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报道 > 2019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 最新报道 > 正文
青年报:2019年度上海市科技奖颁发,记者对话最年轻“第一完成人”
发布日期:2020-05-20 来源:青年报

1


  2019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天在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召开,表彰为上海科技创新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308项(人)被授予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田禾、陈亚珠两位院士荣获科技功臣奖,青年科学家表现抢眼。

  

  从2019年起,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每年评选,奖金也从30万增加到了50万。此番许琛琦、郭志前、何斌、曹育才、姜育刚、吴江斌、张龙、赵晨、刘振民、王少白10人荣获本年度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其中最年轻的王少白出生于1985年。

  

  据统计,本年度领军人才以40至50岁区间居多。这一科研经验和活力相对成熟的年龄,占比为40.61%。科研主力以30至40岁区间居多,全部完成人中,正处于上升通道且最有创新活力的这一群体,占比38.89%。

  

  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度共有42个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为80后,其中主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大型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协同优化与智能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的上海交通大学黄文焘副教授出生于1988年,是今年所有第一完成人中最年轻的。

  

  31个项目获上海市技术发明奖。其中,“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薄型金属双极板及批量化精密制造技术”获特等奖。该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来新民等完成,变革了燃料电池核心部件-金属双极板替代现有石墨双极板,突破大规模并联流场均匀传质、大面积细密流道微米精度控制等严峻技术挑战,发明薄型金属双极板设计与制造新方法、新工艺和新装备。发表SCI论文91篇(全球双极板主题论文数第一),“两板三场”构型在国际上成为金属极板设计新标杆。作为唯一金属极板供应商为上汽、一汽、东风、长城等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企业奠定了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

  

  205个项目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由华东师范大学何积丰等完成的“面向重大工业装备核心控制软件的安全可信保障技术及应用”获特等奖。保障高端装备控制软件的安全可信是国际公认的重大挑战,特别是我国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和电力控制等安全攸关领域。项目组采用形式化分析、测试与验证等核心技术,首创形式化统一建模理论与多维度验证技术,解决了困扰国际学术界20多年的难题。

  

  此外,由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沈百飞等完成的《超强激光驱动粒子源与新光场》等43个项目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由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周行涛等完成的《SMILE还近视眼一个微笑》等15个项目获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卢克?塔尔维(比利时籍)、余金权(美国籍)这2位外籍专家获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奖。


2

  

  对话 最年轻“第一完成人”黄文焘

  

  记者:你在什么年纪成为上海交大副教授?当时觉得意外吗?

  

  黄文焘:我是30岁受聘上海交大副教授,校院系非常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在学术方向和职业发展上给予了大量的指导和支持,获聘既是肯定也是鼓励,激励我在工作岗位上多努力,以回馈学校的支持和信任。

  

  记者:你开始主持这个获奖项目时多大?你认为自己为什么能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就主持如此重要的项目?

  

  黄文焘:本次获奖项目前后持续10年,可谓“十年磨一剑”,经历10余个省部级及以上科技项目。我从2010年开始船舶综合电力系统的研究,从学习、独立研究、技术负责到项目主持,经历了5年时间的历练,从2015年起我陆续主持了国家和省部级课题4项、人才计划2项。

  

  之所以可以主持这个项目,我认为一是国家和上海市对青年人才的支持政策和机制好,鼓励青年研究人员创新和承担重任;其次,在团队和合作单位的支持下,我前期围绕综合电力系统开展了大量前沿性研究工作,在船舶控制保护与能量管理领域收获了丰富的成果,取得了良好的应用与经济效益;第三,我所在的研究团队积极向上、团结奋进,具有很强的拼搏精神,这也使得我能在船舶这一艰苦领域能沉下来攻技术、做实事。

  

  记者:你们团队平均年龄是多少?这是一个怎样的团队?

  

  黄文焘:我们团队年富力强,围绕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基础理论、关键技术、装备系统3个方向,形成了老中青“传帮带”的良好氛围。项目组以中青年专家队伍为主干,平均年龄 35 周岁左右。

  

  记者:你们单位给予年轻科学家怎样的平台和机会?

  

  黄文焘:在此首先非常感谢上海交通大学,感谢校院系、项目团队以及我的导师邰能灵教授的大力支持,单位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生活环境,在实验室建设、试验测试平台、重大项目立项、研究生生源等各方面都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与支持。

  

  记者:年轻对于你来说到底是优势多还是劣势多?

  

  黄文焘:我国船舶电气正在由跟跑、并跑向领跑进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年富力强的研究人员不断投入,年轻对于这个传统行业总体来讲应该是优势,一方面精力充沛,在现有基础上可以多为国家船舶工业工作5年或10年,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适应传统工科多学科交叉创新发展的需要。当然,年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经验不足的劣势,这是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克服和解决的,因此老中青“传帮带”的技术体系非常重要。

  

  记者:这次获奖以后,未来还有什么打算?

  

  黄文焘:本次获奖给了我和项目团队更大的信心,同时也是一种新的鞭策,意味着新挑战,要做出更多成果和更大贡献,接下来团队与我将围绕我国海洋战略及实际需求,在高技术舰船综合电力系统、智能船舶、深海缆系供配电等领域继续深耕,努力突破关键技术,为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青年报记者  郭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