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正文
第三届长三角集萃创新杯大赛落幕,这些项目获奖
发布日期:2023-06-15 来源:上海科技

1-1.png

  近日,“第三届长三角集萃创新杯大赛”在长三角国创中心张江总部落下帷幕。本届大赛从2022年11月开赛,在校内导师、产业导师联合指导下,历经初筛、企业开放日、争霸赛、巅峰赛等4个环节,最终,北京工业大学的“医用可降解储氢仿生纳米支架的制备及在慢性伤口的应用研究”,东南大学的“数睡星愿:医疗级智慧睡眠领航者”,南京工业大学的“血液在线生化监测仪”3个项目荣获本次大赛一等奖,其他6个项目荣获二等奖,9个项目荣获三等奖,2个项目荣获鼓励奖。大赛还评选出1个杜邦专项创新奖、6家优秀组织奖以及43位优秀指导教师。


  在大赛颁奖典礼上,长三角国创中心主任刘庆介绍了国创中心的建设背景、开展集萃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初心使命和培养模式。

 

1-2.png

  他说: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对人才的培养和共享,人才转移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关键。长三角集萃创新杯是整个集萃人才体系中的一个品牌活动,目的就是要通过产业课题的牵引,强化高校人才教育和产业创新发展的链接,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水平。国创中心期望通过集萃研究生联合培养,一方面建立大学和长三角地区企业的合作桥梁;另一方面助力高校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质量人才;同时,也为长三角地区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未来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打下坚实基础。

 

1-3.png

1-4.png

1-5.png

  附:获奖名单

 

  一等奖(3组)

 

  项目名称:医用可降解储氢仿生纳米支架的制备及在慢性伤口的应用研究

 

  队伍名称:北京氢分子研究小队

 

  参赛组员:党政、文小虎、姜世豪

 

  校内导师:北京工业大学赵鹏翔、马雪梅

 

  产业导师:集萃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研究所邵怡

 

  项目名称:数睡星愿——医疗级智慧睡眠领航者

 

  队伍名称:数睡星语队

 

  参赛组员:丁旗、肖志军、陶天童、李兵兵、周扬锟

 

  校内导师:东南大学谢维、刘澄玉、吴晓纯

 

  产业导师:集萃医工交叉技术研究所屠小明

 

  项目名称:血液在线生化监测仪

 

  队伍名称:膜力医学团队

 

  参赛组员:苑雪丽、庞军、张静、单元生、薛硕(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校内导师:南京工业大学储震宇、金万勤

 

  产业导师:集萃医工交叉技术研究所陈科

 

  二等奖(6组)

 

  项目名称:一种基于SERS的阿尔兹海默症早筛纳米纤维素微流控平台

 

  队伍名称:滴血筛“痴”队

 

  参赛组员:苑航、袁文雯、段思璇、焦柯燃、雍睿琪

 

  校内导师:西交利物浦大学宋鹏飞

 

  产业导师:集萃医工交叉技术研究所陈科

 

  项目名称:脑性瘫痪儿童下肢智能康复设备的开发

 

  队伍名称:魔毯队

 

  参赛组员:李沅峰、徐婷孜、安艺佳(西交利物浦大学)、朱殷晓(西交利物浦大学)

 

  校内导师:西交利物浦大学孙捷,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梁永齐

 

  产业导师:集萃医工交叉技术研究所严涛

 

  项目名称:可修复相变材料的智能骨科治疗系统

 

  队伍名称:相变未来小队

 

  参赛组员:倪玉、万子秋、薛涵斐

 

  校内导师:南通大学樊冬娌

 

  产业导师:杜邦中国研发中心王重阳

 

  项目名称:基于微流控电化学全细胞传感器的心血管疾病生物标志物氧化三甲胺检测技术研究

 

  队伍名称:理工微分析队

 

  参赛组员:赵子玥、王保国、毛执鹏、藏雨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校内导师:北京理工大学易越

 

  产业导师:集萃医工交叉技术研究所陈科

 

  项目名称:新型抗菌抗病毒膜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队伍名称:空气卫士队

 

  参赛组员:饶媛媛、谭杰松、周光豫、陈际旺、武军伟

 

  校内导师:南京工业大学仲兆祥

 

