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台这样一个条例,特别有意义。这个条例的颁布,把上海市的科普工作都在政府条例里明确下来、固定下来,使得以后执行贯彻更加规范化。”
3月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条例》的正式施行,将为上海的科普工作带来哪些新面貌?上海的科普工作,将往哪些方向持续发力?
近日,上海科技专访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著名科普专家褚君浩,对《条例》进行详细解读。
一、在上海做科普科学家就像大明星
2008年,褚君浩曾在上海中学科普教育基地做科普报告,那一次的报告给褚君浩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学生们纷纷为到场的科学家们欢呼、献花,“科学家居然有这么大的魅力,就像大明星,让青年们如此欢呼崇拜,向他献花。”
上海的科普工作,无论是科普资源的丰富程度,还是社会各界对于科普的重视程度,都在全国前列。褚君浩认为,这一点,直接体现在疫情期间上海市民对于防疫工作的配合上:“在上海抗疫的过程中,大家都很‘听话’,这实际上就是市民科学素质的体现,市民充分认识到了抗疫中的科学规律。”
对于本次新出炉的《条例》,褚君浩认为:“特别有意义,这个条例的颁布,把上海市的科普工作都在政府条例里明确下来、固定下来,使得以后执行贯彻更加规范化。”
褚君浩谈到,在《条例》正式出台前,科普对于各个有能力做科普的科研单位来说,其实是一个“软任务”——即使写了一本科普书,也无法算进绩效考评,因此许多科研工作者做科普全凭奉献精神。褚君浩院士认为,本次条例提到“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并明确了政府以及政府部门的科普工作职责,提出学校、医院、科研机构、企业、社会组织等应结合自身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这将更好的推动科普工作考评机制的细化,让科普从“软任务”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二、科学家之间的互相科普是科学向前发展的前提
《条例》多次提到科研人员要积极参与科普,对于这点,身兼科研工作者与科普专家双重身份的褚君浩,也有着非常深的体会。
褚君浩认为,需要打破大众对于科普的一个固有印象——专业人士是科普的传播者,社会大众是科普的受益者。实际上,科学家同样也是科普的受益者,高端科普是科学发展的摇篮,“学科交叉建立在科学家互相之间做科普的基础上,而只有在学科交叉的过程中,才能推动科学往前不断地发展。”
2002年,褚君浩担任九三学社中科院上海分院委员会的主委时,发起了浦江学科交叉论坛,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互相“科普”本领域的最新进展。褚君浩在第一届论坛中做了红外物理报告,另一位科学家做了生命科学报告,他们从而发现红外物理中的“量子点”可用作生命科学研究中的“标识物”,共同申请了一项863计划课题。这一论坛至今仍在举办,并且已成为上海高端科普的品牌项目。
多年的科普经验,让褚君浩对于科普有着更深的认识:科普是多维度的,针对不同人群的科普,需要有不同维度的侧重。科学知识是科普的核心,从核心出发,第一个维度便是科学知识的产生,这有关于科学的方法、科学家的精神;从这一点向前延伸,又将涉及到科学与技术、产业、政策之间的关系,因此,科普并不仅仅局限于科学知识,同样关系到社会经济等宏观重大问题。
三、加强科普人才培养明确科普工作的规范性要求
《条例》第四章专章部署了科普队伍建设,从各个方面提出加强科普人才培养的要求。
对此,褚君浩给出了高度评价。他表示,做科普的能力直接影响了科普的效果,而能力恰恰是通过实践积累的,因此,应鼓励科研工作者多做科普实践。除此之外,他认为,也应该培养一批专业的科普人才,“科普本身是一门学问,要把科普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大学里要设置科学传播专业,专门培养科普人才。”
同时,《条例》还明确提出了有关科普工作的规范性要求,例如不得假借科普名义误导公众;建立科学顾问制度;未形成学术共识的或者没有明确定论的科学类结论,应当声明最新研究状态。对此,褚君浩给出了一个大大的赞。
“传播出去的东西,本身应该是一个正确的东西。”褚君浩说,但在实际的科学探索中,有许多暂无定论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科普时,应当说明“这只是其中一种观点”。
对于“伪科普”问题,褚君浩认为,这很难完全防止,关键是要设立一个真正权威、官方的科普平台,让大众知道可以在哪里看权威科普。
在采访的最后,褚君浩提到了他办公桌上一个叫做“饮水鸟”的摆件——只要在这只玩具鸟前放一杯水,它就会不停地俯身饮水,而这其中,就蕴含着科学的原理。褚君浩认为,寓教于乐的科普产业是大有可为的,同时,也可以配合当前的重大科技成果,制造卫星模型、火箭模型等。但在科普产业的开发上,褚君浩表示,应坚持以科普为中心,让科普带动科普产业,让科普产业助力科普发展,而不要买椟还珠,“没有产业就不做科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