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市委全会精神,科技青年这样说
发布日期:2021-06-25
来源:上海科技
6月22日,十一届市委十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下称《意见》)。上海科技系统青年干部们深入学习了会议有关精神,并结合实际工作和自身关切,展开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要切实发挥好青年科技工作者重要作用,为上海提升城市软实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深受鼓舞,学习有体会
通过学习,青年干部们对于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以及“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王天晶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作为会议简报组的工作人员,通过现场聆听李强书记的讲话以及参会人员的讨论发言,我深切感受到,李强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催人奋进,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正当其时、大有可为。结合自身成长和岗位工作,主要有三点体会。一是坚持人人参与。只有每个市民都以身作则,为人处世中处处彰显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城市的软实力才是真正意义上提升了。二是坚持双轮驱动。软实力和硬实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两者就像自行车的两个轮子,只有齐转,才能并进。三是坚持创新创造。当今世界,变化层出不穷,景象日新月异,我们作为科技管理工作者,必须加强学习,带头彰显城市精神和品格,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创造性、时效性,肩负起岗位赋予的职责,扛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姜益光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的精神,深刻体会到了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性。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有着浓厚的红色革命文化,同时上海也是中国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这都是上海核心价值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提炼概括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城市品格,对于上海提升城市软实力,同时提升市民的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人人参与,共同肩负起时代赋予上海的新使命。
闵祥智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
十一届市委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我第一时间进行了学习,进一步掌握了上海的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做为一名新上海人,要牢牢掌握新时代上海市民的新形象,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发挥特长,向最好者学习、与最强者比拼、跟最快者赛跑、携最优者同行,为上海的发展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朱冰清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离不开城市软实力的提升,一个城市的软实力是一股看似无形,实则强大的力量。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积淀了独特而珍贵的文化艺术和历史记忆,对于这些历史文化符号,我们要保护好,传承好,宣传好。同时,秉承“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使上海文化与世界文化交融激荡,激发出创新的活力。在提升上海软实力的道路上,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塑造人性化城市,使上海成为一个能够感召人、激发人、凝聚人的国际大都市。
二、立足本职,工作有抓手
作为科技系统青年干部,要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己任,矢志创新,不断奋斗,要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动能,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立足本职工作,以助力提升上海软实力为抓手,更加推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田家隆 上海科技馆
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为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厚植实力之基。作为上海青年,把这座光荣之城作为人生征程的希冀与梦想,事业开端的责任与担当,建功立业的恪守与坚强,被深深吸引的是城市中的红色精神力量,是文化品质,更是一座城市综合体验的“高满意度”——不仅“处处便利友好”,更能获得一种独特的“知性关照”,拓展人生“带宽”。作为科技馆的团干部,要在上海这座红色之城的红色血脉中传承“清风凉自林谷出”的政治信仰,常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赤诚情怀,践行“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价值追求,把上海丰富的红色资源作为广大青年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推出一批具有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科普特色的说服人、鼓舞人、打动人的典型案例,努力推动上海科技馆青年工作成为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一面领先旗帜,奋力谱写新时代科普事业发展的青春篇章。
黄超 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
上海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硬实力”的同时,能够注重城市软实力的建设与提升,充分体现了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对于上海长远发展规划的高瞻远瞩。如果把科技、经济等因素比作“速效药丸”,城市精神与城市品格则更像是“缓释试剂”,它们无法即时、快速提升上海的综合竞争力,但对于城市的滋养则是漫长且持久的。只有软硬实力两手抓、共同强,上海才能在未来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一名科技系统的青年党务工作者,当下我该做的,就是切实立足本职工作,讲好上海城市故事,宣扬上海城市精神,为上海城市软实力提升贡献青年力量。
管应红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
全会首次明确了“上海城市精神和品格”,将城市软实力建设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是一次了不起的凝聚人心的创举。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城市依靠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在世界经济水平高度发展的今天,相对于硬实力来说,一个城市的软实力更能体现它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竞争力。作为上海市科技系统的一名青年,我们应当提高思想认识,全身投入科技事业,发挥好自身岗位优势,为上海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贡献一份力量。
成浩旸 上海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文件中提到的“坚持提升软实力与增强硬实力相结合”让我感触颇深,作为科技工作者,在科技这一“硬实力”工作中,更要注重科普宣传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和科创的并行发展就是上海坚持提升软硬实力相结合的重要典型。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同时,要做好科普宣传的落地工作,利用优势拓展科普外延,逐步拉近科技与公众的距离,打通科普“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
三、日新月异,城市有未来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在科技、经济、人文等各方面的发展是世人有目共睹的。《意见》的出台,无疑为上海长期发展以及未来代表全国参与更高阶的全球合作与竞争,注入了更为强劲的动力。
于金旭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
1843年,上海开埠,从一个不起眼的海边小城开始向卓越的全球城市迈进;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开启了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的伟大征程;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掀开了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崭新篇章。上海的发展史彰显了城市精神品格的与时俱进,展现了城市软实力的持续提升,蕴含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奋斗。“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我们科技青年更要志存高远、矢志创新,发扬“山海铁火”精神,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李秋彤 上海材料研究所
我党百年华诞即将到来,上海在这个极具历史意义的关键时间节点,集中一次全体会议的时间和力量,聚焦城市“软实力”这一课题探讨,其影响力与战略意义可见一斑。如今,我国硬实力建设成效显著,而如何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是当前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大使命任务。上海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需要充分发挥软实力的“加速器”作用,更加自觉地弘扬城市精神品格,更加主动地提升城市软实力。
解放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上海是一座不断创造发展奇迹的城市。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的上海城市精神品格,成为融入上海血脉灵魂的软实力之源,为上海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城市软实力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我们要有不懈的追求,立志高远、脚踏实地,向世界一流水平看齐;我们要有澎湃的活力,敢于创新、挑战未知领域,勇于担当、开拓新天地;我们要有宽广的胸怀,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与科普工作,以星星之火点亮更广阔未来。通过展现科技青年风采,助力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
陈雨璐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上海是中国对外一张靓丽的名片,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上海通过其城市精神和品格吸引所有的人,让天下英才近悦远来,上海城市精神品格是这座城市的成长基因和血脉灵魂,已经深深融入这个城市每个人血液之中。作为身在上海的电科人,我们也要将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品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打造经典品牌,引领时代潮流,硬实力要强,软实力也要强!让上海、也让中国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讲好中国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