  产业导师:杜邦中国研发中心亓晓曼

 

  项目名称:生物安全可溶性微针透皮递送工程化外泌体用于糖尿病皮肤溃疡治疗

 

  队伍名称:同济生材队

 

  参赛组员:马骁一、范丽敏、杨玉珊、陈娜娜、刘冰冰

 

  校内导师:同济大学任天斌、李永勇

 

  产业导师:杜邦中国研发中心马小刚

 

  三等奖(9组)

 

  项目名称:低磁化率新型医用锆合金研发

 

  队伍名称:锆骨无忧队

 

  参赛组员:贺世强、蔡爽、谭希努

 

  校内导师:重庆大学邱日盛

 

  产业导师:杜邦中国研发中心杨喆悦

 

  项目名称:创制和评价PH和葡萄糖双响应型浒苔多糖水凝胶敷料

 

  队伍名称:浒苔智造队

 

  参赛组员:傅茵怡、张红星、刘铖、王志豪、于素洁(法国巴黎文理研究大学)

 

  校内导师:江苏大学刘欢

 

  产业导师:杜邦中国研发中心马小刚

 

  项目名称:基于深度学习辅助的摩擦电自黏附皮肤健康贴片

 

  队伍名称:IoMT队

 

  参赛组员:谢凌婕、陈小平、鲁博涵、韩驰、秦璇(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

 

  校内导师:西交利物浦大学刘伊娜

 

  产业导师:杜邦中国研发中心亓晓曼

 

  项目名称:治疗糖尿病足的生物全降解外用敷料产品体系关键技术研究

 

  队伍名称:扬起风帆队

 

  参赛组员:曾仪雯、冯静秋、黄高瓴、刘鑫

 

  校内导师:海军军医大学海军特色医学中心李丹、张春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刘贵明

 

  产业导师:杜邦中国研发中心马小刚

 

  项目名称:脑机接口虚拟现实康复系统设计

 

  队伍名称:西浦Super Brain队

 

  参赛组员:王溯、苏豪、陈淑瑜、梁力文、苗子潮

 

  校内导师:西交利物浦大学杨瑞、黄梦婕

 

  产业导师:集萃医工交叉技术研究所严涛

 

  项目名称:新型水凝胶脑电极研发与测试

 

  队伍名称:邮邮有话说队

 

  参赛组员:金千惠、李文圣、麻雪辰、吴淑慧、王伟光

 

  校内导师:北京邮电大学徐光远

 

  产业导师:集萃脑机融合智能技术研究所裴为华

 

  项目名称:“鞣智”可穿戴健康监测系统

 

  队伍名称:模范智造队

 

  参赛组员:朱靖宇、刘亚东、周曈、赵语涵

 

  校内导师:南京工业大学霍峰蔚、吴健生

 

  产业导师:杜邦中国研发中心王重阳

 

  项目名称:嵌入式3D打印水凝胶新策略

 

  队伍名称:中南队

 

  参赛组员:段艳霞、张玲玉(湖南中医药大学)、梁妍(湖南中医药大学)、赵景洲(东南大学)

 

  校内导师:中南大学王毛男

 

  产业导师:集萃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研究所程兆俊

 

  项目名称:早期肝损伤快速检测诊断试剂的开发

 

  队伍名称:SIMM-MIC队

 

  参赛组员:宋瑞虎、雷美玲、金旭、程梦珍、魏雪梅

 

  校内导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陈浩

 

  产业导师:集萃医工交叉技术研究所严涛

 

  鼓励奖(2组)

 

  项目名称:衣添能—Aiot动态实时人体健康监护预警平台

 

  队伍名称:慧衣智能队

 

  参赛组员:温欣宇、丘伟前、陈泰屹、蔡荣彬、林欣彤

 

  校内导师:福建江夏学院孙文贤、熊浩

 

  产业导师:杜邦中国研发中心王重阳

 

  项目名称:康复之星——基于DBN算法的康复训练外骨骼装置

 

  队伍名称:康复之星队

 

  参赛组员:侯逸凡、时琦、蒋天逸、郑扬、杨明浩

 

  校内导师:中国药科大学吴方

 

  产业导师:集萃医工交叉技术研究所杨俊宇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