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实录:上海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有关情况
发布日期:2023-02-28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人民日报:“大零号湾”是在原来的“零号湾”基础上发展而来。除了介绍中提到的“内容很丰富,区域的扩大”外,怎么理解“大”字,还有哪些变化?

  

  刘多:从“零号湾”到“大零号湾”,不仅仅是区域面积的相关扩大,并不是简单地从一栋楼到一群楼、从几千平方米到17平方公里这一物理空间的扩大,而是从“创新平台”向“创新生态系统”的转变。目的就是要通过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的协同创新体系,吸引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科技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各类主体集聚,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自由流动、良性互动、融合发展,最终将“大零号湾”打造成为区域创新创业的“核爆点”。

  

  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参与和支持。在此过程中,将建立市区两级工作推进机制,发挥好各方作用,形成推进合力,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以科技为支撑。围绕国家战略、科技前沿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依托“大零号湾”内的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人才和资源优势,加快推动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等高水平创新机构建设和能级提升,不断增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扩大高水平科技供给。

  

  二是以产业为牵引。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结合“大零号湾”地区优势产业特色,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重点发展方向,积极探索“科研+产业”的创新模式,促进市场需求、研发成果、产业供给的有效对接、高效互动,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同时,着眼于前沿技术、未来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加速培育未来先导性产业。

  

  三是以生态为保障。从创新创业者的需求出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改革试点先行先试,为科研人员、创新主体创新创业“解绑”“松绑”;强化科技金融支撑,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同时,对标硅谷、中关村等世界一流创新社区,充分挖掘上海交大、华东师大、紫竹及周边区域各类资源,打造高品质科创街区、科创社区。

  

  解放日报:推进“大零号湾”建设关键是创新策源,前面五大行动计划介绍了策源强基,能否介绍一下有没有具体推进举措和重点项目?

  

  徐枫: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一直是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核心目标和战略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市科技工作党委和市科委把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为主攻方向,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双向链接快车道,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和动力。

  

  为了更好推动“大零号湾”创新策源的源头作用,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一是聚焦创新引领力,布局一批重大科研设施和机构。统筹推进交大、华师大以及相关的龙头企业的全国重点实验室,进行优化重组和新建培育。围绕人工智能、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建设一批高标准高水平的新型研发机构,包括民非类和企业类的新型研发机构。吸引科技领军企业牵头建立创新联合体,开展产业链上下游或者是跨领域跨部门的创新联合交叉研究。同时,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赋能初创企业,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二是聚焦创新竞争力,实施一批重大科研计划项目。在上海交大开展了基础研究特区计划首批试点,华师大成为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的第二批试点单位之一,通过深入实施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给予基础研究更长期更稳定更集中的支持。结合闵行区重点发展的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产业领域,将加快启动实施重大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项目,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将布局数字经济、元宇宙、绿色低碳等新领域新赛道,开展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等未来产业技术的研发。

  

  三是聚焦创新驱动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围绕国家在上海交大开展的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工作,进一步探索争取更多的试点项目。将持续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各类科创载体和各类科技服务机构的能级,打造标杆孵化器;重点支持科技部、教育部批复的上海交大“未来能源与智能机器人未来产业科技园”的建设试点,积极探索“学科+产业”的创新模式,培育一批具备自主创新能力高成长性的硬科技企业。下一步,将推动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设立专门的基金,投早、投小、投硬和投长。举办“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挑战赛等各类高层次品牌化的赛事活动,营造一流的创新创业氛围。

  

  中国国际电视台:上海交大率先承担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的改革试点,请问现在推进情况怎么样?对于“大零号湾”建设有哪些推动作用?

