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正文
【2024浦江创新论坛】 听,全球畅谈科技创新合作的澎湃之音|写在2024全球技术转移大会开幕之际
发布日期:2024-09-04 来源:上海科技

  著名的梅特卡夫定律表示,一个网络的价值等于该网络内节点数的平方,而在这个网络内每增加一个用户,溢出效应十分显著。科技创新也遵循该定律,全球技术转移让不同地域、不同学科的创新者相互启发,让他们的研究更上一层楼,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回报,这是单枪匹马式的研究无法做到的。

 

  经过四年迭代打磨,一个以“创新需求”为主题的科技展会——全球技术转移大会(InnoMatch EXPO),已经成为一年一度全球科技工作者翘首以盼的交流盛会,从创新需求到人才需求、资本需求,一个要素完备、永不落幕的全球创新资源集散枢纽平台已颇具规模。

 

  作为2024年浦江创新论坛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技术转移大会将于9月8-10日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举办,大会聚焦需求揭榜、人才发现、资本赋能,打造“1+3+365”展会对接模式,即1个InnoMatch全球供需对接平台在线服务全生态,3天展览展示+活动要素集聚全球化,365天持续对接全流程。

 

  一个个数字背后,是交汇于全球资源网络上的一个个节点,它们今日热烈而勇敢的奔赴,织就通往未来繁星的旅途。

 

2-1.jpg

 

  科技成果“转化门诊”亮相,千名技术经理人线下“淘金”

 

  全球技术转移大会人气有多旺?四年来,大会品牌馆入驻的国家馆数量31个、地区馆32个,全国15个省45个市的545家企业加入。专题活动举办了104场,535位行业大咖与嘉宾出席大会。

 

  全球技术转移大会越办越有活力的关键,在于它紧贴时代脉搏,倾听创新者心声,不断推出新模式、新打法。

 

  继前年的“云看展”、去年的百名技术经理人“淘展”之后,今年大会在现场开辟InnoMatch会客厅,推出“转化门诊”服务,近距离对企业需求进行挖掘、解读和对接。

 

  坐镇“转化门诊”的是金牌科技服务机构、中科优势的创始人邹涛。这个自称除了没有“敲钟”,体验过创业一切环节的80后创始人,去年九月就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合作开出了科技成果“转化门诊”,用他的话来说,身体不舒服了需要看医生,创业这件变量很大的事同样需要有人护航。

 

  科技成果“转化门诊”的需求有多大?邹涛至今已“问诊”了六七十个项目,其中既有医生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也有护士的医疗器械改良项目。

 

  而能有机会参加今年的全球技术转移大会,邹涛直言倍感荣幸,因为大会的品牌影响力十分可观。他表示,任何一个可转化的科研项目,如果不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可能未来会牵扯出一系列产权不清晰、交割不清楚等纠纷问题,直接影响项目发展的高度。他希望通过大会让更多人知道有这么一家“门诊部”,让自己的经验能够帮助到更多人。

 

  去年首次引入的技术经理人现场“淘展”大获好评,有人从大会中“挖”出数亿元的意向订单,还有不少“老法师”带着学生现场教学。今年“淘展”规模扩大了10倍,从百人团升级为千人团,甚至吸引到不少港澳台及海外技术经理人。

 

  除了1000多名技术经理人现场淘展,还有20000多名专业技术经理人在线上进行精准对接,相信今年一定能淘出更多的真金与机遇。

 

  有“回头客”也有新朋友,大会成了解中国创新窗口

 

  在今年参加大会的嘉宾名单中,拉斯·肖(Russ Shaw)是个值得关注的名字,他所创立的伦敦科技领导小组(TLA)是全球科技倡导组织旗下于英国当下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倡导组织,一直致力于支持伦敦科技初创及高增长企业,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而不断寻找新的资金与人才资源。现在,TLA已经成为连接伦敦科技创业者与投资人的桥梁、共享社区和人际网络。

 

 

2-2.jpg

 

  “我过去曾以线上形式参加过InnoMatch,今年亲自参加InnoMatch对我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它是我了解上海以及其他地方科技创新的窗口。”肖说。

 

  肖认为,人才的流动是实现强有力的技术转移的关键,一些最具创新性的科技中心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人。从去年开始,人才这个“第一资源”也纳入全球技术转移大会的平台,今年将发布15000余项人才需求,大会还将与海聚英才、猎聘等平台进行数据共享,深度挖掘科技型企业基于创新能力提升与技术需求而衍生出来的高精尖人才岗位需求。

 

  新加坡知识产权公司(IPI)是首次参加InnoMatch,但对它的了解却在很久之前就开始了。IPI首席技术官侯健明坦言,此次线下参会,是希望寻找潜在合作机会。他认为当前为了更好地支持企业,技术转移服务需要从了解企业的挑战和需求开始,而增强新加坡公司与全球创新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增加在中国的显示度,是新加坡公司的共性需求。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助理彭慧胜,通用航空低空经济智库首批专家梁咏峰,中国移动5G网联无人机副总设计师周剑,海尔开放创新平台总工程师万新明等产学研专家也将出席大会,分享他们关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真知灼见。

 

  创新需求“揭榜”快速匹配,有效促进科技企业壮大

 

  每年的全球技术转移大会,都是中国龙头企业集中发布创新需求的风向标。今年将有全国生物医药企业平台、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华润医药商业集团、中电金信、沈德无创时代等行业龙头集中释放4000项技术需求。

 

  陕煤集团是陕西省唯一的特大型国有煤炭企业集团,目前正在持续推进形成“多元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他们将豪掷50亿元寻求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新能源、新材料项目。比起单纯的技术引用,他们更希望与合作方共同开发。

 

  长三角国创中心将在大会上发布纳米凹凸棒石搭载氧化锌研究、基于生物3D打印技术的体外评价模型等几十个从多家企业中征集凝练的技术需求。征集需求的“揭榜”模式可有效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中小企业5年生存率“双极低”问题,能有效促进科技企业壮大。

 

  全球技术转移大会已成了创新需求“揭榜挂帅”的粘性平台。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副总裁曹申透露,四届大会共释放16000余项技术需求、20000余项全国科技创新人才岗位需求,展示1541项中小企业创新产品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1331项国际国内待转化成果与高校优质成果,1895家企业释放超750亿需求投入金额,共收到解决方案7304个,收到投递简历1000余份,达成意向合作金额近百亿,通过全球供需对接平台将供需对接率提升至68.1%,吸引13000余位技术经理人线上线下实时对接。

 

  浦江潮声,全球共鸣。“永不落幕”的全球技术转移大会正在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顶级人与资源的聚集让创新动能始终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