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实录:解读《关于支持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发布日期:2019-06-26

1、澎湃新闻:请问马春雷副秘书长,为什么要在当前出台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文件?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对上海改革开放再出发有什么重要意义?

马春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第一,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浦东再闯发展新路再创发展辉煌有基础。上世纪9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发开放浦东重大决策,30年不到的时间,浦东从一个阡陌纵横的郊区农村变成了一个要素齐全、功能集聚、经济实力强、开放程度高、改革经验多的现代化城区,经济总量跨过了万亿大关。浦东就是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的象征和缩影。

浦东承担了很多国家战略,市委市政府一直很重视浦东先行先试的示范带动作用,从全国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的试点城市,到全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浦东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精神一直是一路从过去走来,也是再出发走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第二,国家战略、上海使命要求我们更大力度地支持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全球化也面临重大的抉择,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也处在历史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央明确要求上海要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总书记要求我们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难啃的骨头,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和突破攻坚的作用。这时候出台这样的意见,主要考虑浦东改革开放有集成性、聚焦性,支持浦东进一步开发开放有纲举目张的作用,我们希望通过出台这样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支持浦东更加自觉、更具能力、更有成效地担负起排头兵中的排头兵、先行者中先行者的作用,从而为上海服务国家战略完成三大任务,为全国深化改革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创造更多的经验,谢谢。

2、新民晚报:对于浦东来说,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人才,《若干意见》给了浦东很多支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打造高能级的人才服务综合体和人力资源配置枢纽。前不久,浦东国际人才港已经正式开港了。请问杭区长,国际人才港有什么创新之处,能够吸引更多海内外高端人才聚集浦东?

杭迎伟(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长):谢谢你的提问。位于张江的国际人才港今年上半年已经开港了,这是为人才服务的重要平台。浦东国际人才港的理念是"以五颜六色的服务、吸引五湖四海的人才、创造五彩缤纷的奇迹",就是要搭建一个公共服务、市场服务、创新创业服务和在线服务的功能性平台,让企业和人才获得最佳体验、最高效率和最优服务,努力构建人才服务最优生态圈。

国际人才港的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人才审批服务上"一网通办"。把所有79项涉人才的审批业务全部都纳入人才服务"单一窗口"。特别是在全国率先推出外国人来华工作"一网通办"服务平台,通过跨部门流程再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大幅提高审批效率,可以在5个自然日内完成工作许可、居留许可的审批。

第二,人力资源服务上"一站供给"。人才港围绕企业招人、用人提供优质的市场服务资源,加快建设人力资源服务平台。

第三,人才创新创业上"一帮到底"。人才港聚焦科创中心建设,打造"双创加油站"的服务枢纽,深度链接张江科学城和浦东各类服务资源,汇聚人才流、项目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领域、全环节、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创新创业政策加快落地、创业项目加快发展、科技成果加快转化。谢谢。

3、新华社:马春雷主任介绍中提到,实现经济总量翻一番。现在有一些观点认为,总量翻番存在难度。请问这次出台的《若干意见》是否也和这个目标联系在一起?您怎么看这种联系?这个文件对于实现目标有什么作用?另外请问杭区长,关于浦东的足球场目前建设进展如何?

马春雷:这次讨论这个意见时,我们和浦东新区反复沟通和商量,一方面市里面要给予浦东开发开放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在政策上应放尽放、能放都放、有困难的创造条件放。就是要创造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有些内容刚才我已经介绍到了,我不多赘述了。

我们认为基于更优政策、更优环境,最终目的是实现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根本,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之下,希望浦东能够真正起到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中加油站、压舱石、发动机的作用。

实现这个目标肯定有难度,更有压力,浦东的同志也作过专题研究。我们曾经测算过,以浦东现有的基础和全市对浦东支持政策,每年保持7%-8%左右生产总值的增长是完全有可能的,再包括接下来三大任务当中非常重要的像新片区建设等这样的重大举措,这个目标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当然难度不小,我们非常希望在全市支持之下,在浦东同志的努力之下,能够创造新的辉煌。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干部精神要更奋发,有了这样的"精气神"和良好的政策环境,我们相信这样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杭迎伟:您关心的浦东足球场是重要的体育设施、基础设施,去年实现了开工,预计2021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4、中新社:《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加快探索"一业一证"改革,请问"一业一证"是什么改革,目前进展如何?另外,《若干意见》对浦东"一网通办"提出新的要求,请问接下来浦东如何推进?

