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报道 > 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 > 最新报道 > 正文
2020年度上海科技奖揭晓:获奖科研成果平均研究周期为8.53年
发布日期:2021-05-25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5月25日,中国上海网站公布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员(项目)的决定》。根据《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经评审专家初评、复评、终评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市政府决定,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共授奖281项(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获科技功臣奖,10人获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45项成果获自然科学奖,33项成果获技术发明奖,181项成果获科技进步奖,10项成果获科学技术普及奖,美国籍专家布鲁斯E.瑞特曼获国际科技合作奖。

  

  整体来看,2020年市奖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发挥科技奖励激励导向作用,及时开展科技抗疫成果奖励。2020年,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上海科技及时响应新冠疫情防控需求,快速布局应急科技攻关任务,加速公共卫生领域科技成果研发与转化。为了进一步加大对新冠疫情防控科技攻关科研团队和人员的激励,本年度专门设立“新冠疫情防控”评审组。通知发布之后,相关医院、院所、企业反响热烈、申报踊跃,共提名108项,成果内容涉及快速诊断、系统防治、应急药物、医疗器械、科学普及等与疫情防控有关的各个环节,最终评选出获奖项目19项,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贡献科技力量。

  

  二是持续加大对源头创新成果的激励。上海的优势是创新,基础研究是产业持续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上海瞄准科技前沿,聚焦关键领域,在增强创新策源能力上练内功,在基础研究领域不断加大投入。近三年间,基础研究类获奖成果占比、突出前瞻性的自然奖和突出原创性的发明奖总数占比均呈持续上升状态。

  

  三是高等级获奖项目更加注重突出“四个面向”。近年来,上海聚焦科创中心建设,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科技布局,聚力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进展。从2012-2020年的12项特等奖来看,有1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具有特别重大科学价值的原创性成果(自然科学奖);有3项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具有特别重要技术价值的首创性成果(技术发明奖);有8项面向经济主战场,具有特别重大经济社会价值的创新性成果(科技进步奖);且有2项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提升人民生命健康水平的创新性成果(自然奖和进步奖)。

  

  重大科学发现、高质量技术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绝大多数获奖成果都是科研人员十年磨一剑甚至数十年磨一剑,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探索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市奖获奖成果的平均研究周期为8.53年,其中,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科学普及奖获奖项目持续科研时间,平均延续时间分别是9.49年、10.36年、8.88年和5.40年。

  

  获奖成果研究周期趋于逐步延长。与往年相比,获奖项目的平均研究周期有逐步延长的趋势,已从2016年的6.06年延长到2020年的8.53年,尤其是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研究周期分别从2016年的8.47年、5.7年延长到2020年的10.36年、8.88年,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面向科技前面,且具有实用性和重大技术价值、能够创新显著经济社会效益或者生态环境效益的原创性成果,更加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潜心研究和积累。

  

  科技功臣奖获奖人葛均波简介:

  

  葛均波,男,1962年11月生,1993年获德国美因兹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9年当选世界心脏联盟常务理事。葛均波教授长期致力于推动我国重大心血管疾病临床技术革新和科研成果转化,首次发现心肌桥血管内超声特征性“半月现象”,确立心肌桥诊断金标准;首创“逆向导丝技术”及其系列辅助技术,已成为目前冠状动脉CTO病变的常规术式;国内首创冠脉“可降解涂层支架”,使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显著降低;首创“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术式”及微创器械ValveClamp,实现我国该领域技术产品创新的重要突破。

  

  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奖人简介(10人)

  

  冯世进,男,1978年10月生,同济大学教授、博导,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并获得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冯世进致力于环境岩土工程和深基础工程等方面的基础与技术转化研究。系统测试了垃圾土工程特性,提出了填埋场多场耦合分析方法,建立了填埋场降解-渗流-固结-传热-传质耦合分析三维仿真平台;研发了高水位填埋场污染负荷管控技术,解决了传统导排系统易失效、效率低的难题,提出了填埋场阻隔系统服役寿命评价和设计方法;攻克了高边坡填埋场失稳破坏防控技术,建立了填埋场安全控制设计准则。研究成果大幅降低了我国填埋场污染与失稳灾变风险,为我国卫生填埋场的科学设计与全寿命周期安全运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

  

  沈红斌,男,1979年8月生,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曾入选青年拔尖人才,获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沈红斌长期从事模式识别与生物医学交叉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提出了复杂特征驱动的生物分子模式识别新理论方法,为揭示多源异质生物数据间的隐关联提供了有效模型。构建了分析分子结构功能和生物图像的新算法,为相关生命科学新发现提供了快速理论预报指导工具。预报结果多次被生物实验验证,促进了相关面向生物分子复杂特性的人工智能理论方法的发展,以及在数据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应用。

  

