即现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

  

  都市人离不开的外卖平台、打破多项票房纪录的国产动画电影,它们的成功同样离不开创业孵化机构。一份签于2010年的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项目资助协议书,内容为“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获得25万元的创业资助,帮助这家未来的外卖巨头度过草创期。而在一幅《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海报上,则留下了电影导演兼编剧饺子,与成都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理事长张弛的签名。

  

  火炬众创孵化博物馆从两年前开始筹备,去年即已在上海市文旅局备案。范伟军透露,迟迟未开馆,一是因为办馆资金完全为自筹与社会赞助,二是因为疫情影响,导致藏品征集与甄别工作都十分困难。博物馆的开放,了却了范伟军的一桩心愿,更让他欣喜的是,开馆的消息一传出,全国各地都希望捐赠珍贵资料:“博物馆的展示内容将变得越来越丰富。”

  

  “34年来,孵化器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提升。同时,它也在一代代更新,一代代替换,这个历史值得被记录下来,并启迪未来。”范伟军坦露了打造这座博物馆的初心,寄望它能成为一座科普馆,向学生与青年普及创新创业的理念;也希望它成为一处文化地标,依托馆内的图书馆与咖啡馆,为行业众人提供学习交流的空间。(记者 曹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