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正文
张江科学城迎来新一轮“提质扩区”
将形成“一心两核、多圈多廊”空间布局,“大小张江”联动做强创新引擎
发布日期:2021-08-06 来源:解放日报

  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公布。仅仅一天之后,酝酿许久的张江科学城“十四五”规划出炉。张江科学城将建设大师云集的科技创新策源地、硬核主导的高端产业增长极、共治共享的创新生态共同体、活力四射的国际都市示范区,力争成为国际一流科学城。


  优化区域功能布局


  近日,来自上海光源中心的团队在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振荡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一种产生涡旋X光的理论方法。上周,相关成果以研究快报形式发表在美国光学学会权威期刊《光学》上,这也是该期刊发表的第一个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物理方面的研究成果。


  自主创新是张江的初心使命,未来这里一定会诞生更多的“硬核”科研成果。根据规划,“十四五”时期,张江科学城将围绕建设上海科创中心核心承载区的战略目标,对科学城总体空间进行优化调整,规划面积由现在的95平方公里扩大至约220平方公里,扩区后将形成“一心两核、多圈多廊”错落有致、功能复合的空间布局。


  “一心”:即张江城市副中心。强化科技创新特色,汇聚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国际化、高品质、活力开放的科创型城市副中心。


  “两核”:即张江科学城南北“一主一副”科技创新核。北部科技创新核以国家实验室、未来科学中心为依托,南部科技创新核以国际医学园区为依托,共同提升张江科学城创新策源能力。


  “多圈”:结合地铁站、产业节点等布局产业组团与生活组团,高质量建设一批高端产业基地和产业社区,推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全覆盖,构建集约紧凑、功能混合的多组团式空间布局。


  “多廊”:纳入北蔡楔形绿地、黄楼生态湿地,依托川杨河、北横河、咸塘港、浦东运河等城市生态廊道,形成“三横三纵、蓝绿交织”的生态空间格局。


  上海科创办专职副主任侯劲说,目前张江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已集聚了覆盖光子、生命科学、海洋、能源等领域的14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设施数量、投资额和建设进度领先全国,服务用户遍布全球。张江科学城扩区后,将进一步释放产业空间,优化功能布局,承载更多产业链、创新链的核心环节。


  推动更多综合改革


  走进张江科学城大大小小的生物医药企业,他们大多会给你看一张五颜六色的表格,上面密密麻麻排着在研创新药的最新进度:从临床试验前、临床申请、一期、二期、三期,一直到注册申请、产品获批。在华领医药的表格上,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糖尿病新药多扎格列艾汀已经冲过终点线,拿到了《药品生产许可证》。


  “从事物发展全过程、产业发展全链条、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出发谋划设计改革,是引领区《意见》提出的明确要求,张江正聚焦产业链上的具体需求,强化改革的协调联动,形成合力。”侯劲说,华领医药正是“改革系统集成”的收益企业之一。


  “一粒药”的研发,首先最可能缺的是资金。浦东在张江“多点开花”,布局生物医药公共研发平台,又通过发行“科技创新券”的方式,大大降低中小医药研发企业的运营成本。进入试验阶段,生物医药研发往往需要进口大量的试剂、特殊药品,张江设立的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打通了一条科创通关的“绿色通道”,跨境研发也有了进一步提速的可能。而在生产阶段,始创于张江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制度,让新药的生产和扩能都能跑出加速度。 


  通过全链条上的制度创新,张江用改革推动整个生物医药产业一跃而起。如今的张江科学城聚集着100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20余家大型医药生产企业、100多家各类研发机构。去年以来,多个全球首创药从张江走出,走向世界。


  如今,张江正在引领区《意见》的指引下,探索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按照相关要求开展自行研制体外诊断试剂;建立企业研发进口微量耗材管理服务平台,在进口许可、通关便利、允许分销等方面予以支持等更多的综合改革事项。“我们还在研究科技企业与高校等科研机构携手加快关键技术研发的新机制,鼓励更多的企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


  尽力释放溢出效应


  2006年,上海将原一区六园格局的“上海高新技术开发区”更名为“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此,张江这个品牌也从地理上的浦东“小张江”拓展到遍布全市各行政区的“大张江”,形成了现在一区二十二园的格局。


  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是上海全市的大事,全市上下要同频共振、协同发力。张江科学城既要“全力做强创新引擎”,还要尽力释放溢出效应,助推上海各个张江分园结合各自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使全市科技创新从一枝独艳变为满园春色。


  引领区《意见》发布后,上海科创办第一时间制定发展战略,即争当改革创新的先行者,争当原始创新的先行者,争当产业创新的先行者,争当开放创新的先行者,争当党建创新的先行者。未来,“大张江”一区二十二园将共同努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需求,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引领,建设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前瞻性和基础性前沿项目,打造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培育高水平创新主体。同时,积极承接上海建设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重大任务,建设长三角国际技术创新中心,促进国内创新要素循环发展,构建高水平国际创新网络。


  根据规划,到“十四五”末,“大张江”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将达1.1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将达1.5万家、累计新增上市企业100家、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的7.5%。到2035年,“大张江”创新策源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主要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全面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记者 王志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