  

  丁奎岭:城市是大学的后盾,大学是城市和产业发展的引擎。“大零号湾”的诞生是城市和大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上海交大以承担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试点作为契机,依托“大零号湾”,用两个“一公里”把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贯通起来。

  

  首先是跑好“开头一公里”。上海交大坚持“战略导向”与“自由探索”相结合,不断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等一大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利用交大多学科优势,持续推进“大海洋”“大健康”“大信息”等专项计划;同时,瞄准科技前沿,实施“交大2030”计划,致力于产出具有前瞻性、颠覆性的原始创新。

  

  特别是在上海市的支持下,启动了“基础研究特区计划”,遴选了一批有想法、有魄力的青年学者闯“无人区”,啃“硬骨头”。相信交大独特的科研优势,能更加有助于激发“大零号湾”的创新策源能力,让“大零号湾”的“源头活水”更加充盈、更有含金量。

  

  其次是打通“最后一公里”。在中央有关领导和国家发改委的关心支持下,交大争做科技成果转化改革的“小岗村”。两年多以来,从体制机制优化到人才培养改革,多措并举,致力于消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细绳子”。比如说专门设立了针对成果转化服务的职称晋升通道;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招收“技术转移”专业硕士等等,这些举措都有效地激发了师生参与科研成果转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近三年,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超450项,合同金额的累计接近30亿元,是上一个三年合同总额的5倍。更值得一提是,科技成果转化改革之后,已有60余家交大师生的创业企业入驻“大零号湾”,总估值超过500亿元,其中估值超过2亿元的企业就有29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交大师生校友在“大零号湾”开办企业已经超过600家,其中涌现了不少优秀企业,排队申请科创板IPO的企业梯队已经逐渐形成。可以说,“交大系”的科创企业已经成为“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的先锋队,而交大则是“大零号湾”持续发展的高性能引擎。

  

  文汇报:《建设方案》强调聚焦国家战略和科技前沿,闵行作为建设的主阵地,如何将“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

  

  陈华文:“大零号湾”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东西南北四大创新格局之一,是闵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区域。2015年以来,作为“大零号湾”建设的主阵地,闵行区根据党中央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持续推进“大零号湾”建设,初步绘就了宜居宜业科创城区“实景画”的底稿。

  

  这里是连接国际的“首发地”。位于区内的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也是上海通往长三角乃至全球的重要门户。在闵行,“离世界最近,距未来不远”。

  

  这里是前沿科创的“策源地”。“大零号湾”拥有两所双一流高校,10多家航天、航空、船舶领域的科研院所,20多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平台。

  

  这里是科创人才的“集聚地”。闵行区有两院院士77名,占全市41%;国家级、市级海外高层次人才近千人,约占全市总数四分之一;拥有当代工匠44名、首席技师100多名;近10万高校师生,也让“大零号湾”成为最具活力、朝气的区域。

  

  这里是科创转化的“示范地”。闵行作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与高校共建医疗机器人研究院等创新功能型平台,以及大学科技园等科创载体,初步形成了“高校研发、在地孵化、上海转化”的机制。

  

  接下来,为了进一步抢抓机遇、放大优势,加快《建设方案》落实落地,闵行区将加强统筹、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全力推进“大零号湾”建设发展,让“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

  

  一是高水平开展区域规划。在产业布局上,围绕区域优势重点产业,打造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瞄准未来赛道,积极开展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加快培育未来能源和智能机器人产业。在空间规划上,要建成从研发到产业化的科创载体,配套布局国际人才会客厅、科创服务大厅等,让科创企业在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能找到合适的空间。

  

  二是高标准构建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校区、园区、城区三区联动,围绕高校资源溢出,与高校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全力服务校内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成果在闵行转化落地。同时,进一步整合知识产权、市场监管、税务、人才等政务资源,提供全天候、一站式的科创服务。

  

  三是全链条打造创新生态。树立科技创新全链条观念,加快推动形成科学家敢干、资本敢投、企业敢闯、政府敢支持的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方式。发起“大零号湾”金融联盟,集聚规模达300亿元的基金,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我们还将设立15亿元“大零号湾”专项发展资金,重点支持创新策源、金融服务、环境优化等方面。同时,引入社会资金进行存量地块改造和成片开发,争取在“大零号湾”投入千亿资金。

  

  四是全方位提升功能品质。打破有形围墙,打造开放式科创街区,形成开放包容的科创氛围。我们还将聚焦企业、人才所需所求,加快建设体育公园、闵行职业技术学院,未来3年新增5000套以上人才公寓,还将和上海交大、华东师大共建基础教育园区,并积极筹划建设一家研究型医院。

  

  科技创新是上海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奋勇争先、苦干实干,举全区之力推进国家战略取得新突破,为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贡献闵行力量。

  

  上海教育电视台:高校已成为重要的创新引擎,如何进一步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助力科创集聚区发展?

