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发布会介绍了上海近年来科技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举措落地后的成效如何?
陆敏: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围绕着“科创22条”、科改“25条”、《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制定和贯彻实施,我们重点聚焦以下几个方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扩大科研事业单位科研活动自主权。制定《关于进一步扩大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科研事业单位科研活动自主权的实施办法(试行)》,明确科研事业单位在内部机构设置、人事、薪酬、科研项目与经费、科研仪器采购、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自主权。30余所高校、40多个科研院所、近10家医疗卫生机构结合单位实际,积极行动,健全内控制度,在“人、财、物”管理上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权,感受到了政策红利。
二是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制定《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发展的若干规定(试行)》,按照公平普惠、分层分级的原则,推进各类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近年来,陆续培育建设了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期智研究院、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等十余家战略性、前瞻性的新型研发机构,有序推进了一批国际大科学计划,打造前沿领域人才高地,有力推动科技与产业双向链接。
三是改革优化科研管理。一方面,项目管理更加便捷、高效。通过系统重构、流程再造和信息共享,大幅减少信息填写和证明材料,可“一次不跑”完成申报。总体来看,各单位首次申报项目可减少填写表格20%。另一方面,经费管理更加科学。在全国率先试点经费“包干制”,目前已将自然基金项目和软科学研究计划纳入包干制试点范围。
四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一方面,让科研人员“名利双收”。明确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合同的奖酬金,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有力激发了科研人员开展成果转移转化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分粮”与“分地”相结合。部分高校先后制定出台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的试点方案。2020年,本市高校院所以许可、转让、作价投资三种方式转化成果47亿元,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
后续,我们将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工作,在进一步放权松绑、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促进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继续开展改革创新和先行先试,不断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科协在这几年为服务科技工作者以及提升市民科学素养方面都有哪些举措?又有什么样的进展?
马兴发:市科协发挥科协人才资源优势和平台枢纽作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和科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上海重点发展战略,推动各项工作:
一是服务创新策源能力提升。坚持前瞻引领,服务创新需求,搭建高端前沿、层次多元的学术交流平台。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建上海市科协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专委会,推进产业发展。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联合江苏、浙江、安徽科协举办长三角科技论坛,成立“长三角助力创新联盟”,合力推进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以“科创中国”品牌为引领,搭建服务平台,聚集优质科技资源,推动跨行业、跨领域的交流合作。
二是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升。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紧贴城市高质量发展对市民科学素质的要求和市民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创新公民科学素质和科普工作机制,促使上海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不断提升。“十三五”末,上海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为24.3%,位居全国第一。开展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建设,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强化基层科普服务,在全市建成百余家“社区书院”,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精神家园。举办全国科普日、科技创新成果展、科学会堂草坪音乐会等活动,提升科普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开展青少年科学教育,举办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培育科技创新后备力量。
三是服务新时代人才战略实施。对标上海人才高地建设要求,充分发挥科协联系广泛、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特点,健全完善科技界引领性人才、支撑性人才、青年人才等多层次的人才举荐、培养和服务体系,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为上海创新发展建功立业。研究制定《上海市科协加强科技人才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上海市科技精英”“青年科技英才”“大众科学传播人物”“杰出工程师”等人才举荐表彰和选树宣传活动,打响科协人才工作品牌。
四是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发挥好科协民间科技人文交流主渠道作用,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增进对国际科技界的开放信任合作。积极参与举办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搭建交流平台,创新合作机制,构建起连接国际科技界的“朋友圈”和“强关系”。推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探索设立国际科技奖项。与知名国际企业开展交流合作,成立“国际企业公益联盟”,服务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科协将继续当好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聚焦重点、服务发展、赋能基层、开放合作,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做出新贡献。
解放日报:中科院上海分院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助力上海科技创新方面给予了哪些支撑,有哪些重点创新成果?
胡金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科学院提出了“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的目标要求,也对上海市提出了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要求,中科院上海分院肩负双重使命,产出了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创新成果。
一是加快建设了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我国高水平原始创新提供重要支撑。建成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10拍瓦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形成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科学基础设施集群,支撑诸多领域产生了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原创性科研成果。
二是瞄准国家在空天海洋等领域的战略需求,保障国家重大工程任务。参与研制的探月工程嫦娥系列、暗物质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天宫二号、北斗导航、火星探测等,多次入选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辞及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我国气象、资源、海洋、通讯、环境减灾与科学探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基础研究取得多项原创成果,增强上海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体细胞克隆猴、首次人工创建单条染色体真核细胞、实现对反物质间相互作用力的首次测量,这些成果均入选了当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完成了人类首次对两个近邻超大质量黑洞的成像;主导解析了神经、免疫、心血管等重大疾病的相关受体结构并揭示其调控机制,为药物靶标发现及原创新药研发奠定基础;发展了以科学家命名的“乌尔曼-马”反应,应用于生物活性分子等合成,被国际同行评价为“现代药物发现最常用方法之一”。
四是推动一批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推动建立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作为上海首个启动的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为上海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高地发挥补链强链作用;自主研发的首台套国产质子癌症治疗装置已完成第一单元受试者临床试验;研发的红外传感器、高效太阳能电池、氮化硅陶瓷等技术成功实现转移转化,形成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新华社:大家都很关心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科学学研究所也一直关注着上海科创中心的发展成效,请介绍一下这方面具体的情况?
