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科技创新“核爆点”,离不开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投资机构等创新主体的交流合作,作为平台型服务机构,孵化器可否在这个环节扮演重要角色?最近,由璞跃中国主办的“Global Tech Network”(全球科创社交网络)活动举行了新年首秀,200多位来自大企业、中小企业、高校院所、投资机构、产业园区和孵化器等单位的专家相聚璞跃中国长三角区域创新中心,探讨“迈入机器人新时代:具身智能”这一主题。
“人形机器人是什么?说白了就是长得像人的机器人,科幻电影里经常见到。我们研发它们的目的是把人的机能和智能复刻到机器上,让它们在各个领域替代劳动力。”上海理工大学机器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清都教授的演讲,直奔活动主题。台下的听众中,有上市公司的研发负责人,有风投基金合伙人,也有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初创企业创始人,他们都在从每位嘉宾的演讲中寻找合作和投资机会。
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周梅杰告诉记者,活动结束后,多家大企业和投资机构对他们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表示了兴趣,后续洽谈正在进行。
来自硅谷的孵化器在上海加速发展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一走进活动现场,就感受到浓郁的创新氛围。200多位观众坐在偌大的孵化器空间里,聆听着台上科技大咖的演讲。孵化器里有咖啡吧,累了就点杯咖啡,或在会场旁边的沙发上躺一躺,感受一下这个上海最大单体国家级众创空间的温馨。
“全球科创社交网络”新年首期活动近日在上海浦东举行
去年,上海首批高质量孵化器启动建设,璞跃中国榜上有名。“璞跃”这个公司名字的知晓度可能不太高,但说起它的英文名“Plug and Play”,在科技界可谓闻名遐迩,它成立于1998年,创始人亚美迪兄弟在硅谷的帕洛阿托买下一栋小楼,将一楼用作咖啡厅和波斯地毯商店,二楼隔成一个个小间,出租给创业团队。幸运的是,谷歌、贝宝、罗技等多家大企业的创业首站,就在那栋小楼里。
亚美迪的高明之处在于,不仅出租空间给科技企业,还创立了“房租换股权”赢利模式。他看好的初创企业,可以免费或用很少经费租下一个办公空间,但是要用股权作为一种资源交换,以实现孵化器与入驻小企业的利益捆绑、共同成长。此后,Plug and Play又创立了“加速器”这一服务和赢利模式——积极与大企业合作,根据它们的创新需求集聚一批中小企业,从中遴选出能满足需求的优胜者,促成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