杭迎伟:《若干意见》提到的"一业一证"改革,要从三年多前国家交给上海和浦东一项重要任务——"证照分离"改革谈起。经过三年多实践,"证照分离"改革进展顺利,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年9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在全国推广上海和浦东"证照分离"改革的经验。

"一业一证"改革是证照分离改革的延续和深化。前期,浦东在工业品生产许可证改革方面率先探索了从"一品一证"到"一企一证"。我们把这种理念运用到市场准入管理领域,推出"一业一证"改革,围绕企业高效"办成一件事",对政府业务流程进行革命性再造,目的是进一步"照后减证",解决准入不准营的问题。

具体来说,"一业一证"就是把一个行业准入涉及的多个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比如以前企业要开一个宾馆需要办特种行业许可证、公共卫生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还要拿到消防检查的相应证书。每办一张证企业都要排队,都要填表。通过"一业一证"改革,未来企业只需要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就可以开业了。这项改革影响面大、操作复杂,改革方案、试点行业和法制保障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研究和推进,力争尽快出台实施,进一步激发市场新活力、培育发展新动能。

今年是上海加快推进"一网通办"攻坚年,浦东一方面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做好相关工作,同时结合自身特点作进一步探索,努力使"互联网+政务服务"更高效、更精准、更智能。今年我们重点要做到"五个100":一是涉企审批事项全程网办100%全覆盖,努力在一次不跑,一次办成上下功夫;二是各类办事机构单窗通办100%全覆盖;三是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个人社区事务下沉村居"家门口"服务站100%全覆盖;四是人工智能辅助涉企审批100%全覆盖;五是推出100个"秒批"项目,通过人工智能自动比对,消除自由裁量和人为干预,实现即报即批、即批即得。谢谢。

5、界面新闻:请问在深化重点领域,特别是服务业领域开放先行先试方面,上海市将如何支持浦东进一步发展?

杨朝(市商务委副主任):正如前面领导介绍的,浦东新区一直走在前列,比如在自贸区建设当中,浦东新区率先探索建立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国第一张外资投资负面清单在浦东诞生,外商投资企业和项目备案制在浦东率先实施,一大批突破原有限制的全国首创型项目也是在浦东落地。

上个月,市政府举办了外资重要项目集中签约,其中有我国首家外资控股保险公司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首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这些标志性项目落户浦东,所以这次政策出来也使得浦东如虎添翼。

春雷副秘书长说的"探路尖兵"非常好,目前我们正在会同市有关部门,结合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建设和缩减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加快推动上海服务业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扩大开放。我们将在落实"外资33条"和"扩大开放100条"基础上,研究提出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条措施,目前已经在过程中了。同时,我们将出台鼓励促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发展的系列政策,全力支持浦东在金融、电信、教育、医疗、文化、环保等服务业领域先行先试,对外开放。另外,国家也将在近期推出新一版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预计这个清单开放范围将更大,我们也将支持浦东率先落实新一版的负面清单,在新的开放领域我们期待有更多、更好的项目落地,谢谢。

6、浦东时报:《若干意见》第一条是依法赋予浦东新区市级经济管理权限。之前经过多年改革开放已经有很多放权,比如"张江事、张江办",临港的"双特"政策。请问马秘书长,这一轮的支持还有哪些新的权限下放?尤其是能够显著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事权下放?

马春雷:第一,现在我们在简政放权过程中,一段时间以来,从简政角度,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很大的突破,放权方面我们感觉做得不够。这一轮支持浦东政策当中没有涉及财税政策,更多是政府管理权限的下放。总的原则是放充分、放到位。这次协调相关部门时,各个部门支持力度都非常大。

第二,市里下放浦东市级经济管理权限,主要是在经济调节、行政审批、规划制定、综合执法等相关方面,这次已经梳理了20条政策,这些政策中不少是非常有含金量的。今天有人社局、科委、商务委的领导在,原来人才落户政策审批权在市里,这次把国内人才引进直接落户审批权和留学人员落户审批权就放给浦东了。我们希望通过放权的实践为整个制度性成本降低创造更好的条件,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创造更好的条件。当然我们也有期望,浦东这些新政策实施一段时间后我们会作评估,如果实施下来效果好的将会在全市推广。

7、上海日报:我看到《若干意见》里面有一个表述,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差异化流程,想请问科委领导,这个差异化流程具体含义是什么?与现行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申请有什么区别?

傅国庆(市科委副主任):近年来,市科委、市外专局紧紧围绕本市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积极争取科技部、国家外专局支持,推出一系列便利化的措施,使外国人才在沪工作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外国人才集聚度不断提升。

据统计,目前在沪工作外国人数量为21.5万,占全国23.7%,居全国首位。有55名外国专家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2017年4月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实施至今,本市共核发《外国人工作许可证》12万余份,其中外国高端人才2万多份,占比超过了18%,引进外国人才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第一。2018年外国人才签证制度实施以来,本市已为500余位外国人才办理了《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数量居全国第一。2019年,上海已经连续7年在"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当中排名第一。

为支持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今年初,市外专局和浦东新区有关部门进行了多次磋商,5月份市外专局协调科技部国家外专局引进国家智力管理司领导,专门到浦东新区就引资和外专工作进行调研并给予指导。我们将在科技部、外专局领导下,支持浦东新区在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率先探索实现外国人来华许可用人单位的信用管理,根据用人单位信用记录情况,对信用优质的用人单位在办理外国高端人才或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关键核心紧缺急需人才来华工作许可时,可给予材料递交、流程简化等便捷办理方式。