石谦: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作出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重要指示以后,我们就围绕科创中心的特征、内涵开展了深入研究,构建了“五力”评价模型,以及表征创新资源集聚力、科技成果影响力、新兴产业引领力、创新环境吸引力、区域辐射带动力“五力”31个重要指标,形成了上海科创中心指数,用来客观全面系统的刻画和评价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取得的进展。
根据科创中心指数和关键的指标历年数据分析,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成效在自身进步、全国贡献、全球影响三个维度上,都反映出上海科技事业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第一,从自身进步维度来看,上海正朝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目标快速迈进,上海科创中心指数从2012年109分增长到2021年380分,连续十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速。2012年到2021年,研发投入从679.46亿元上升到1819.8亿元,增长了近两倍,研发强度从3.31%提高到4.21%,无论是总量规模还是投入强度,均处于全球前列的水平。同期,表征科研成果产出的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从588.52亿元提高到2761.25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从4311家提高到超过两万家,增速显著高于研发投入的增速,这充分反映上海整体创新效力的提升和创新生态的优化。
第二,从全国贡献维度来看,上海是我国迈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先锋力量。十八大以来上海坚持服务国家力量,国家级创新平台数量承担国家重大专项任务等都位列全国前列,一批顶尖人才在上海集聚,2021年底上海拥有两院院士185人,高水平原创成果不断涌现,2021年上海在《科学》《自然》《细胞》三大期刊发表论文107篇,占全国的比重达到了29.8%。同时,科技成果转化效益持续提升,加快辐射全国带动长三角,2021年上海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国的比重为7.4%,其中向长三角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了384.82亿元,比2012年32.55亿元提高了10倍以上,占同期上海技术合同成交额的比重也从5.53%提高到13.94%。
第三,从全球影响维度看,上海已迈入重要科创城市的行列。在2021年各个国际权威机构发布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榜单上,上海都处于8-15名的位置,并保持着稳定提升的势头。2021年表征技术全球化布局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上海为4830件,占全球的比重接近2%。上海在全球化开放创新体系也日趋完善,外资研发中心数量和外籍人才数量增长反映出上海正在成为科技人才向往的理想之城。
上海科技报社:近年来在服务科技企业,包括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尤其是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上有哪些新模式、新举措,效果如何?
陆敏: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市科委也是聚焦科技企业创新主体的培育目标,加速构建“载体链+政策链+服务链+金融链”的双创生态,也是四个方面。
一是在“空间+资源”同契合,双创载体成为孵育科技企业的“最强引擎”。上海双创载体围绕企业发展和产业培育,依托自有空间优势,不断凝聚各类资源,为发掘孵化科技企业、培育发展战略产业提供了“源头活水”。目前,上海各类双创载体已超500家,其中科技企业孵化器189家、众创空间170家、大学科技园15家。各类载体经营场地总面积超过343万平方米,孵化服务企业近3万家,已经毕业的企业超过四千多家。
二是“政策+服务”双牵引,科创企业有力彰显了上海硬核实力。围绕科技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构建完善了从创业团队、小微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到科技小巨人(含培育)企业、科创企业上市培育等一系列的政策扶持与服务链。2012年,上海高企数量是4311家,到2021年已经增长超过两万家,累计支持2498家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含培育),一批战新领域和新兴赛道里的“隐形冠军”相继脱颖而出,成为强化上海硬科技实力的重要支撑。
三是“平台+品牌”共聚力,“创·在上海”成为展示和服务双创的闪亮“名片”。自2012年“创业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设立至今,全市超过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参赛,超过一万四千余家企业获得财政支持。2015年,大赛与本市创新资金政策深度对接,有效提升了财政科研投入的配置效率;2021年赛事更名为“创·在上海”,引入了多组别、多赛道的办赛模式着力提升赛事专业化水平,强化双创资源和社会力量对参赛企业的赋能作用,据统计赛事已与30多家金融机构深度合作,累计撬动超过300亿信贷资金,服务超万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四是“服务+网络”相结合,“金融活水”助力科创企业行稳致远。我们探索形成了“1+4+1”(“一套保障机制”,包括财税扶持、组织保障、沟通协调机制等;“四方面创新”,在科技信贷、科技保险、股权投资、全层次资本市场四方面开展试点;“一个服务网络”,包括线上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线下科技金融服务站,以及服务专员、专家队伍等)的科技金融工作机制,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科技金融政策与服务体系。“3+X”科技信贷产品体系(科技小微企业微贷通贷款、履约保证保险贷款和科技小巨人信用贷款三大核心产品,若干个性化科技信贷产品)实现了科技企业不同融资需求的全阶段覆盖,截至2022年6月已经累计为科技型企业授信金额超过430亿元,通过高企授信服务的方案累计为6045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各类授信超过了5667亿元,我们设立了科创企业上市培育库,截止到2022年8月累计入库企业已经达到1711家,签约服务商达到了73家。已经有31家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通过搭建“线上+线下”的科技金融服务的平台和队伍,构建了金融要素与科技创新链对话的桥梁,把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做得更实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