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05年度崇明生态岛建设科技专项指南
发布日期:2005-05-24
为进一步推进崇明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崇明生态岛建设关键技术的突破,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特发布相关专项指南。 专题一:崇明岛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研究 研究目标:确定崇明岛生态承载力、环境容量以及适宜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支撑能力;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提高区域综合生态承载力的对策;建立崇明岛重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形成生态安全和灾害预警系统;构建合理、安全的生态功能分区,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并为产业的空间布局指明方向。 研究内容: 1、国际对比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重点研究:情景分析;人口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和指标体系。 2、崇明岛生态承载力研究 重点研究:多目标情景预测;生态地理信息系统;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生态承载力现状和未来预测。 3、崇明岛生态安全和预警系统研究 重点研究: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建立;重要资源系统的生态健康与风险评估;敏感区环境质量的安全与风险评估;生态安全和灾害预警系统的研发。 进度要求:2006年12月31日前完成。 专题二:崇明岛湿地生态系统的监测、维持与修复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针对崇明河口沙洲湿地和潮间带滩涂湿地快速发育、演替的特点,多尺度、多界面地探明人为干扰下崇明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与生态系统过程的关系,建立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湿地生态建设、湿地修复及重建策略,初步建立示范性湿地生态电子警察。 研究内容: 1、崇明东滩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系统修复与保育,鸟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电子警察示范; 2、崇西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 3、崇明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进度要求:2006年12月31日前完成。 专题三:崇明岛水资源保障与水体生态修复技术与示范 研究目标:通过岛域河网水系结构与水资源管理研究,提出水系生态建设蓝图和管理技术规范;以前卫村为依托,通过安全饮用水、水污染点源面源控制、河网水系水体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及示范,为建设2000m3/d饮用水安全与600m3/d污水生态化、资源化处理、生态大堤示范工程设施提供科技支撑,逐步实现崇明岛域水资源的良性循环。 研究内容: 1、河网水系结构功能与生态重建关键技术 重点研究:崇明河网水系结构与功能;岛域生态健康评价与生态需水量模型,退化土质大堤生态改造,内河水系循环与生态重建。 2、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应用示范 重点研究:饮用水处理技术和工程化集成示范;饮用水最优化输配和水质稳定技术;生态小区优质供水和循环水处理技术。 3、污水生态处理和农业利用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 重点研究:村镇生活及畜禽污水处理工艺与农业利用技术与示范;面源水资源循环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和土地深度处理技术与示范。 进度要求:2006年12月31日前完成。 专题四:崇明岛生物质能循环型应用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研究目标:结合崇明循环型生态农业建设,以前卫村创建全国一流的生态示范村为示范,构建完善的村级生物质能循环利用生态系统;研发技术和应用系统与当地农村的循环型农业有机结合;生物质压制工艺与装处理能力达2吨/小时以上,生物质气化装置燃气热值在6MJ/m3以上、气化热效率在75%以上。 研究内容: 1、生物质压制工艺与装备研制; 2、研发生物质气化技术与装置;开发低热值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 3、沼气发酵及堆肥最佳工艺与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 进度要求:2006年12月31日前完成。 专题五:崇明生态人居建设关键技术与示范 研究目标:通过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提出与崇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生态人居建设模式,确立生态人居技术应用优化和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目标,以前卫村人居生态的构建为契机,建立300平方米以上的高新技术集成的智能化生态示范单体两幢,通过创新设计、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智能化控制的集成等,使示范生态人居的总体节能达65%以上,清洁能源利用比例达20%以上,绿色建材利用率达40%以上,污废水回用率达50%以上。 研究内容: 1、清洁能源与节能技术综合应用 重点研究:生态建筑的构造体系、建筑物(群)总体复合能量系统优化,建筑与设备节能技术;清洁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 2、资源节约与绿色材料的综合应用 重点研究:生态单体节水与建筑节约型材料的应用技术;绿色建材与降解型建筑、装饰材料的应用技术;建材绿色度生命周期检测技术。 3、环境控制技术综合应用 重点研究:生态人居环境的模拟优化与控制技术;室内外环境健康监测与改善技术;固体废物资源化与中水回用技术集成;生态绿化与绿色消费模式。 进度要求:2006年12月31日前完成。 专题六:崇明岛前卫村信息化建设示范 研究目标:根据崇明岛前卫村当地人文、经济以及发展动向,研究适合于前卫村的信息化技术应用以及示范系统的建设,利用现有技术的集成,针对前卫村生态旅游产业、科普教育,建立前卫村以大型多媒体显示技术、宽带无线有线网络融合技术、动态信息发布以及增值信息服务技术为基础的实施应用系统。 研究内容: 1、 高宽带无线网络覆盖技术及应用,宽带无线网络动态加密技术及应用; 2、 宽带无线网络和宽带电信网络一体化信息安全保障管理技术及应用; 3、 无线多媒体信息发布终端及终端信息安全保障技术。 进度要求:2006年9月30日前完成。 专题七:中华绒螯蟹生态育苗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在崇明岛北堡港建立1300亩实验基地。形成崇明岛大规格优质亲蟹育成技术和具自主知识产权的生态育苗技术体系。生态育苗亩产6公斤,示范推广面积5000亩。 研究内容: 1、大规模优质亲蟹育成与繁育技术研究 重点研究在崇明岛的生态条件下,大规模亲蟹的育成技术和繁育技术,提高大规模亲蟹的孵化率、育苗率。 2、河蟹幼体活饵料规模化生产 重点突破河蟹育苗过程中生物饵料的有效持续供应技术。 进度要求:2006年9月30日前完成。 专题八:有机农业和有机肥料生产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选择崇明岛北沿地区1.4万亩有机农业生产规划区,研究制定崇明有机农产品基地质量标准控制技术,建成一个2.5万头生态养猪场和1万吨标准化商品有机肥生产中心,形成7000亩有机水稻和700亩有机芦笋示范基地。 研究内容: 1、有机水稻生产技术研究 研究不用化肥、农药的前提下,提出解决水稻病虫害关键技术问题,实现7000亩水稻优质、高产,其中2000亩水稻通过有机基地认证。 2、有机芦笋生产技术研究 重点研究泽西芦笋700亩设施条件下有机化栽培技术,形成具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机芦笋标准化技术体系。 3、循环型生态猪养殖技术研究 重点突破低成本,高效率的猪粪尿的循环处理技术,形成具自主知识产权的循环型生态养猪技术体系。 4、智能化高效有机肥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 重点研究低成本、低投入、低劳动强度的1万吨有机肥智能化生产技术和工艺,形成具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有机肥标准化技术体系。 进度要求:2007年9月30日前完成。 专题九:循环型生态农业示范园 研究目标:在崇明岛前卫村研究构建一个具旅游、观光、度假为一体的循环型生态农业示范园(占地面积1200亩)。 研究内容: 1、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研究 重点研究循环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形成一个产业链延伸与资源优化配置的展示平台。 2、生态化种植、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 重点扶持具示范、辐射效应的高附加值生态化种、养殖技术。 进度要求:2007年9月30日前完成。 |
|
政策性文件留言咨询
(注:1.只接收对该政策性文件的相关咨询;2.留言时请注明政策性文件名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