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正文
企业出题投入基础研究,上海“探索者计划”吸引更多创新龙头加盟
发布日期:2024-01-19 来源:文汇网

  三年前,市科委与联影集团联合设立“探索者计划”,开启了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共同投入基础研究的一场全新探索。如今,这一模式正在吸引越来越多重点行业的领军企业加入。

 

  最新启动的上海市2024探索者计划中,联影医疗、鸿之微科技、华测导航、中国商飞、曦智科技、上海电气等8家创新龙头加盟。其中,既有联影医疗、鸿之微科技这样的回头客,更有多位新朋友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也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探索者计划”的超高“用户黏性”表明,这一由政府引导、企业出题、共同出资的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将让更多“从01”的创新破土而出。

 

  瞄准产业变革,攻关“下一代CT

 

  联影集团是“探索者计划”首位“吃螃蟹的人”,光子计数能谱CT是该计划中的一个课题。未来每一台CT都将是光子计数CT欧洲放射学会主席曾这样预测。这一被誉为近十年CT影像领域最重大的技术进展,很可能催生下一代革命性CT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包括西门子在内的跨国巨头均已投入巨额经费进行研发。

 

  随着高速处理电子学的进步,CT探测器在短时间内识别和计数X线光子的成像方式逐渐成为可能。光子计数能谱CT可实现高空间分辨率、高信噪比和能谱(彩色)成像,将极大拓展CT的临床应用场景,在心血管等疾病早筛早诊上具有重要价值。

 

  2021年,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赖晓春回国组建自己的实验室,一年后被探索者计划相中,加入到国产光子计数能谱CT的研发工作中。市科委和联影集团共出资50万元,支持他开展应用基础研究,这也成了赖晓春回国后拿到的第一桶金。据介绍,光子计数能谱CT对稳定性的要求极为苛刻,理解临床CT高流强X射线引起的探测器非稳态问题,是他需要在探索者计划中解决的核心任务。

 

  “其实在这个课题之外,我和联影集团也有交流,但‘探索者计划’把我们的合作压实了。”赖晓春说。现在,他除了是上海科技大学教授,还兼任联影医疗光子计数能谱CT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启动一年来进展顺利。他的成果为研究非稳态发生机制提供了有力工具,也为业界提供了高效的CT半导体和器件测试工具,极大加快了CT探测器半导体与器件的研发迭代速度。

 

  创新进入“核心区”,企业亟需基础研究

 

  “探索者计划”的朋友圈扩容,表明越来越多企业愿意掏“真金白银”投入基础研究,也意味着企业创新日益进入“核心区”。

 

  “高端医疗设备行业是技术壁垒高、创新密集、人才密集、资本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研究的突破,对联影乃至整个产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谈及与政府携手支持基础研究的原因,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这样说。加入“探索者计划”两年多来,联影集团携手多家高校、科研院所、三甲医院协同创新,推动产品核心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医疗影像设备从“并跑”到“领跑”提供有力支撑。

 

  鸿之微科技是一家从事多尺度仿真技术研究的企业,加入“探索者计划”以来,他们与市科委整理出亟待解决的15个课题,面向全市科研单位寻找解题高手。鸿之微科技副总经理龚奎表示,公司的研发课题与数学、物理、材料、化学领域息息相关,比如要模拟复合材料中各种元素如何配比才能表现出某种性质,这需要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模拟各类材料的特性进行求解。

 

  与此同时,身处基础研究一线的科学家通过参与企业课题,也提高了自身的科研水平。赖晓春说:“联影有非常强的科研实力,拥有相当优秀的工程师。对我来说,每次和联影进行技术交流都是学习的过程,来自产业界的产品经验大大拓展了研究者的视野。”

 

  创新资助模式,“出资人”也是“出题人”

 

  市科委副主任屈炜表示,“探索者计划”的设立,在完善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浇灌“从01”,也为10-1”凝练科学问题和科研成果1-10”转化提供了平台和路径。

 

  自2021年设立以来,先后有3家企业参与探索者计划,共同支持了50余支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高水平研究团队。今年加入该计划的8家企业,覆盖集成电路、民用飞机设计、先进计算、高端装备与先进制造、合成生物学等多个领域。

 

  下一步,市科委将进一步加大对“探索者计划”的投入力度,提高财政资金的出资比例,扩大合作企业范围,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出题人”和“阅卷人”的作用,推动产业需求与基础研究深度融合。同时也将鼓励和引导更多科学家投身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激发创新活力,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与落地。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