根据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有关规定,与现行申请模式相比,主要有三方面办理差异:一是无犯罪记录证明,工作资历证明和相关任职资格证明等核心要件可采用承诺制,换句话说,信用优质单位申请时,这些材料均可免于递交,由外国人和用人单位进行核实确认即可。二是学历证书免于认证,外国人只需递交学历证书原件,无需花时间到使领馆或者教育部进行认证。三是用人单位无需到窗口核验材料,针对信用优质单位所递交的申请可作为"免检产品",在办理新办、延期、注销等业务时可直接在线等待结果,预审通过之后可直接受理,无需再到窗口核验材料原件。

当然,为确保权利义务对等原则,我们也将要求自贸试验区建立申请人及申请单位诚信档案和虚假承诺黑名单制度,对于信用优质单位申请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所享受的承诺和免于认证的材料,将实行"随机抽查、限时提供"方式进行核实,针对不能遵守信用承诺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也将受到相应的惩戒。

下一步,我们将在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经验上,为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创造更好的国际营商环境。

8、上海电视台外语频道:美国打压华为使芯片战迫在眉睫,面对贸易壁垒,技术封锁和价格垄断,浦东新区如何攻坚克难,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实现中国芯片技术和产业突围?

杭迎伟:集成电路是浦东的重要产业,刚才我在介绍当中也谈到,浦东集成电路的产业规模去年已经突破了1000亿,在全市占到73%。未来浦东在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过程当中,更加注重应用场景和设计引领。目前浦东正在打造三平方公里的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力争集聚千家企业、形成千亿规模、汇聚十万人才、新增百万空间。

徐威(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时间关系,再提最后一个问题。提问之前,先请人社局余局长介绍一下《若干意见》中的人才政策。

余成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我就《若干意见》当中提到的人才政策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人才是第一资源,上海历来高度重视吸引和培养人才,打造人才在上海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都大力支持浦东新区广聚海内外人才,2018年我们做过一个统计,在国内人才引进当中浦东新区占比超过全市的50%,留学生回国人员落户浦东占全市的比重近40%。《若干意见》当中明确提出向浦东新区下放国内人才引进直接落户和留学回国人员落户的审批权。以前落户审批一般都是由区里面受理,市级相关部门进行审批,这次把审批权限完全下放给浦东新区,这是本市首次向部分城区下放落户审批权,是本市人才工作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具体体现,更是市委、市政府支持浦东人才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这一举措将从三个方面有利于浦东新区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

第一,有利于浦东新区实现在更高起点上改革开放再出发,赋予浦东新区国内人才引进直接落户和留学回国人员落户审批权以后,作为唯一向部分城区下放户籍审批权的直辖市和超大城市,有利于浦东新区引才环境进一步优化,实现浦东新区更高起点上改革开放再出发。

第二,有利于浦东新区在更大自主权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浦东新区是自贸试验区和科创中心建设两大国家战略的主阵地,也是上海全力打造"四大品牌"的核心承载区,这次赋予浦东新区两项落户审批权,有利于提升浦东新区引才自主性,提高浦东新区引进人才与区域发展的契合度,帮助浦东新区更好地实现"聚天才英才而用之"。

第三,有利于政务服务在更高水平上优化营商环境。引才环境也是本市营商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赋予浦东新区落户审批权有利于缩短人才引进的办事周期,减少环节,加快流程,提高效率,助力浦东新区更好优化营商环境。

9、上海证券报:请问马主任和杭区长,文件里面提到浦东将加快推动投资贸易从便利化向自由化拓展,自由化该怎么理解,是不是有具体的举措?是不是可以认为浦东为上海未来申报自贸港做准备?

杭迎伟:我理解,从便利化向自由化拓展,重点是进一步扩大开放。我们将积极争取国家新一轮扩大开放举措更多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和浦东先行先试。一方面,要争取服务业制造业扩大开放的首创性项目,去年特斯拉项目在浦东落地,就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当中第一个开放项目,刚才市商务委谈到的证券、保险等进一步开放举措也是首先在浦东落地。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营造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制度环境,使更多外资企业可以更加自由更加便利地落户,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马春雷:我补充几句,你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最近我们在总结自贸试验区五年多来的发展历程,包括政策性设计的成效,我们感觉这五年多来自贸试验区发展过程中,更多是在投资贸易便利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证照分离的改革。但在投资贸易自由化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够,还是有很大空间的。所以下一轮改革开放过程中,相当程度上我们要在投资和贸易自由化方面有更多的突破,包括在投资、贸易、资金、运输、人员从业等多个领域中都应该有新的突破、新的发展,这些都涉及制度创新,我们正在和国家相关部委进行对接,如果有新的进展我们会及时通过新闻办向大家发布,希望大家更多关心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开放,大家一起努力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谢谢各位!

徐威: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各位记者如果有进一步采访需求,可以和市发改委或浦东新区联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