  王新威,男,1978年6月生,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有机化工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副所长。先后入选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王新威长期从事化工新型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攻克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效催化聚合、性能指标控制等核心技术,开发的系列专用树脂打破国外垄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中纤维专用树脂产品获“上海品牌”认证。搭建中试和产业化创新平台,努力攻克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不同路线纺丝、功能改性及下游高端防护制品加工等系列技术难题,实现了产业链的全面国产化。开发的纤维及制品各项性能指标比肩国外高端产品,有效满足了国家需要。

  

  徐金富,男,1975年生,现任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党委副书记,教授,主任医师,同济大学呼吸病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带头人。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上海市领军人才。徐金富聚焦以支气管扩张症和肺部感染为代表的重要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基础及转化医学研究,率领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和报道支扩哮喘重叠综合征,发现特殊类型支扩-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致病基因表型,推动了支扩个性化治疗的开展。研究结果被多国支扩指南反复引用,提升了我国该领域研究的学术影响力。揭示药致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促进药物说明书的改写,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新冠疫情期间积极投身督导防控,撰写多部重要专家共识,为阻断疾病传播和临床危重症救治提供有力支持。

  

  钟伟民,男,1976年1月生,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信息化办公室主任。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研究骨干。钟伟民主要从事工业过程建模与运行优化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的研发,发展了融合过程机理与运行数据的全流程建模与仿真、大规模非线性系统的性能评估与工程优化方法,研发了复杂工业过程全流程运行优化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在炼油、精对苯二甲酸、乙苯/苯乙烯、水泥等十多套大型工业装置上应用,节能降耗效果突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

  

  周鹏,男,1979年3月生。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先后入选上海市科技启明星、曙光学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9年获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周鹏长期致力于集成电路新机理、新材料及新器件研究与应用。发明了高速与非易失兼得的新型电荷存储器;实现了高面积效率单晶体管逻辑原位存储及电路;提出了突破传统亚阈值摆幅极限的狄拉克源围栅晶体管;开拓了逻辑、存储新器件的集成技术和方法,为高性能低功耗电子器件的发展提供了原始创新的技术路径。

  

  孙元浩,男,1977年11月生。星环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理事,星瀚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副主任。入选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十大杰出青商、上海智慧城市建设领军先锋、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作为技术创新带头人,孙元浩立足基础软件核心技术研发,重构了大数据平台整体架构,在实时计算、分布式事务、数据云、多模异构等方面做出重要革新,开创性地提出了融合了大数据平台、数据分析平台和容器云平台的数据云理念,有力提升了中国基础软件的核心技术掌控力。星环科技成为全球首个完整通过难度最高的数据库基准测试TPC-DS的公司。

  

  陶虎,男,1982年4月生,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所务委员、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陶虎致力于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的基础前沿交叉研究,将蚕丝从传统纺织材料转化为新型医用和信息功能材料。首创基于蚕丝蛋白的植入可降解、人体可吸收的微纳电子和光电子器件,引领了“瞬态可溶电子”这一新的研究方向。研究蚕丝蛋白力学和降解特性调控机制,实现了蚕丝蛋白在神经外科、骨科等临床医学领域的应用。开发系列微创可植入、长期可在体的柔性植入式脑机接口关键器件与装备,为脑科学前沿探索和脑疾病临床诊治提供了新工具。

  

  王小安,男,1986年5月生。现任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上海建工集团工程研究总院技术总监及工程装备研究所所长。入选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计划、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王小安致力于超高及复杂结构工程建造装备与施工技术的研究、成果产业化及工程推广应用。创新研发超高层整体钢平台模架装备、工业化建造集成平台装备等系列新型建造装备及成套施工技术,突破传统施工工艺,构建超高复杂结构安全、高效、经济、舒适、绿色、智能的建造新模式,为上海浦西第一高楼白玉兰广场、上海徐家汇中心等诸多城市地标超高层项目建造提供重大装备技术支撑,为提升我国超高复杂结构工程建造技术水平作出了贡献。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

  

  朱亦鸣,男,1979年11月生,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青年长江学者,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朱亦鸣以实用化的太赫兹成谱系统为主线,以满足国家重大有机物检测需求为目标,如食品药品、军事检测和公共安全检测,通过解决太赫兹技术中的核心问题,如高效宽频太赫兹辐射源,太赫兹等离子体功能器件,全光纤一体化稳定系统等,并把这些核心器件应用系统中,研制了可用于有机物检测的一体型时域太赫兹波谱系统。打破欧美国家在太赫兹波谱技术对我国的封锁,改变了关键元器件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国际科技合作奖获奖人布鲁斯E.瑞特曼简介

  

  布鲁斯E.瑞特曼(Bruce E. Rittmann),美国籍,男,1950年11月生。美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环境生物技术专家,现任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校董教授。(记者 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