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浦江创新论坛】“期待评估成为转化的助推器”,《科技成果评估规范》国家标准研制完成
发布日期:2024-09-13 来源:上海科技

5-1.jpg

 

  今年浦江创新论坛上,多项与科技成果转化密切相关的文件与报告密集发布,为科技成果转化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澎湃生机。

 

  在过往的科技成果转化中,成果的价值评估往往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浩如烟海的科技成果里,哪些应该优先拿出来转化?在技术交易的过程中,交易双方如何就技术的价值达成共识?

 

  《科技成果评估规范》国家标准正式推出。据悉,该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2112月批准立项,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负责研制,目前该项国标已完成研制并通过国标委技术审查,即将发布实施。

 

  如何打造一把畅通成果转化的“金钥匙”?

 

  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对成果的准确识别和价值判断是当前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而成果评估正是打通这一成果转化困境的“金钥匙”。

 

  在成果转化过程中,从成果挖掘筛选开始,到项目引进、技术交易、中试熟化、推广等等的环节中,都可以引入成果评估活动。可以说——成果评估既是成果转化的“助推器”,也是常常碰到的一个关键“瓶颈”。它贯穿了科技成果从产生到应用的全周期,是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副总评估师、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云看来,成果评估可以有利于快速地筛选出可供转化的成果。“高校院所让老师进行成果申报,可能申报出来大量的专利。那这些专利是不是都可以进行转换呢?答案是否定的。”杨云举例谈到,这个时候评估的意义就显现出来了。

 

  而在一些技术交易的场景下,评估也同样相当重要,“有时候交易的双方对成果认知的差距特别大,这个时候就可以引入双方都认可的第三方。第三方机构能够以相对客观、公正的视角,对成果进行评估。”

 

  “我国在国家、部门、地方、社会各层面开展了大量的、各式各样的科技成果评估活动,在取得成果转化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其中之一便是评估标准化建设方面比较薄弱,尤其是缺乏明确统一的基本规范。”杨云谈到,也正因此,《科技成果评估规范》国家标准的编制便应运而生。

 

  期待标准的推出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这个标准覆盖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研究成果、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成果三种不同的成果类型,并且能够满足政府科技管理、科研机构科研管理、企业创新管理、金融机构科技金融业务支撑、社会组织或者个人科技业务支撑等不同的评估目的。”也正因此,“适用范围广”是在编制过程中首先达成共识的一个目标,但这并不容易,“我们最困难的地方是——既要考虑到不同成果类型的特点,又要满足不同的评估目的需求。”

 

  据杨云介绍,从科学研究到科技评估与咨询,再到部分企事业单位,在标准编制过程中,多达二十余家起草单位受邀参加,从不同视角共同开展标准研制。

 

  2年的研制期内,参与起草单位分工开展标准研究、试点和编写等工作,以线上或线下等形式多次深入调研讨论,不断修改和完善标准草案,最终确定了标准文本主体内容。

 

  据悉,《评估规范》研制兼顾了“国家政策要求”和当前“科技成果评估的现实需求”,构建出了“五元价值”为主体,转化推广为补充的科技成果评估指标框架。5个一级评估指标分别是: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和文化价值以及转化推广潜力。其中重点关注了包括技术成熟度、科技成果应用的影响,成果转化的可行性、知识产权等技术信息保护,以及成果转化的风险等。

 

  在杨云看来,“五元价值”的意义正在于尽可能多的涵盖不同委托方的评估目的:比如:政府部门可能是为了科技奖励评选,科研机构是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可能需要分析哪个科技成果在未来的市场中最有潜力……“我们还在标准中提出“分类评估原则”,要求根据被评成果类型选定相应的评估维度,并根据评估目的差异调整评估内容侧重点。”同时,标准在附录中,列出了“科技成果评估目的对应设置的评估权重”表,科技企业、科研机构等不同主体可以参考使用。

 

  杨云表示,希望这一标准的推出,能够成为后续更多细分评估标准的指引与参考,“相信这个标准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后续更多的单位参与和申报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科技成果评估细分标准提供支撑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