  

  沈炜:长期以来,市教卫工作党委和市教委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在支持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五个新城和南北转型等上海重大战略中,能够积极发挥区域内外高校特色优势并取得良好成效,“大零号湾”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2所“双一流”高校地处“大零号湾”的核心区域,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装备制造、海洋、能源等领域拥有非常深厚的研究基础和底蕴,这些研究领域与闵行区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也是高度契合的,将为“大零号湾”未来高质量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创新驱动力。

  

  在未来的工作中,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将围绕《建设方案》要求,依托高校科技、人才、文化等资源,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大零号湾”建设,简言之,就是“两个供给、一个支撑”。

  

  第一,扎根高校学科优势特色供给高水平创新成果。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将持续推进本市“双一流”建设,不断提升高校知识创造和知识服务能力。一方面,通过支持重点学科建设、完善科研基地布局等举措,积极提升高校基础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产出更多高质量的原创性成果。另一方面,支持高校积极发挥知识溢出效益,完善高校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充分利用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联盟资源,推动包括交大、华师大等在内的上海高校,以及更多长三角乃至全国的高校科技成果在“大零号湾”转化落地。

  

  第二,对接产业需求供给高水平创新人才。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非常关注高层次人才引育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一方面,采取专项投入,支持开展人才揽蓄工作,为学校优势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另一方面,积极构建产业需求和人才供给对接机制,建设了一批国家级和市级现代产业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等(比如,依托上海交大布局建设了现代医疗设备产业学院等)。近期,上海市正在推进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建设,联合高水平大学、领军企业等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先期重点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充分发挥“大零号湾”科技创新集聚区平台作用,协同各方力量将其打造成支撑高校人才培养和双创实践教育的重要载体,培养造就一大批既具备较高创新素养又熟悉产业发展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第三,支撑人文艺术融合氛围的营造。创新创业集聚区的构建离不开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上海交大和华师大在人文、艺术、设计和教育等领域拥有深厚的资源和优势。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将进一步支持高校积极探索开放共享相关校内艺术展演场所、图书馆、体育场所等资源,协同各方一道建设高质量的创新创业集聚区和宜人宜居生活社区。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除了环交大、环华师大“大零号湾”以外,上海其他高校有没有类似周边科创布局?

  

  徐枫:在高水平大学周边布局建设科创集聚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除了“大零号湾”外,“环同济”和“环上大科技园”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环同济”分别依托同济大学杨浦校区和嘉定校区建设,杨浦“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已经成型多年。通过整合同济大学设计、工程、环境等优势学科,形成了“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不出园就有产业链”的设计产业生态系统。2022年相关产业产值超过550亿元。后续将开展“智能建造未来产业科技园”的建设试点工作,加速发展智能经济产业。

  

  嘉定“环同济科技经济圈”则将聚焦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智能出行与智能网联等产业领域,将同济大学的汽车、材料、交通等重点学科的科研、实验及检验检测等功能向集聚区内的企业辐射,与相关领军企业共建“智能交通未来科技产业园”、产业研究院等,打造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产业发展的高地。

  

  在宝山,“环上大科技园”则立足于全市“北转型”的战略部署,发挥大学科技园研发与转化功能性平台、特色产业园区吴淞、南大、两大未来产业城等各类科创载体的联动优势,实现“大学(科技园)研发+园区生产”制造的发展模式。我们还构建宝山科创生态圈,服务科创企业的加速成长,开展“先投后补”等改革创新试点,通过“政府引导+市场接力”,推动一批先进制造和新材料等领域颠覆性技术成果,加速落地产业化。

  

  根据全市“东南西北”的创新发展格局,谋划新一批科创集聚区的建设。比如:徐汇“西岸滨江”将打造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品到应用的全线人工智能产业链。青浦“西岑科创中心”将加快建设长三角数字新干线,建设芯片、物联网等创新产业的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