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成科创中心基本框架”系列访谈

  • 市科委主任张全谈“十四五”重点做什么

  • 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院士细解“策源”

  • 市科创办彭崧:科研组织能力不足是一块短板

  • 国之重器在此集结,世界级光子科学中心正在上海张江崛起

    上海光源坐落于浦东新区张衡路,俯瞰之下,像一个充满未来感的鹦鹉螺安置在碧水之中。不知不觉间,这一“鹦鹉螺”已延伸出更多管道,通向国家重大... 查看详情>>

  • 又一“国之重器”建成!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项目通过验收

    12月28日,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羲和激光装置”)建成并通过验收。羲和激光装置由国家发改委和上海市共同支持,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 查看详情>>

  • 市科委主任张全谈“十四五”重点做什么

    回首“十三五”,上海科创中心基本框架建设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展望“十四五”,上海将如何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体制机... 查看详情>>

  • 上海交大校长林忠钦院士眼里的“从0到1”

    上海市委、市政府2015年5月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体系。5年后的... 查看详情>>

  • 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院士细解“策源”

    到2020年,上海要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体系——这一目标,如期“交卷”。未来,城市还将强化创新策源功能,完善战略科技力量机制。这一进程中... 查看详情>>

  • 市科创办彭崧:科研组织能力不足是一块短板

    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进程中,张江高新区发挥了什么作用?“十四五”时期,上海在科技体制机制上亟待拉长的短板是什么?在长三角一体化... 查看详情>>

  • 上海研发投入占GDP的4%,《2019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报告》新鲜出炉

    上海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高于2.23%的全国平均水平;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3.5件,较五年前增加一倍。11月26日,《2019上海科技创新... 查看详情>>

  • 5年,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缘何能在“节点年”按时交卷?

    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林宝有个习惯,每到北斗三号卫星项目的重要节点,他都会在朋友圈写下一首藏头诗。7月31日,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 查看详情>>

  • 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如期“交卷”,5年前制定的目标完成了

    上海市委、市政府2015年5月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体系。5年后的... 查看详情>>

其他报道

  • 《院士之光》系列报道
  • “上海建成科创中心基本框架”系列访谈
  • 2020浦江创新论坛:科技合作与创新共治