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打卡百年记忆的科创地标,一起“发现,科技上海”!
发布日期:2021-05-24 来源:上海科技

百年回望,浦江两岸,上海是涌动着红色血脉的创新之城。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镌刻着百年记忆的科学地标,2021年上海科技节,小科带你一起“发现,科技上海”!


汇山码头遗址:今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一带



一百多年前,汇山码头曾经是上海滩最繁忙的码头之一。1922年11月13日,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乘坐“北野丸”号客轮,就从汇山码头踏上了上海这片土地。有趣的是,在来上海的途中,他从船上的无线电中得知了自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消息,上海这座城市对他而言也因此有了特殊的意义。



当时相对论已经在中国学者中传播开来,爱因斯坦的到来引起了一片轰动,难掩好奇的科学迷们迫不及待地抛出了问题,爱因斯坦当时灵机一动,在一名记者的本子上写下了一个β因子公式,第二天上海的一份英文报纸《大陆报》就刊登了这个公式,是爱因斯坦在上海留下的较早的墨宝之一。


1923年1月,爱因斯坦在当时的工部局进行了一场德文演讲,对相对论充满好奇的民众挤满了会场,礼堂内人满为患。


重温这段历史,我们还是能感受到当时的国人热心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的氛围,在上海这座城市的血脉里激扬着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精神,经年不变,历久弥新。


明复图书馆:黄浦区陕西南路235


如果说爱因斯坦的到来为上海的现代科技启蒙带来丝丝星火,那我现在来到的地方就是一群中国科学先锋在上海播撒下来的片片火种——陕西南路235号,明复图书馆。


1915年,任鸿隽、胡明复、赵元任等9位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的中国留学生,目睹国外发达的科学技术,认为科学救国迫在眉睫,于是以“联络同志,研究学术,以共图中国科学之发达”为宗旨,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综合性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同年,他们创办了《科学》月刊,是中国创刊最早、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科学杂志。



1917年胡明复先生学成归国,创办大同大学、发表杂志论文,继续甘当中国科学“开路小工”。 做文章,做事务,不但不希望物质报酬,有时甚至还得自己补贴一点费用。不幸的是,1927年他在无锡溺水身亡,时年仅36岁。


这座由中国科学社建造的全国第一个公共科技图书馆,在蔡元培的建议下,被命名为“明复图书馆”,为纪念胡明复先生为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做作出的贡献。


科学会堂:黄浦区南昌路47



这座法国古典式二层花园洋房的的前身是法国总会,后改建为法国学堂。解放后,党尊重科学,爱护知识分子,特将此地辟为科学家活动的场所,周恩来总理亲自关心落实此事,陈毅欣然题写“科学会堂”四个大字。1958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在此成立,“科学会堂”成为新中国第一个科技工作者之家。



80年代,很多著名科学家,如李政道、吴健雄、杨振宁、丁肇中等等都曾在这里做过学术报告。科协打造的“对话诺奖大师”活动,也吸引了更多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来到这里进行学术交流和科学普及,让这幢漂亮的洋楼成为了全国范围内,诺奖大师做过报告最多的场所之一。


老港火箭发射基地:南汇县老港镇东河村火箭路



科学工作者有了自己的家园,新中国的科技力量也在党的带领下蓬勃发展起来。在南汇县老港镇东河村,有一条小马路,却有一个颇为大气的名字,叫做“火箭路”。就在这个地方,响起了中国航天迈向太空的第一声轰鸣,第一枚液体探空火箭“T-7M”腾空而起,飞上了八千米高空。



1957年10月4日,人类第一颗卫星上天,轰动世界。毛泽东主席发出号召:“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但是送卫星上天,必须得要有火箭呀!中央领导根据当时国情,决定一切从零起步,先自主研制“探空火箭”,于是迅速成立了“581组”,表示研制火箭卫星是1958年的头号任务,组长由钱学森担任。


当时参与研制小型探空火箭的上海机电设计院,研究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4岁,他们在南汇区老港镇东南2千米的一片滩涂上,因陋就简,白手起家,搭建发射场。



没有设备给火箭加注推进剂,就用自行车打气筒;没有自动的遥测定向天线,靠得是几个人用手转动天线去跟踪;没有电话、扩音器,传播命令只能扯着嗓子喊或是打手势;最终用5个月时间实现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的成功发射。


虽然中国的航天之路起步艰难,但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让中国人的探空梦以火箭般的速度不断向前。



去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部署完毕,嫦娥五号带着珍贵月壤返回,天问一号出征火星。就在前不久,新空间站的核心舱“天和”号,在海南文昌火箭发射基地发射成功。今天当你被火箭发射的瞬间震撼时,请不要忘记这艰难的冲天第一步。


杏佛楼:长宁区长宁路865


在上海长宁路的一片高楼林立中,有一幢拥有近百年历史的五层红色大楼颇为醒目,这里就是前身为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的“杏佛楼”。


1964年金秋十月,罗布泊上升起第一朵“蘑菇云”,世界震惊了。由于其背后的研究工作大多属于“绝密”级别,鲜有人知的是,原子弹的“心脏”——用于浓缩铀235的关键部件“甲种分离膜”,当时只有美国和苏联拥有,中国科学家必须自主研发出来。


1961年,中科院冶金所所长吴自良领衔攻关,从冶金所、复旦大学等全国多家单位抽调的科研人员集聚于当时还是中国科学院冶金研究所的杏佛楼。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党团员,众多海归科学家,经过四年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甲种分离膜”的研制任务,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做出重要贡献。“甲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获得1984年国家发明一等奖。



光辉的成就之后,这里还曾作为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的办公楼使用,而现在,这里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继续为我国的科创事业贡献着源源不断的力量。


上海天文馆:浦东新区临港大道380号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日新月异的科学地标,正向世人展示着这座城市,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坚定步伐。不久之后,这座位于滴水湖畔的崭新科学地标——上海天文馆,即将与大众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