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正文
大号“汽车充电宝”:充电10分钟行驶百公里?
发布日期:2024-01-17 来源:上海科技

  假如停车场有一只大型“充电宝”:快充快放型充电机器人自动导航为新能源汽车充电10分钟汽车即可上路行驶100-200公里。

 

2-1.png

 

  从昔日的“人找桩”到如今的“桩找车”“电找人”,这个“会自动驾驶”的充电桩来自“基于超级电容储能技术的智能网联充电机器人研究及应用”项目。

 

  该项目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由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威科技”)承担。

 

  “充电10分钟行驶百公里如何实现?充电机器人是新能源车的大号“充电宝”吗?以下是我们与项目责任人、奥威科技超级电容器首席技术官安仲勋的对话。

 

  Part 01.超级电容器:在不妥协中找到平衡点

 

  上海科技:请您介绍一下项目的背景和主要目标。

 

  安仲勋:我们的出发点是对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的迫切需求。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充电难”成为显著问题。一方面,固定充电桩的利用率低下;另一方面,快充技术虽然缓解了续航焦虑,但对电网造成了冲击。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占比达到25%左右,这就带来了充电基础设施的巨大压力。

 

  我们的项目旨在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开发移动充电技术,改变传统的充电方式,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这在超级电容技术领域是一次重大突破。

 

  上海科技:什么是超级电容器?有哪些超级电容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安仲勋: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可以快充,绿色环保,无污染,电芯的能量密度达到每公斤130瓦时,反复充电可以在5万次以上。

 

  目前,超级电容器被用于多个领域,如公共交通(公交车、有轨电车)、工业应用(如钢铁厂)以及海军舰船。

 

  上海科技:该项目中的超级电容器有哪些显著特点?团队目前的超级电容技术与全球标准相比地位如何?

 

  安仲勋:我们的超级电容器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能在提高能量容量的同时拥有更长的寿命。

 

  与全球标准相比,我们在研究和商业应用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在能量密度和生命周期能量输出等方面。

 

  上海科技:在研发过程中,团队主要遇到了哪些挑战,是如何克服这些挑战的?

 

  安仲勋:主要挑战在于开发一个既安全又高效的超级电容器系统,以及实现机器人的精确自主导航和路径规划。这需要我们在材料、能量管理、安全性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和优化。

 

2-3.jpg

 

  其中,最大挑战是混合电容器中能量、功率和寿命之间的内在权衡。我们努力在每个方面都不妥协的情况下,找到平衡点。我们发现热力学、电学和机械因素的相互作用对性能有显著影响。专注于这些方面,尤其是热均匀性和机械应力,我们取得了突破。

 

  上海科技:项目的核心创新点是什么?

 

  安仲勋:我们的核心创新在于结合超级电容储能技术与智能网联技术,开发移动充电机器人。

 

  这些机器人能自主导航到车辆进行充电,从而提高充电桩的利用效率并缓解充电难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充电的便利性和效率。

 

  Part 02.充电机器人:“会自动驾驶”的充电桩

 

  上海科技:移动充电机器人的设计和性能特点是什么?充电机器人的具体设计和性能如何?

 

  安仲勋:充电机器人也就是会自动驾驶的充电桩。它改变以往车找充电桩的模式,充电机器人是充电桩来找车。

 

  我们的充电机器人设计为快充快放型,充满电只需15分钟。其储能单元由四组超级电容模组串联组成,总重量约700kg。这种设计使得机器人能在短时间内为新能源车辆提供紧急补电。

 

2-5.png

左:电助力版移动充电车

 

2-6.png

右:自动版移动充电车

 

  上海科技:充电机器人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是如何工作的?充电机器人在实际使用中的操作流程是怎样的?

 

  安仲勋:比如,在公共停车场中,某位车主没有找到带充电桩的车位,只好将车辆停放到不带充电桩的6号车位。这时,车主可以通过手机App下单,召唤移动充电车到6号车位服务。

 

  调度平台接到充电请求,下发充电任务到充电车,充电车接收到任务,在激光导航的控制下,自主移动到6号车位进行充电服务。充电完成后,它会自动返回充电站充电或者执行下一个任务。

 

  Part 03.未来:更高效的移动电源

 

  上海科技:该项目接下来有哪些目标?

 

  安仲勋: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实现150 Wh/kg的能量密度。团队也在探索新的材料系统和更大的电容器尺寸,以降低成本并提高集成度。

 

2-8.png

 

  我们的下一步计划是继续优化自动导航系统,确保充电车达到设计目标。此外,与管理云平台的调度系统和业务系统的对接也将是我们的研究重点,以实现更高效的充电服务。

 

  上海科技:超级电容共享充电机器人将如何应用?

 

  安仲勋:未来,超级电容共享充电机器人将广泛应用于高速服务区、出租车停车场、商场、园区等。同时我们也开发了应用于住宅微储能、展会展位设备供电和照明电源、电力抢修、消防救援的展会移动电源。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