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科建复〔2024〕44号
韩威、焦扬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促进以产业需求牵引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上海市科委充分发挥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联席会议机制作用,从机制改革、能力提升、生态营造等方面全面推进,推动更多高质量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2023年,我们从科技成果供给、需求、服务、载体“四端”发力,破解政策落地难点,体系化营造良好生态。你们的建议对我市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关于“更好地利用纵向课题的资源投入”的建议,一是优化科技计划项目评价方式。2023年,市科委修订发布《上海市科技计划项目综合绩效评价工作规范》,进一步优化评价方式、评价环节和经费管理,其中针对技术研发类项目,重点评价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关键部位等的创新性、成熟度、稳定性、可靠性,突出成果转化应用情况及其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问题、支撑引领产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同时不断扩大“揭榜挂帅”试点范围,推行“里程碑式”过程管理和经费“包干制”,以能否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为导向的成果考核验收方法,探索符合“揭榜挂帅”特点的全流程项目组织、管理和支持模式。二是积极推动“拨投结合”等项目支持方式改革创新。发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作用,构建“拨投结合+基金支持”的全链条成果孵化投资模式,加速引领性颠覆性、长周期高风险技术实现转化和产业化,培育孵化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核心竞争优势明显的创新型企业。以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为运营主体,着力构建集创新资源、研发载体和产业需求于一体的长三角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已累计实施“拨投结合”项目超过100项,13个项目完成研发获得市场融资。
关于“用好人才评价指挥棒”的建议,一是明确高校教师分类评价要求。2021年,本市制定《上海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从基础研究类人才、应用研究类人才、技术转移类服务人才等不同维度对科技人才实施分类评价,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如,上海交通大学积极落实国家“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要求,通过聚焦自主科研布局,减少竞争性经费、建立稳定持久的科研保障机制,自主培育推动在未来3-10年取得若干重大研究成果与突破,为学校青年科研工作者减轻负担,保障青年科研人员潜心研究。二是积极支持本市6家科研院所开展上海市科技人才评价综合改革试点。如上海大学通过深化人才评价与高校评价改革系统联动,将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引导性指标纳入科技人才评价标准;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开展职称评审分类评价,根据单位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情况和科研活动类型,按“工程型号类、预研型号类、技术产品研发类、支撑与试验类”分类设置岗位,并制定对应评价标准。三是探索技术经理人职业化发展通道。自2023年开始,市科委会同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面向科研事业单位、市场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开展专题调研,了解技术转移人才发展诉求及人才培养建议,针对现有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人才上升通道、职称评定、队伍建设、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关于“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的建议,一是建强专业化技转服务体系,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势能。完善上海技术交易所、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各类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互利共生的技术转移服务网络,形成市场主导、专业服务、种类多样、丰富活跃的服务市场。上海技术交易所自2020年开市以来累计进场成果9976个、成交金额超346亿元。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布局国际分中心11家,国内分中心36家,累计促成落地签约76.94亿元,基于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联合交大、同济等开展技术转移方向学历教育,培养学生189名,非学历培养初、中、高级技术经理人2947人次,拓展了中国商飞等大企业参与或主导的、聚焦特色领域的中高级技术经理人培养路径。二是打造“数智化”线上技术供需对接平台。支持InnoMatch全球技术供需对接平台建设,自2022年8月发布以来,汇聚企业需求4395项、科技成果3295项,投递解决方案1982条,对接率超过67%,达成对接意向1408项,意向签约额超过52.39亿元。目前平台可针对创新需求技术画像,基于自主研发智能供需匹配工具,通过智能算法全球匹配对接解决方案。三是培育专业化细分领域服务机构。2023年,市科委优化布局20家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将机构能力建设与技术经理人聘用和培育融合,支持科研事业单位内设的技术转移机构(部门)构建用人灵活、专业高效、激励充分的科技成果运营体系,推动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四是加快推动上海未来产业基金设立工作。目前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及市场化运作机制设计,形成基金设立方案。基金旨在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集聚一批具有早期定价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投资机构,围绕创新源头,发掘成果价值,配置资源,带动形成投资与孵化协同,投资与信贷联动,服务与赋能融合的科创早期投资生态,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质效,孵育优质企业。
关于“分别从产业端和技术端鼓励产学研用合作”的建议,一是积极构建链主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持续实施联合创新中心计划(UIC)。市经济信息化委与市教委、中国重燃签订三方框架协议,共同实施燃气轮机领域联合创新计划,推动中国重燃与本市5家高校达成战略合作,启动首批6个重点项目建设,中国重燃、上海电机学院气动实验研究联合创新中心(筹)揭牌;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项目签约,中国工程院黄崇祺院士与上海市超导制造业创新中心,沪东中华造船集团与中船重工711所、阿波罗机械,中国航发商发与临港集团、昌强重工、宝武特冶等,组成3对创新联合体,强化问题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聚焦EDA、智能计算、人形机器人、高端医疗影像、深远海装备等方向,积极组建15个产业生态型创新联合体,着力优化产学研用合作生态。市教委围绕本市“3+6”重点产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以产业发展需求引导学校开展目标导向型研究,布局建设42家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促进高校创新要素向产业集聚,强化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从顶层设计引导企业深度参与高校创新研究,共同推动校企协同创新发展。二是完善企业需求导向的供需对接体系。通过“一赛(创新挑战赛)、一展(全球技术转移大会)、一平台(全球技术供需对接平台)”组合发力,加速疏通产业链创新链双向链接快车道。InnoMatch全球技术供需对接平台自2022年8月发布以来,汇聚企业需求4395项、科技成果3295项,投递解决方案1982条,对接率超过67%,达成对接意向1408项,意向签约额超过52.39亿元。2023年全球技术转移大会促成意向合作金额超过50亿元,同比上届增长5倍。三是支持企业投入基础研究,2023年11月,市科委、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联合发布《上海市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合同登记操作指引(试行)》,为企业投入基础研究提供政策落实的便利化通道,对企业出资给非营利性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政府性自然科学基金用于基础研究的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按实际发生额在税前扣除,并可按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对非营利性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接收企业、个人和其他组织机构基础研究资金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下一阶段,市科委将会同其他相关委办,积极吸纳你们的建议,聚焦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科技成果源头供给,进一步提升技术转移专业服务能力,打造专业化、职业化的技术经理人队伍等方面,进一步创新机制和路径,营造产业需求牵引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
感谢你们对本市科技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4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